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朋友聊起这本书 反应两极
喜欢的很喜欢 讨厌的就会觉得看完根本没差
作者的主要观点是:
既然这是一个主观的世界 你无法影响别人 介入他人课题 却可以好好改变自己的想法
投入自己奉献他人 找到自己的归属感
所以呢?
有的人被讨厌 他也在努力做自己啊 (只是做一个被讨厌的自己而且不自知)
人之所以被歧视 大部分都不是因为行为惹人厌烦
而是在当下已经不能改变的既定事实吧?(外表 职业 所得 出身 学历 天生缺陷)
就像那句成语 同样捧心蹙眉 西施作起来就倾国倾城 东施效颦就活见鬼
不知道有没有误解作者的意图 但是不太知道要怎么实践在生活上
跟版友讨论一下阅读完此书前后的差异 有没有改变了您的生活或心态?
欢迎意见讨论
作者:
molopo (mmm)
2017-07-22 13:09:00心态改变 降低害怕别人讨厌自己的心情
作者: amma5420 (amma5420) 2017-07-22 13:23:00
没有....
作者:
ila9970 (ILa)
2017-07-22 13:46:00我看过不少励志书籍,跟这本几乎是大同小异…
,这本书的核心论点:生命和生活是目的论 不是决定论决定论就是事实无法改变 目的论是改变诠释事情的方式不是什么新东西 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改变诠释角度但有些事情改变想法事实还是那样 例如八仙尘爆伤者..身体被伤得那么惨 改变想法也没鸟用 客观情况就太差了那种励志论点是客观情况偏中性时 改变主观想法才有用意思是实力运气差不多努力才有用 差太多努力根本没用目的论就和努力一样 客观条件差太多 目的论也无法扭转
当时跟风就买了,不过翻了几页真的不是很合胃口,结果念给心情不好的朋友听还蛮有疗效的
我觉得书中的"课题分离"也是一个重点别人怎么(为什么)讨厌你是别人的课题不是自己应当照顾的课题所以根本不考虑是否会被别人讨厌我自己觉得看完第二本之后第一本也比较能完全认同
作者:
PeakOil (安寤生)
2017-07-22 20:30:00太浅了 真正的豁达没那么容易 和经历有关别人怎么样真的会影响自己的生活
作者: mayjan 2017-07-22 23:02:00
据我了解 有的人有收获 有的人没有收获有没有收获 翻了就知道 如果没翻 就不知道有没有收获
作者:
mepe1018 (mepe1018)
2017-07-22 23:18:00课题分离~终于不那么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豁达许多
作者:
notsmall (NotSmall)
2017-07-22 23:28:00比起影响生活 影响说嘴能力比较大
作者:
aidsai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
2017-07-23 01:01:00连看都没看过的人也能屁话一堆...真是奇杷真正目的论根本就不管你发生什么事....你都能用不同角度来诠释 , 所以会说改变想法也没用是因为你根本搞错用的方法目的论只在乎两件事情就是 1,事情已经发生 2,我要如何诠释假设以八仙尘暴伤者为例 : 事情已经发生 , 我已经严重烧伤这件事情不管我想要不想要,愿意不愿意它已经是既定事实了接下来就是我如何诠释 ,一个悲观的人可能就会觉得我衰爆了也可以是 "好险我还活着" or "希望能唤起大众意识"所以被讨厌的勇气一直强调一点: 如何诠释你人生所发生的事如果你希望能人生正向积极,你就会用正向积极的方式去理解去诠释所有看起来好或不好的事情 (透过赋予它积极的意义!)但书中作者对于每个人想用怎样的方式去解读不加评判 ~你爽你高兴就好..而且是可以随时转换不同的观点(就看目的)所以才说"改变自己的个性"听起来很难 ~ 但"改变观点"简单所以回答原 PO , 被讨厌的勇气不讨论为什么某个人让人讨厌因为那不是你能控制的 ~讨论的是 : 假设你是个不受欢迎的人,你想要变成受欢迎的人你个人的本质是什么 !? 书中不鼓励你硬是去变成不是你的人然后你的目的是"受欢迎" 所以根据这个目的还有你个人特质去找适合自己的!! 简单说就是不为失败找理由,为成功找方法一点浅见希望跟书版版友交流 ^^
作者:
stevejack (Love Sports and Drama)
2017-07-23 03:04:00个人认为本系列书带来的“课题要分离”这观念是最受用的部分推a大的解说
作者:
hsiflow (hsiflow)
2017-07-23 07:19:00推a大精辟解说! 我是被“课题分离”和“接纳全部的自己”这两个观念打醒!
作者:
oreo17 (T3T)
2017-07-23 09:04:00推a大解说 虽然我真的不喜这本书
作者:
PeakOil (安寤生)
2017-07-23 12:39:00A大解说深入举的例子很形象生动 好懂最近在读另一本书 也是心理相关 有深入探讨当事人心里真实的感受 提到意识和语言的侷限这本和阿德勒(的日本二手转述书)八竿子打不著关系一读就解开我困扰数年的疑惑“心灵的伤,身体会记住”今年七月才出版中文版这本虽然是在谈受害者复原 里面很多宝藏对非受创者也适用
作者: sandone (开展新页) 2017-07-23 12:50:00
推a大,对于完全没看就可以决定是否跟风或喜欢与否也是觉得奇妙
作者:
PeakOil (安寤生)
2017-07-23 12:52:00接着是纯粹个人的武断评判 被讨厌的勇气没那麽好实践 书中也比谕要改变的时间=现有年龄除二 我是完全不信的书中哲学道理可以看看 扪心自问真能轻易放下 把他抽象化成课题?理解 诠释 这两个动作本身就是很理性很抽象的不管阿德勒书怎么说 会想读这本多少抱着“对我有用 能有好的改变”
作者: mayjan 2017-07-23 14:22:00
推A大 没看过就绝对不能参与讨论这就是被讨厌的勇气
不好意思 1年前我就整本看完了 目的论是属于大脑科学就是你的心态会影响记忆的方式 记忆非客观有主观成份目的论无法改变既定事实 就像手断了无法再长出来一样比如女作家被诱奸 他能用阿德勒的目的论摆脱阴影吗?看是不行 自我防卫机制假装爱上老师都没用了还目的论老师故意玩女学生也是客观事实 要怎么往乐观去解读?
作者:
cashko 2017-07-23 17:05:00这本书的重点应该是1不要太在意别人看法2活在当下但这就是很难做到的,很多人做不到
作者:
ojkou (Brunchはブルーベリー)
2017-07-23 18:34:00某些论点非常受用,确实在生活中改变了我的态度,但我也不是整本书所有论点都认同
作者:
cashko 2017-07-23 20:26:00不是全都认同+1,但中心思想提倡的我觉得值得努力走不出来不是女作家的错,但也的确有受害者走出重新得到自己的人生,虽然不是用这本方法但归纳起来精神其实差不多
作者:
mikiway (Miki)
2017-07-23 23:34:00受伤是事实不能改变,而受害或接纳走下去是自己的选择不知道受伤该如何乐观?那选择受害的目的又是什么?
作者:
PeakOil (安寤生)
2017-07-23 23:49:00本来想拿女作家举例 有预感气氛会变激烈 ..那是特例好啦 问题在于每一个人不都是“特例”被讨厌的勇气所谈 就有一种道理很好 不近每个人的实情我以为一套抽象方法道理 试图套在每一个历程独特的人有人或许抽象理解还行 会被人际关系所困扰.. 看了这本有所收获 真有改变有人就没办法看开 因为从小耳濡目染的环境 因为性格弱 没办法不在意他人看法 人际关系的烦恼早就内化到骨子里外人也可以说 就是性格弱没能力找借口看不开
作者:
mikiway (Miki)
2017-07-24 00:07:00能够引发讨论、共同进步就是这本书厉害的地方
前面讲过了 走得出来是因为事件偏中性非极值才有可能然后事件没有造成永久性伤害 改变诠释角度才有用例如高中联考失败 不会代表大学联考或未来的成就因为你只是那段时间不用功 脑袋正常母鸡还在就能生蛋母体都已经坏掉了 青山都没了哪来柴烧?目的论有什用例更生人下定决心改过自新 但处处碰壁社会一直拒绝他你讲那是别人的课题有屁用?别人的拒绝就是客观事实你想改变想法 但别人的行为会一直提醒你再努力也没用吸引力法则也是母体偏中性时才有用 极值根本无法操作所以很多人只会分享可以找找停车位 小事有用大事没用
作者:
PeakOil (安寤生)
2017-07-24 00:41:00S大 够犀利 说的比我清楚太多 但也很直白残忍“母体 课题 极值 ”这些词汇很客观抽象 期望用一套方法去执行运用就多少有点效果被讨厌勇气适用范围少,别的更精细的理论就能操作吗?另一种是读小说 阅读故事 别人的自白和历程 经验 从中学到什么有人物脉络和时空背景,比一套方法更有实感,但每个故事差异更大,耗时旷日
作者:
aidsai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
2017-07-24 00:54:00在试图厘清讨论一下 , 关于女作家被诱奸她能摆脱阴影吗 ?就阿德勒流派来说,答案可以是"YES" or"No",因为要看你目的为什么呢 !? 当女作家发现自己被诱奸处于非常痛苦的状态女作家必须根据自己的目的来解释,这件事情在她生命的意义所以以目前的角度来说,她的目的看起来是写成书希望能避免更多懵懂无知的少女落入狼师的陷阱,然后在出版一段时间后在新闻热度达到一定程度后用更激进的方式宣扬她的理念这是女作家的人生选择...没有人可以代替她判断这好或不好那话说回来,她有摆脱阴影吗 !? 答案看起来是"No"但问题是这是她的选择~ 我们可以讨论说难道每个被性侵的人都会走上这条路吗 !? 答案很明显不是 ~ 为什么呢 !? 因为每个人的目的不一样,所以有些人的目的可能是等到够有能力再回头来好好报复这中间的委屈 ,有些人直接选择杀掉对方有些人选择遗忘, 有些人选择去帮助她人,有些人选择自残有众多的选择是因为你决定好你的目的后...可能才开始尝试你要用什么方法来达成你的目的, 所以跟事件本身是没有关系诚如上面所述......人生中多的是你无法控制,不愿意,不喜欢但终究"已经"发生啦 !!!!! 所以阿德勒流派强调你可能现在就必须决定好你的目的....因为这会影响到你用怎样的态度来面对这件已经发生的事情 ~所以举例....你的目的可能就只是宣泄情绪....然后你的态度就是抱怨任何你可以抱怨的 !!! 你的目的也可以避免下一次再发生同样的状况...那你就会去找发生这件事情的原因当然一个人的目的可能回随着时间心态而改变,可能你变更有智慧变更有勇气, 你以前处理不了但你能力变强现在可以处理阿德勒流派 or 被讨厌的勇气 都一再强调所谓的目的论就是既定事实, Fine 没人能改变,重点是我要用什么样的态度方式但我的态度方式源自于何处 !? 就源自于你自己给的"目的"所以像塞翁失马焉知祸福这样的故事都在彰显所谓的"诠释"你把其中任何故事从中截断,他可能就从悲剧变喜剧,反之亦然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有句话: 当你真心想完成某件事情,整个宇宙会联合起来帮助你 ~ 但这句话如果是阿德勒流派来解释就会变成 : 当你真心想完成某件事情,你会想办法克服所有的阻碍来达成你自己的目的 !!!!当然.....这样的状态有可能会变成"超级无敌自我为中心""超级自我感觉良好"之类状态,因为所有的肯定都是自我肯定我可以完全决定我自己的目的而忽略所有外在世界的人事物这种可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或事件 @@"我个人会觉得每个人都有需要拥有"被他人讨厌的勇气"没错因为没有任何人可以完全讨好所有人...也因为讨好别人可能会让自己丧失自我,在过别人想要或默认我应该要有的生活但可能应该与外在世界保持适度的平衡, 而非完全不理 ~一样一点意见 , 谢谢有参与讨论的大家 ~最后回答souldragon大 : 化悲愤为力量写书本身就可以视为乐观解读, 女作家在高中就重度忧郁早就可以轻生,但她选择与她非常痛苦的回忆共存直到将这本书付梓才做了她可能早就想做的事..半杯的水可以解释成"ya还有半杯"or"干只有半杯"所以目的论的方式就只是你去选择要用"ya"开头还是"干"开头你的例子还包括: 更生人下定决心改过自新,社会一直拒绝他不太清楚为什么一个人下定决心改过自新社会就一定要接受他周处除完三害乡民有接受他吗 !? Nooooooooo你过往纪录这般不良,你说你改过自新谁知道!? 万一你又爆了你爆了谁遭殃....还不是那些相信你话的乡民,所以某个程上乡民也只是在行使"被讨厌的勇气" 我们拒绝单方面相信你那周处最后如何被大家重新接受 !??? 你自己要展现诚意阿用你的行为来证明你的善意 , 而非用言语来表明你的善意所以严格来说周处还是目的论的使用者 : 他想被乡民接受 (这是他的目的!!!) 所以他要去找怎样做乡民愿意重新接纳他所以他的努力最后是有用的, 因为这件事传为佳话流传下来你觉得你很努力, 但可能努力错方向,在怎么努力都有问提所以一个人真心想做某件事,应该会更扩大选择而非限缩选择回 Peak : 在被讨厌的勇气一书当中 , 每个人绝对都是特例所以每个人依据自己的"目的"来决定自己的"态度"和"行动"你对自己人生做的判断, 别人正常来说是无权,不能来评判的没有一个答案是: 你一定要干嘛 or 你一定不能干嘛
作者:
lhsieh (不要问)
2017-07-24 10:39:00主要强调个体性
超长的推文xd 看起来大家对女作家的心理历程很有兴趣我昨天刚好在纽约时报网站发现一本书叫做The incest diary 由匿名作家写自己从三岁开始被性侵 到后来斯德哥尔摩症 变成享受跟爸爸性爱的心灵转变描写 虽然跟女作家经历不是百分百一样 但有几分相似 有兴趣的人或许可以看看身为很爱老爸的女性 我很想看这本书了解一下受害者心理但又怕会有带入恶心感......*恶心的带入感
作者:
cashko 2017-07-24 12:49:00推A大,这是书中要表达的,至于不认同我觉得也没什么,这本来就很难做到,要战胜改变自己的心态向来是最难的
我正在看这本 这本跟New Age很多概念是雷同的我很惊讶阿德勒可以在100年前就提出如此的观点
作者:
aceone 2017-07-25 08:31:00励志书就这样 有的人会获得帮助 有的人原本人生观就那样所以读了没差 多看看总是好的
所以辅大事件才会有“不要踩在受害者的位置”,大概就是阿德勒类似的流派的老师想要用这种方式让女生脱离“受害者心态”,既然已经发生了,那就不要用这种心态去面对,往积极的方向想,但结果就是根本不可能,就像s大说的,只有小事有用大事无用。
new age的吸引力法则 也是我很久以前就发现没什么用没用的原因是神通不敌业力 业力可想成是一个人的习性习性愈小愈中性 吸引力才有用 愈大愈极端 完全没用
作者:
cashko 2017-07-26 11:16:00有看过强暴受害者说之后让她难受的还有一件事情,就是当她渐渐走出来,整个社会都觉得强暴受害者就应该生不如死痛苦至极走不出来,也对她造成很大的压力辅大那个是想压事吧当受害者开始积极面对,身边也有一堆人认定碰到这种事不可能积极面对,让她觉得好像在告诉她不应该积极面对,心态调适很难,但是这是个努力的方向
作者:
sankaka (夏。)
2017-07-26 14:59:00看了上面aidsai长篇推文,真的有种让我又复习了这本书的感觉,老实说我很喜欢这本书的想法,当我尝试用这本书的概念去实行我的生活时,我发现我开始对别人的情绪作为,比较能够理性看待与无动于衷。譬如阿德勒有谈到类似人用很情绪化的方式在表达话语时,他可能一点也不在乎他在讲啥,反而是他想用他的情绪化(讲话很大声)压过你而已~所以后来当我听到别人情绪化的作为时,就会想他的目的是为了什么(ex有人是想说服你、有人可能只是想惹毛你),才来决定我要如何反应。(如果他只是想压过我,我可能就直接懒得理他,因为谁争论赢有时是没有意义的)把别人的情绪/课题放在自己应对事情上,这样会活得很辛苦
作者:
cashko 2017-07-26 15:24:00其实这本书我倒觉得方向很实际,不用那么在乎别人看法,消化过去,虽然很难但这样才能走出来,你说没那么简单或根本不可能,那你就继续沈溺或找其他办法,这本书只是教导一个心态,不能改心态不想改心态当然ok,但是也有人试着去改有成功,那么这本书提倡的就不是无用,但我觉得问题是要自己针对自己,不要去叫别人这样,书中也是年轻人来问他才回答,不是他自己跑去硬要年轻人听他的
作者:
afftwc (不渡玉门)
2017-07-27 06:41:00吸引力法则会只能用在小事上那是当然的,那是因为秘密理论本身就有重大缺陷,导致实务操作上有其侷限。
楼上 那个缺陷不是没有投入情绪 也不是没有真的相信吸引力法则就像人在开车 但是车子要有油你才开得动那个油的来源佛经讲的很清楚 就是布施 不是心念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