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自己过去一年买的、借的书,
我发现不是所有书都会乖乖整本读完,有不少可能1/3都没有读进去就束之高阁了。
畅销鸡汤书几年前我就免疫了,去年又出现买书不读这种现象,是时候检讨买书的方式和
动机了。
去年(前半年)我特别注意在对心理类、童年创伤类、社会现象类的书籍,当时会想看这
类别的某本书,是在网络blog的写书评、豆瓣、ptt、广告介绍。恰好书评所述打中心里
的痛处,仿佛可以从书中解决自身问题;我不放心,再从书的目录大纲、确认自己的需求
,好像不会买到没用的书,就按下购买了。
(我一度也怀疑童年创伤是不是被创造出来促销的概念?但这种说法又很像干话,我敢说
童年创伤对不少人是真实存在的)
结果还尚可,一半很有收获,另一半也不能说买到地雷书,书的主旨和理论我都认同,还
是比励志鸡汤好的。但这一半的书实在无法读下去,读一段就失去耐性、跳行跳页读,硬
是耐性子读也无法共感(读下来比小说还累)。
例如:假性孤儿
其中,美国翻译的书占大多数。尤其是美国的书要举例讲某甲某乙的经历、哪一天怎么样
、心路历程、日常生活碰见的琐事,这些段落占书中比例还不低!
美国的自传(新书)也是如此,心情、形容词、比异国古代还陌生的场景,我就没办法进
入状况,适应这种叙述方式。
至于背离亲缘、心灵的伤身体会记住、情绪勒索(原版)这几本,不知为何,我在阅读时
不常卡住,不会看到一半思绪涣散、读到一半忘了读这本书的目的。
而这两本字数、份量很多,也是充满无数举例、生活日常的点滴,需要很多耐心和时间才
能读完。
后半年我审视自己买心理类书的需求,改变习惯了。
1. 购买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听取专人花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概略这本书的主旨,若
真的确定需要再购买实体书。
这算广告吗?丑话在前,这是偷懒方式,听人二手讲述主旨、浓缩精华,只是方便自己快
速掌握书的全貌。听书和读书差距很大,小心自以为听书等于读书的心态,小心犯了购买
收藏癖。
2.豆瓣 亚马逊(书评,人口基数远超台湾)
3.微信公众号(参差不齐)
读书的目的有很多,最怕书读到一半忘了最初的目的——你是为了读书本身、为了解决疑
惑、为了听故事而阅读?
不是所有人都有必要埋首书堆,从哪一本书读完才会有所收获(又不是考试作业)这个坑
要小心,看书到最后,变成为了读完弄懂哪本书而读,本末倒置。
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参差不齐,其中我目前见过最好的号,不亚于市面上同类型的书籍了(
至少远远好过畅销书和简单的励志书)
最推荐霍老爷、巴赫爱喝胡辣汤、真实故事计划,其次六神磊磊、喻以流年。
今年,至少这半年,我暂时不会再买新书了。这几年陆续把已经不需要的书二手了,剩下
的都是消化不完、又很确定还用得到的。
我期望能挑几本写出像样的心得感想。
另一个感悟是:读简单的闲书和资讯可以怡情,不一定是捷径,还可能在绕远路、最后回
到原点。假如有特定目的,试着选择更有架构、经过时间考验的书。例如心理学相关(前
几年一直找借口排斥读心理学的书)
要不然永远停留在充满情绪和故事为主的书籍?这和畅销鸡汤很像,会给自己解决疑惑、
有所收获的错觉。
最后岔题一下,一个感悟:
原来自己思考过、烦恼过的、连幻想过的事,前面早就有人想过了。
“早就有人想过”这是句废话,即使在今天科技和网络影响下,所处的环境日新月异,太
阳底下很少新鲜事。
感情、理想、现实、中二病、坑洞,连白日梦、期盼和痛苦都被精准掌握,亲自体验“你
想的早被写成书了”给我很大的冲击,深感自己瞎想瞎撞有多浪费时间。(也不是所有人
都有能力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