[分享] 《字母会D:差异》读书会纪录兼个人书评

楼主: lucialucy (小部)   2018-03-23 23:25:14
好读网志版点此:https://lucialucy02.blogspot.tw/2018/03/d.html
时间:3/18(日)下午两点到五点。(两点二十正式开始,约略五点半结束)
地点:耕莘写作会小办。
人数:八位,含我(小部)、阿三、青悠、祐子、香、阿水、湾那,以及二度插花的特别
来宾兼场地仲介:宝瓶力推的新锐小说家李奕樵(小说集《游戏自黑暗》好评发售中)。
  因为过年,读书会二月停办。三月再次聚首,感觉世事沧海桑田,《字母会第二期
G-M》、骆以军《匡超人》出版,印刻文学志刊登童伟格新作《田园》首章〈环墟〉,黑
眼睛文化推出硬核文学读本《K书:试刊号?》……而我,我甚至连卫城出版po上youtube
的讲座影片都没听完Orz 虽说进度落后,然仔细想想,文学也没什么保存期限问题,能好
好品赏,才是正道。
  这次的读书会,感谢上期的特别来宾提供场地租借,另外加入从台中远道而来的湾那
(推荐其“台中纯小说精读会”)。读书会依照惯例,采取“伪文学奖评审”模式,各自
先票选出自己的前三名,由计票员以第一名三分、第二名两分、第三名一分的方式累加,
之后再按照分数低到高的顺序,逐篇讨论,再进入第二次投票。初次投票的结果如下:
胡淑雯16
黄崇凯9
骆以军8
黄锦树6
童伟格5
陈雪4
颜忠贤0
  胡淑雯,果然就是胡淑雯啊!(遥拜)曾认真思考起我们是不是对她过于偏爱?但如
同阿三所说的:胡淑雯真的很强!小说易读,记忆点高,概念清晰,却不显得单薄而是执
行细腻,叫人如何不爱。
  至于一贯被读书会厌弃的颜忠贤(都已经四次零分了,我想这事实也不必隐藏),香
认为小说内安太岁安得漫长诡谲,却出现在真实存在而且香火鼎盛人声鼎沸的霞海城隍庙
,委实不太协调,让人对书中欲描写的氛围感受打了折扣。湾那原本对小说没什么成见,
可看到结尾处“远看就像一个神祇尸首停尸被供奉的灵堂,像《魔戒》、像《魔法公主》
、像《封神演义》……那种巨神大灵被屠杀现场的善后间”,顿时出戏,颜忠贤试图调度
数部钜著,却因意象过于庞大鲜明,反让自己的小说被压制。而一西洋、一日本、一中国
风的作品,其不协调,亦是难以负荷。
  我想颜忠贤跟骆以军之所以一再被对比,并非没有原因,同样是句法冗长、细节丰富
,骆以军向来能让意象沿一清晰主轴铺展、延伸,固然被带到远处,可始终明了自己从何
方起步,明白这一切曲折蜿蜒,是小说家有意为之的铺叙。然颜忠贤的句法虽类似,经营
手法却逊色许多,总困陷于层层叠盖的感官细节,不知从何处来,往何处去。
  而陈雪,我很喜欢她,每次都为她抱屈,觉得她在这种评比是吃亏的,偏温柔的风格
,如同小清新歌曲要在舞台竞演取胜,总是难以在放大招的高音嘶吼下突围。陈雪写人自
带柔焦,对人性抱持美好向往,喜欢的人会喜欢,不喜欢的人,可能就嫌她太写得不够真
。如同这篇〈差异〉,好多评价都是一体两面,正反摇摆,稍一不慎,就倾覆过去。小说
描述两位变性人的相恋,凤凰与冬树,一几番变性,即将阉割阴茎;一则顺其自然,锻炼
身体,未注射贺尔蒙。在此夜,他们于床上坦诚相见,摸索对方身体,摸索向往的肉体,
那是跨度于另一性别前的第一次,与最后一次性爱。在此过程,他们是男人、是女人,是
彼此的水仙花,映照着对方最深切、最渴盼的愿望。阴茎仿佛在此植生、扦插于另一方的
肉体,成为他俩所共有的,通往圆满的桥梁。小说的收尾很美:“最远的海面上升起一颗
贝,贝壳里有两个新生的人。”让我想到《维纳斯的诞生》,意象纯净,极具画面感。
  同为变性题材,陈雪这篇,不免令人想起胡淑雯的〈C:独身〉。两相对照,〈差异
〉的独特性由此浮现。〈独身〉是一变性者的犹豫,她到底要忠诚于内心想望,还是顺应
、苟安于异性恋世界?那样的摇摆心绪是切身、可明白、写实的。相较之下,陈雪的〈差
异〉未免有些童话幻梦,晶莹到过分美好,两名变性者的相遇,是人海迷茫,竟有幸觅得
失落的另一半,命中注定的彼此拯救,真真切切的嵌合与圆满。固然有些写实的片段(比
如冬树在女校时,班上的老婆在她怦然踰矩后,断然回应:“冬树你很变态欸”,划清界
线),但社会压迫的成分薄弱到近乎蓄意剔除,更多的犹豫,仅仅来自于变性者自身的困
惑──到底该不该做最后一步选择?
  可以批评陈雪的〈差异〉欠缺写实性,可倒转回来而观,这会不会是另一个许诺?如
同奕樵所言,倘若他是一名纯粹思考着“如果我是另一个性别”的年少者,看到这篇小说
,可能会为这样单纯的选择命题感到温柔,感觉周遭一切敞亮而干净,是会放下心来,而
不会被铺天盖地的检验眼光吓跑。陈雪未放置过多的社会观感、压迫沉重,把差异仅仅还
原于自身抉择,纯粹到如同一许诺──倘若我们能卸下那么多负担。就如同李屏瑶《向光
植物》当初最吸引我的命题:“我想写一个女同志不自杀的故事”(但后来发现这本书固
然没如此灰暗,但也绝非明亮和煦,毕竟只是向着光嘛),是割舍一切不必要的,仅仅留
下最纯粹、最原初的命题──对自己生理性别的排斥。
  也因此,陈雪的〈差异〉评价必然歧异,在过分对称工整的设计上(凤凰对自身的阉
割,冬树对肉体从未有积极改造的欲望,两人性别与身体欲望的镜像对照)是如履薄冰的
危险平衡。就像奕樵所言,此乃执行上的孰重孰轻,得牺牲什么,才能换取什么。
  童伟格的〈差异〉,以“世界上最后一位真正的莫拉亚人,在酒店长廊上迷路,女孩
上前,指给他去处”的科幻场景开头,女孩如同小说的引路人,见证莫拉亚人的文化:三
人为单位集体行动,被监护、被控管,言行报知上级,而上级亦是三三成组,被上上级所
管束,这般组织如金字塔般上延,直指那独一无二,将要再返的造物主。莫拉亚人恪守纪
律、镇日辛勤劳动,如同白纸,没有区别,只是一再的重复与堆叠,是在浩瀚时空中,个
体差异被消抹、被遗弃,不具任何意义的碎屑。
  可在那一致的面孔下,曾存在些许不同,那就是玩具,“一名莫拉亚孩子,若想拥有
自己的玩具,就得自己动手做。他收集父兄丢弃的废木料,母姊不要的破布料,一切无价
值的碎片与残骸,极尽个人创意,将各种材料,黏组成一个个不免粗糙的重生物,且在个
人情感中赋之以灵。”
  孩子成长,进入莫拉亚社群,玩具亦在尘封中逐渐解体、散坏。可若就此判定,童想
传达的仅仅是差异的被扼杀被消弭,未免忽视了“世界最后”的深切用意。无论莫拉亚社
群曾是何等样貌,当他们从群体到残存一人,群体内的无所异同,顿时化作与其他文明的
庞然差别,群体内的无意志无性格,变成了与他者的深邃横沟。内外对照的驳斥相逆,让
差异显现棱镜般的多层面相。
  在场几位童粉,纷纷表示这是一篇最不童伟格的小说,很难得的好似有主线、有世界
观、有人设,还是个乌托邦科幻。尽管只是个小而精致的模型,却又矛盾似地涵盖了宇宙
广袤、时光粼粼。我起初阅读,尽管抓不清头绪,也的确觉得这是难得童的分段我少数能
跟得上,仰叹澄澈意象的一篇,是A~D四篇中,私心最爱。
  而到了黄锦树,经过上次的〈C:独身〉后,众人露出了你懂我懂的鬼祟神情──黄
锦树根本没有在鸟题目吧!更有人直接举了《F》的一段文字作为例证(未读不确定是哪
段)。的确,黄锦树这篇〈差异〉非常黄锦树:虾嫂多年独居,养著两只老狗,某日,不
知名的媳妇送来了儿子遗体:被醃渍过的断肢手臂。
  魔幻而具有强烈的泥泞咸湿气味,黄锦树的小说有着自成一格而象征性的意象安置:
断臂带着盐粒,会在夜晚窸窣爬动,在笔记上涂涂写写《南洋人民共和国大事纪》。水波
漫溢,世界如同泡在雨中,潇潇骤雨,虾嫂与两只狗儿沉溺于昔日欢快睡梦。而被咸湿鬼
上身的虾嫂,屋子那带把遁逃的那东西,在狗儿烂尸中,蜕化成一凶猛螃蟹,强暴了所有
泽蟹。这种种发展,曲折又真切,我虽对马共历史不够了解,却也往往从中捕捞到某种极
具暗示性的象征情境。
  但是,不能仗着会写就不甩题目啊!到底黄锦树的差异命题是什么呢?“黄锦树的D
以手的千变万化折射差异。差异是从所有定义中不断脱落的运动,它通过不断岐出前述与
既知而再生差异。”嗯,潘怡帆在解说时真是辛苦啦。(我也觉得她帮颜忠贤圆得好累啊

  来到第三名骆以军,他的〈差异〉总让我想到《脸之书》〈钟晓萍〉一文,骆在此文
描绘一超然绝拔的传奇美人,是如何艳冠群芳,是如何令时空停止,令所有男男女女屏息
待她路过斑马线,是如何成为所有台中学子心头的星子,熠熠生辉。可在最后却“真的很
邪门,一笔资料也没有。她完全从人间蒸发了。”钟晓萍一文写得太厉害了,厉害到许多
人反复地问:那个时代真有此人?抑或者骆以军虚构?
  而差异,则可谓另一种钟晓萍。小说从一传奇女星的小白脸说起,他陪伴这年华老去
的老妇,既是小狼狗,亦为看护,却屡屡想从她那衰败肉体窥得一丝绝代芳华的遗迹,所
以他恳请她穿上羽毛披肩、透明纱缕、镶满宝石的妖姬亵衣,渴望从床上探索昔日极品尤
物的风骚淫荡。他就像小说开端所引用的罗威尔的笔记,“罗威尔的笔记满是他自认为看
到的东西:亮区和暗区,极冠的迹象,以及运河。”可在他极尽全力,想找到一丝丝传言
的证据时,“她都像个无辜如清晨茉莉的小女孩。”
  到底这烟视媚行的性感女神,是人们传言建构的虚恍幻境,抑或者真有根源?小说没
给个定论。小白脸时而失望,时而却又“目睹过不只一次那样宛如神迹的时刻”。而在最
末,小说安排了一近乎揶揄的提醒,老妇与小白脸在超市遇到老妇的儿子,在那之后,小
白脸收到一封没头没尾的电子信件:
  “如果说,拓朴学主要探讨的是在连续性变化中的变形现象,譬如柯尼斯堡七桥问题
,一种连续的双方的形变。它的希腊文原意是‘地貌’;那您对于我母亲‘女性身体’地
貌式的抒情偏执,是否可以考虑四维流行的欧式空间之拓扑?”
  以叙事学的角度去探究信件书写者,是非常有趣的。从小说前后情节推断,此信件应
该为儿子所写,但两人不过在超市匆匆一面,他是从何得知小白脸的行为,从何得知他的
联系方式?他又何必以如此迂回到嘲讽的方式,暗示:够了喔,别再调查我母亲了!也因
此,这个述说我母亲的人,仿佛只是穿戴儿子的身分,借用他的位置,实质为作者全知的
俯看,有着高高在上的悲悯与讥刺。
  
  骆以军的〈差异〉,是并行背驰的违逆,欲从老朽肉躯召回魔性倩影,却只窥见与芸
芸众生无所异的平凡。差异在此成了某种割裂,某种幻术,某种口耳递环所构筑的虚渺云
雾,某种近乎自我欺瞒的渴盼,当你离传奇越近,你又距离它越远。可无论是〈钟晓萍〉
或〈差异〉,与其说骆要写的是传奇与现实的真空落差,不如说这毋宁是某种欲求的体现
,堆砌的是人们召返传奇的积极,因为我们需要。
  说实在话,起初对黄崇凯排名之高,个人颇为讶异。(也有人反应没料到他可以排如
此前面)黄虫〈差异〉以著名的电车难题开端,台文所研究生与跟他搞外遇的家庭主妇,
嬉闹著:你要让电车往五人撞去,还是把骆以军给推下去,堵住电车行进?两人的相识,
来自于说书人app,她点了骆以军《第三个舞者》,他则恰好人在书店,为她讲述了〈肛
交女孩〉、〈TV人妖秀〉,就此发展奸情。不得不说,或许是当初看到香的短心得,对小
说内的设计,始终停留在文坛好友互损的玩笑成分,还略略觉得那些评语写得太认真、太
精准,令人出戏。直到奕樵跟阿水一口断定:当然要选骆以军!才正视到这安排的匠心独
具。
  骆以军的小说向来大量从他自身与周遭取材,虚实难辨,更是为此得罪了不少人,早
些年的讨伐声浪,更非置身事外者可以想像。他不喜以私小说来解释自身作品,毕竟其所
写的,是小说技艺臻至卓越后,真假不复意义的绝境,后期更是毫不避讳灵感来历,坦承
明写。如果说,众多台湾文坛作家中,有谁是可以这般最直接放入小说之内,衔接现实,
那从作品里外的呼应而观,必非骆以军莫属。
  而除了借此文学科普外,黄虫对电车难题的新解,更是直直撞向道德悖论之下,更深
沉的人性底蕴。电车难题可分为三种情境,一是漠视不理,让电车直接撞向主干道五人,
抑或者动手转向,只杀死支线轨道一人的两难罪咎;二是担负亲手推人下轨道,以期阻止
电车行进的切身煎熬;三则是套入了诡谲难测的循环情境,你可以选择按下转辙器开关,
让电车拐向支线,先撞死支线上的一人,但轨道仍会接回主干道,如果电车速度太快,无
法顺利停住,面对的,就是原以为杀一救五,最终仍是六死的惨局。
  电车难题被套入不伦之爱,佐以循环情境的奇特抉择,“如果我是在循环情境中的那
个支线上的人,主线上是她的三个家人,她一定会按下转辙器开关,让电车奔向我,让我
变成她的秘密,收在最深的抽屉,不再分离。想想似乎也满幸福的。”主妇的爱,是诡谲
的,难以轻下定论。表面上,这是舍弃外遇小三,博取一丝拯救家人的机会,极其“正确
”的悔悟。可单看历程,“一定会按下转辙器开关”,仿佛宣告著杀死情人,方为她的真
正目的。宁可背负杀人罪恶,依旧要毁掉自己,更显示了他在她心中的地位,已远远超越
道德价值,正是这等重视,才让主角产生自虐般的快感欢愉,为之幸福。在此时,差异也
因而诞生,那可谓全然相反,却又趋同于一的抉择,既遵从正确的、传统的世俗价值(家
人是最重要的),却也悖逆、乱伦、守住另一种忠贞(杀死你,以守护只有你我知晓的奸
情)。
  最后,来到众望所归的胡淑雯。其〈差异〉分作AB两面,述说同一次手天使的经验,
不同于书本折页所言的主客观分野,私以为祐子所形容的“人间异语”,更贴合小说A面
的描述情状。A面以报导问话形式,道出手天使的服务历程,既私密,却又预留基本的道
德底线,虽有腥羶卖点,却始终停留在读者可以接受的范围,对被服务的小马,是寄予无
限同情,像是那本自传的章节标题:“单恋,苦恋,爱的渴望”,我们不由得同情这个仰
赖社会机构救济的人,是多么寂寞,多么可怜啊。
  然到了B,情绪却有了巧妙的变化,同样是细节众多,B面写出更多的肮脏与不堪,包
含手天使的种种逃遁,逃遁他凑上去的亲吻,踮着脚走过用湿抹布拖过的地板,假装没听
懂他的邀请,不愿钻入被窝躺一躺。那些恶心、不舒服,对臭味下意识屏住呼吸,对唇边
唾沫嫌恶的反应,是非常正常,非常可以理解,却不能被说出来的!那会削弱手天使的神
圣道德,太真了,真到不能写,不能被接受。
  越是探究AB两面的精心布置,越是发现胡淑雯对人性的矛盾,竟是把握地如此精准。
两面的叙述多有重叠,却另有分野,A面述说的是一般人诡异的道德底线,尽管探究、好
奇,却始终维持安全距离,小马的存在,只是用来满足“原来这世上还有这种人啊”的异
界窥伺欲望,不必太长,短促,远远观望,知道个大概即可。B面貌似平淡,甚至没有A来
得俐落而讯息丰沛,却更显现踏入异域者的内心残响,她对贫穷不知所措,对露骨的感情
需索,给不起,却也无法好好消化的悲伤,恶心的余韵,反倒是超出道德底线了。
  就若阿水指出的,如果拿掉了A面的“”,叙事亦能成立,却不是报导,而是某种故
作抽离的自问,成就了解读的多样性。而AB面的重复与补充,彰显了叙事的无以圆满,群
像戏、多视角叙事,常常强调的是没有绝对正派,各有立场的歧异。但胡作得更绝,AB两
面明明是同一位手天使,你却可以看到保留与私密,守住身分位置的拘谨发言,以及回归
个人的直截感受,其中的差别,并未更小,反更显现了差异的无所不在。越是细观,越是
钦佩万分。
  虽说作者群(好啦,不是全部)交出如此漂亮的成绩单,但不得不说,在讨论过程中
,众人已经对“差异”命题感到万分无力,如同杨凯麟在字条解释所言:“我们书写,并
因此得以崭新地再次观看世界;或者说,我们必须相信甚至信仰‘有差异,而非没有’,
那么书写才有意义。”用暴力解而论,无论作者写什么,那怕是我们常常说的“重复自己
”,其中必有不同,甚至可谓,光是随便交出篇小说,都是差异,只因除非逐句照抄,不
然这世上再无相同之物。
  尽管吐槽题目,第二回投票还是得进行。承接上次的作法,第二轮增设了特别奖,针
对回应“差异”命题最好的作品,另设一名额。
第二轮投票如下:
胡淑雯19
黄崇凯14
童伟格9
骆以军2
陈雪2
黄锦树2
颜忠贤0
特别奖:
胡淑雯6
黄崇凯1
童伟格1
骆以军0
陈雪0
黄锦树0
颜忠贤0
  乍看之下,除了票数集中外,一二名跟第一轮相同,童伟格晋升到第三名,其他人则
纷纷被跑票XDD骆以军、陈雪、黄锦树皆是第四名,最后就是毫无悬念的颜忠贤了。而就
算纳入特别奖,胡淑雯依旧遥遥领先,黄虫跟童伟格各夺一票,也算实至名归的前三名吧

  坦言之,到了第四回读书会,固然成员多有变化(不克前来、后来加入、插花出没)
,可相对于初期大家对作家的认知尚未固定,更具辩驳火花。如今则是意见更趋同,讨论
与其说是各自辩护,更若一一细剖,各自补充、分解作品好处。虽说这样更有一层一层深
究细赏的趣味,但感觉好像很难玩逆转了欸。思考要如何在形式上做调整。
华文文学的最大可能性──《字母会》新书发表会
https://lucialucy02.blogspot.tw/2017/09/blog-post_24.html?m=1
《字母会A:未来》读书会纪录兼个人书评
https://lucialucy02.blogspot.tw/2017/11/a.html?m=1
《字母会B:巴洛克》读书会纪录兼个人书评
https://lucialucy02.blogspot.tw/2017/12/b.html?m=1
《字母会C:独身》读书会纪录兼个人书评
https://lucialucy02.blogspot.tw/2018/01/c.html?m=1
作者: vaseaer (seaerva)   2018-03-24 22:47:00
帮推
作者: averyavery (一直睡的人生蓝图)   2018-03-25 15:46:00
每次看这系列心得都好有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