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翻译跟审订是两门截然不同的专业/王干任

楼主: CCY0927 (只是个暱称罢了)   2016-06-28 01:18:52
http://showwe.tw/news/news.aspx?n=1172
翻译跟审订是两门截然不同的专业/王干任
2016/6/24 上午 09:30 撰稿:王干任
前一阵子有一位脑科学学者在脸书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大意是说,建议台湾的出版界
,让审订稿件的审订人可以根据审订所揪出之错误,每个错误向译者收取五百元的奖
励,甚至错误超过二十个以上时,每一个错误的奖励可以拉高到一千元。
这位专家认为,如果台湾有多家出版社可以联手做这样的事情,翻译品质一定能大幅
提升。
这则贴文让我想起十几年前,经常批判台湾翻译作品品质的傅大为教授,有一次终于
决定自己跳下来示范给众多译者看,什么是好翻译,带了一批学生一起翻译萨依德的
《东方主义》,出版之后还对外宣布,只要有人能挑出一个错误就给一百元赏金(费
用由出版社支付)。
结果,被揪出的翻译错误之多,让出版社付赏金付到手软,而过去长年批判翻译错误
的傅教授,后来也收敛了好一阵子。
翻译跟审订,基本上是两种专业。
如果脑科学专家的说法成立,真正能赚大钱的应该是协力出版社校稿的外包编辑或责
编,根本轮不到这些审订稿件的专家来赚这些奖金。
在出版业当过编辑的朋友都知道,没有任何一个译者交出来的初稿,错误可以压低到
二十个以下。翻译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问,因为两个语言之间有诸多的不可通译性存
在,译者跟校对对同一个东西有不同的翻译见解很常见,好比说赖明珠跟林少华翻译
村上春树各有其翻译理论作为后盾支撑,各成一派,很难说谁对谁错。此其一,翻译
在语言学上的困难。
第二、专业译者并非专家,专业的译者通常会翻各种领域的作品,虽然在翻译过程会
尽力查证各种专业术语概念理论与用法的翻译方式,但是在专业知识上市远不如专家
来得精通,所以出版社通常会再邀请专家学者来协助审订翻译稿件,为的就是借助专
家的专业知识,挑出译者力有未逮之处,给予补强。
通常一个合格的专业审订人,不会对译者的专业概念误译有太多非难(除非很夸张),
只要不是在语言翻译上出现非常要命的失误,只是揪出专业知识概念翻译错误的层次
时,这类的翻译错误的问题不能全归咎于译者,而是一种专业分工使然。毕竟作为商
业的出版业和翻译这一行,必须接触的知识领域五花八门,不可能有任何一个人全都
懂,这也是某种程度上为什么出版社希望能有精通外文和专业知识的专家投入翻译的
缘故,如果不行,退而求其次,就是由专业译者翻译出初稿再由专家进行专业知识审
订。就好像国外有很多学者专家跟记者/作家合作写书一样的概念。
第三、翻译是从无到有的一个漫长过程。一部二三十万字的大部头作品,不可能在初
稿上就能零失误,放眼全世界也没有任何一个专业译者敢说自己翻译出来的大部头作
品能够将失误压低到二十个以下(业界公认能够接受的出版后翻译错误也是一万个字
一到两个)。那位认为重赏就能换得好翻译的脑科学专家,也许应该是自己试着跳下
来翻译一本书,然后丢到市面上让大家审订看看,也许能够更多体会到翻译这一行的
困难以及侷限,也许将来在对自己不懂的出版业这一行提出建言之前,可以先请教一
下其他人,或者懂得谦虚一些。
退一万步来说,假设台湾出版业先进突然都集体发傻,采纳了该脑科学专家的建言,
真的在给译者的合约上注明凡被审订方挑出错误就一个错误就由译者方的报酬抽出五
百元给审订者,恐怕第一个先被淘汰的是台湾的翻译书产业,绝对不会有译者傻到去
签这种对自己极度不利的合约,把自己辛苦劳动结果拱手让给那些根本不懂翻译专业
的所谓专业审订人,以成就好翻译之名。
真有出版社这样干,那么这家出版社将来恐怕不用再出翻译书了,绝对找不到译者帮
忙翻译。
当然,我在想脑科学专家也许是意在言外,想讽刺台湾某些翻译出版专业图书却不找
审订,却放任某些号称专家的人投入翻译,将书搞砸的状况。偏偏被搞砸的书刚好都
是脑科学专业,因为恨铁不成钢,又不敢明言直说,于是写了这种婉转讽刺但却得罪
一票出版界编辑跟译者的文章。
想要对自己专业以外的事情发言之前,如果能够多一些询问跟思考而不只是想当然尔
的侃侃而谈,也许就算发言有失误,人们还能因为其诚意而给予宽容看待。脑科学专
家的审订奖赏建言在我看来,不过又一次台湾社会不尊重也不认为翻译或出版是一门
专业的例证,这类情况在出版界经常可见,不少需要出版社协力出书的专家或学者教
授,也许参与过几次出版或写作就开始自以为很懂出版业而比手画脚起来,却不知道
自己已经被业界贴上一堆标签,敬而远之。
作者: luciferii (路西瓜)   2016-06-28 01:23:00
对那篇最好笑的有力辩驳就是:此法对洪兰完全无效。
作者: shinewind (舞佾江月任八方)   2016-06-28 08:44:00
有时候会想到,为什么我们的翻译不能找该领域出身的呢当然,我知道翻译者最多都是来自英文系相关就是了他们也有受过翻译的专业训练,但有的书真的不适合门外汉去译阿...
作者: pirreluke (pirreluke)   2016-06-28 09:41:00
其实很多理论书的翻译者都是该领域的学者。不过翻译工作艰辛,在制度上对于学术工作没有帮助,工作的薪资及待遇也不高,很多教授是不愿意跳这个坑的。
作者: yomiko (読子)   2016-06-28 09:49:00
我的教授曾经审订过一本书,一本才一万,但几乎是从头改到尾,跟重翻差不多......而且有些改过的地方出书时还是没修正到
作者: decorum (Festina Lente)   2016-06-28 11:05:00
台湾是知识入超国,翻译本当受到学界重视,其实却不然。学界不把翻译当作研究绩效,造成大多数学者不愿投入翻译而少数做翻译的学者,却乐得享受翻译不受学术审查的权利出了大包还拿着专业的傲慢尽情狡辩,洪兰是最恶劣的案例但绝非唯一的案例
作者: pirreluke (pirreluke)   2016-06-28 11:43:00
好想知道楼上说的各种案例
作者: decorum (Festina Lente)   2016-06-28 12:05:00
东吴大学的谢瑶玲教授 伊利诺大学香槟校区比较文学博士:是的,只不过现代的祕教者并没有两根可以搓在一起的阴茎google一下就知道她的丰功伟业不少
作者: faithless (this is me)   2016-06-28 14:20:00
处理过专业人士的翻译稿,结果改稿改到死重写还差不多翻译也是一个专业领域,某个专业领域的人刚好又对翻译有某个程度的能力,机率非常低。曾经还有教授对我说:我英文比你们这些作翻译的好,原文一看就知道,只是中打很慢所以才找你们翻译....
作者: rkbey (Kai)   2016-06-28 14:45:00
谢摇铃,玫瑰的名字 没读过,但听大学老师说,很悲剧
作者: micbrimac (shark)   2016-06-28 15:36:00
专业人士对专业领域理解很好 可是大多中文不好...
作者: antonio888 (安東尼)   2016-06-28 15:36:00
洪兰非常可恶..这种人居然有那么多人崇拜.真是荒谬><
作者: micbrimac (shark)   2016-06-28 15:37:00
就算他知道了 也不知道怎么全用中文说 通常都要夹杂英文 话说世界上荒谬的事可多了 唉唉唉
作者: valenci (birdy)   2016-06-28 16:12:00
翻译非常困难,以现在的作业流程跟非母语的原文知识,要全懂原文几乎不可能,何况翻译过来还需要“中文写作”能力。因此,近来愈来愈不喜欢中译本,这也不能怪译者,档期就那么短,工作实质上极为艰难。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