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有人实践<被讨厌的勇气>于生活吗?

楼主: peanut97 (丁丁)   2017-07-25 19:06:36
※ 引述《kevinapo (龙羽)》之铭言:
: 跟朋友聊起这本书 反应两极
: 喜欢的很喜欢 讨厌的就会觉得看完根本没差
: 作者的主要观点是:
: 既然这是一个主观的世界 你无法影响别人 介入他人课题 却可以好好改变自己的想法
: 投入自己奉献他人 找到自己的归属感
: 所以呢?
: 有的人被讨厌 他也在努力做自己啊 (只是做一个被讨厌的自己而且不自知)
: 人之所以被歧视 大部分都不是因为行为惹人厌烦
: 而是在当下已经不能改变的既定事实吧?(外表 职业 所得 出身 学历 天生缺陷)
: 就像那句成语 同样捧心蹙眉 西施作起来就倾国倾城 东施效颦就活见鬼
: 不知道有没有误解作者的意图 但是不太知道要怎么实践在生活上
: 跟版友讨论一下阅读完此书前后的差异 有没有改变了您的生活或心态?
: 欢迎意见讨论
推文有人讲到:
目的论有什么用?例例更生人下定决心
改过自新 但处处碰壁社会一直拒绝他。你讲那是别人的课题有屁用?
别人的拒绝就是客观事实。你想改变想法 但别人的行为会一直提醒你
再努力也没用。
目的论没办法让你完全达到你想要的目的。
唯一能控制、改变的只有自己。
更生人改过自新,但是处处碰壁,那只能说那是别人的课题。
如果更生人他给自己的‘目的’就是:“我要别人接受我”。
这个目的已经超出了个人的范围,达成的机率很小。
就像是“我希望我周围的人都能喜欢我”一样不可能。
一定有人能喜欢你,一些人不能。
这就是课题分离核心,要了解到事实是没办法控制别人的感受的。
更生人可以把‘目的’改成“我希望有灿烂的人生”。
他没办法控制别人对他的排挤,但是他可以控制自己。
比方说从现在开始“主动”关心身边的人,爸妈朋友,甚至一天内
遇到的所有陌生人。
然后也可以开始写作,写他在监狱里的故事,监狱里和社会有什么不同。
《被讨厌的勇气》第4章里说只要你的方向是“贡献他人”,那就不会太偏离轨道。
这位更生人只要朝着把自己贡献给他人的方向去做事、待人,
或是先做志工做3个月。
一样有很大的机会得到“我希望有灿烂的人生”的目的。
作者: scimonster (紫色的初夏)   2017-07-25 22:36:00
其实更生人只是想活着 没有那么大的梦想
作者: PeakOil (安寤生)   2017-07-25 23:29:00
控制自己改变目的,正面看是乐知天命 转念而行;反面看是阉割需求、精神鸦片。人需要找一个东西来相信才能支撑下去打开眼界心胸是第三条路了,让选择更多,如你说的写作、善待周遭的人,做能做好的事,这个能力也不是人人都有。不然改变目的,想像力和心胸没有,做不到的执念过深,会陷入自欺、消极放弃,想做的事压得很小很小。目的的改变本身就是一场自我挣扎,能真诚为人服务也要一点天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