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钱钟书夫人、女作家杨绛病逝 享寿105岁

楼主: ted5566 (ted)   2016-05-25 21:50:21
http://www.storm.mg/article/122433
中国著名女作家、翻译家、伟大文史学者钱钟书夫人杨绛,25日凌晨1时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寿105岁。杨绛的散文韵致淡雅,最为人称道,描述文革期间夫妇俩在“五七干校”劳改的《干校六记》、晚年回忆与先生及女儿生活的《我们仨》,尤其脍炙人口。杨绛其他作品还有《风》、《窗帘》、《洗澡》、《杂忆与杂写》、《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以及两部剧本《称心如意》与《弄真成假》。
文学创作之外,杨绛也是翻译大师,译作包括《堂吉诃德》(Don Quijote de la Mancha)、《斐多》(Phaedo)、《小癞子》(La Vida de Lazarillo de Tormes)、《吉尔.布拉斯》(Histoire de Gil Blas de Santillane)等。
杨绛原名杨季康,祖籍江苏无锡,191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父亲杨荫杭是著名法政学家。少年时代,杨绛先后在北京、上海、苏州等地读书,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并考入清华大学研究生院,为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生,也认识了来自无锡钱家的钱钟书。
1935年,杨绛与大她1岁的钱钟书结婚,同年夏季与丈夫同赴英国、法国留学;两人旅居英国牛津大学时育下一女钱瑗,后来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教授,但已在1997年3月病逝,比父亲、母亲都早走一步,享年仅59岁。
1938年秋,杨绛与钱钟书带着一岁的钱瑗回国,她先后担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1949年后调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1947年,钱钟书出版他唯一一部传世的文学创作──长篇小说《围城》。
杨绛的第一部作品为短篇小说《璐璐,不用愁!》,1934年初发表于《大公报文艺副刊》。1940年代初期,她创作了喜剧《称心如意》和《弄假成真》,在抗战时期沦陷后的上海上演,引起很大回响。
杨绛的一位学生孙桂馨回忆:“上世纪50年代我在北大西方语言系读书,那时就知道杨绛。杨先生是南方人,个子不高,也很清瘦,书香门第的气质溢于言表。虽然并未直接听过她的课,但朱光潜先生曾对我们说,杨绛的翻译精彩绝伦。获得朱先生如此高的赞誉,我们认定肯定是高人吧!”
1958年,47岁的杨绛决定“偷空自学西班牙语”,从西班牙语原文翻译塞万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的经典《堂吉诃德》。她无师自通,完成这项艰巨的翻译工作,但书稿在文革期间历尽磨难,好不容易才保存下来。
1966年文革开始后,如同无数中国知识分子,杨绛与钱钟书受到严重迫害,沦为“牛鬼蛇神”,女婿王德一也被逼自杀。杨绛在外国文学研究所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并且被剃了“阴阳头”。批斗期间,杨绛被安排去扫厕所,爱干净的她,总是把厕所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每每红卫兵要来整她时,她就躲入女厕所避难。
1969年11月,钱钟书被下放到河南信阳地区罗山县“五七干校”,不久随“五七干校”迁至淮河边上的河南息县东岳。1970年7月12日,杨绛也被下放到当地,被分配到菜园干活。两人宿舍不过10分钟路程,还能经常相会。
文革之后,夫妇俩生活逐渐恢复正常,重拾学术研究、翻译与创作。钱钟书1979年出版其学术代表作《管锥编》,1982年出任社会科学院副院长,1998年12月19日病逝于北京,享寿88岁。
1978年,杨绛的《堂吉诃德》中译本出版,适逢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Juan Carlos I)访问中国,中共最高领导人邓小平将它作为礼物送给对方。1986年10月,胡安.卡洛斯一世颁给杨绛“智者阿方索十世勋章”(Orden Civil de Alfonso X el Sabio),表彰她对传播西班牙文化的贡献。
1980年代以来,杨绛持续创作散文和小说。散文代表作《干校六记》出版于1981年,并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外国出版。小说代表作《洗澡》(意即洗脑)出版于1988年,在知识分子当中引起很大回响,也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出版。
1990年代后期的杨绛,女儿与丈夫都已离开,她也长期停笔,深居简出。一直到92岁高龄,杨绛才重新提笔,打开尘封的记忆,写出她最脍炙人口的散文集《我们仨》,讲述钱钟书和钱瑗生前最后一段时光,也回忆当年夫妇二人游学欧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种种往事。
中国小说学会副秘书长卢翎如此形容:“杨绛的散文平淡、从容而又意味无穷。可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读她的散文更像是聆听一位哲人讲述些烟尘往事,在平静、平淡、平凡中有一种卓越的人生追求。”
对于描写文革苦难的《干校六记》,卢翎说:“先生的作品有一种洞悉世事的深刻,有一种知识分子于乱世固持的良知与操守,还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这对于当下在浮躁而喧嚣的世界中前行的知识分子独具意义,起码可以使他们理解自己、理解他人,面对宿命更具一种从容、旷达的姿态。”
杨绛晚年整理钱钟书的手稿书信。高群在《杨绛这一百年时间中》写到:“钱钟书的手稿多达7万余页,涉猎题材之广、数量之大、内容之丰富,令人惊叹。手稿多年随着主人颠沛流转,纸张大多发黄变脆,有的已模糊破损、字迹难辨。重重叠叠,整理起来十分辛苦。2003年,《钱钟书手稿集》能及时与读者见面,杨绛功不可没。而出书之后,杨绛却以全家3人的名义将高达数百万元的稿费和版税全部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学金。”
2001年9月7日,“好读书奖学金”成立,高龄90岁的杨绛以英国诗人兰德(Walter Savage Landor)的小诗《生与死》(Life and Death)表明心志: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 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I strove with none; for none was worth my strife;
Nature I loved, and next to Nature, Art;
I warmed both hands before the fire of life;
It sinks, and I am ready to depart.
作者: kromax (kromax)   2016-05-25 22:11:00
智者哲人 读书人典范!
作者: zkow (逍遥山水忆秋年)   2016-05-25 22:54:00
QQ哲人日已远
作者: motnahp (中华队加油)   2016-05-25 23:01:00
敬悼杨绛先生。他们仨终于在天上重聚。
作者: savebeauty (小气balabala....)   2016-05-25 23:23:00
好难过但也很替她开心
作者: episold (episold)   2016-05-25 23:25:00
推楼上,终于相聚了!最近又重看名利场,流畅生动,真不一般
作者: feyuyu (fe)   2016-05-25 23:52:00
真心喜欢她的书!
作者: cashko   2016-05-26 01:08:00
哲人典范
作者: acbwanatha (小傑富力士)   2016-05-26 07:46:00
不为名利,让人尊敬,我是做不到。
作者: monarchist (ドン・キホーテちゃん)   2016-05-26 10:22:00
买了她的书却没读。。。得开始读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