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acbwanatha (å°å‚‘富力士)
2016-04-21 12:31:08※ 引述《victoryarmy (月光蝶)》之铭言:
: 自从高中就没念书了
: 之前断断续续的有看些书,但也都无疾而终
: 忘不了看过好书,在内深深处烙下的感动
: 也因如此略体会一些道理
: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我也十分地反对这句话,
基本上
我的论点是:
1
万卷书是个形容词,少有人达得到。一个人能够一当中读个几千本书就了不起了。
至于万里路是比较好达到的,这也没什么,贩夫走足的社会阅历也比文人多。
2
读书还是比旅行重要。
我是台北人活了30几年了,对各个区的大街小巷都熟,
但是一看到有些作家出的台北市的旅游指南或是游记,
就自叹不如,为什么他有这样子的感触或是想法,
为什么他她能够发觉得到这间独特的小店?
自已再怎么行走,也是你个人的视角而已,会受限于过去的家庭教育
所接触过的人事物、自已的个性等因素所形成的主观式的概念,
这时侯要去翻书,试图从别人的视角来看同一件事物,如同一家店,
或同个景点,这时侯可以体察到别人细腻的心思。
一个人的肉体只有一个,时间有限,
想要每次自已去体尝无数种经验是不可能的,
这时透过书本上刊载的别人的体验,
可以很快速的,也许在1个小时之内,
就能够去想像、摩拟那种感觉,
这时再来决定自已是不是要去依样画葫芦,很省成本,
这也是读书的功用胜过亲身经历的地方。
然而即使是模仿,你的体验是你自已的,
作者的心境绝对与自已不同,
也许是时间背景已经不一样了。
还有前面有一篇提到意大利的文艺复兴,
我觉得去旅游如果没有自已先做功课,
了解当地的人文历史知识,
也只不过是走马探花。
去了也只不过是看了一堆建筑物如古堡、教堂,
觉得好大好看好漂亮而已。
感受到的风土人情也只不过是这里的人好时尚,
有的人好穷,有的人很好客,也许被骗,买到贵的东西,
或是遇到扒手等那些最低层次的感应,
不可能和当地的人事物有深刻的交流。
反之,只是读了十几本相关的游记、人文历史东西,
却还没有到当地旅游的人,
他所欠缺的只不过是一种“确认”的动作而已。
: 但是太久没看书,想获取有用的知识,之前都待在八卦版
: 但网络的真真假假,觉得只是浪费时间
: 多半是ㄧ些谩骂,和现实脱节的幻想文
: 有感看了ptt那么久,看的都是一些没什么帮助的东西
: 也因为书看得少,只能在网络上看人笔战,唬烂
我看那个版是为了蒐集民意,感受社会气氛用的。
: 自身无法判断虚实
: 想开始看书,但不知该看什么书
: 自己也不是学生了
: 发现自己看书好像只是翻书,(很惨)
: 可能些简单的书都看不懂了
: 该如何回书的怀抱呢??
先从简单的小说看起,
或是到图书馆,
随机挑一本,觉得看得下去的就看,
先养成天天读一点儿文章的习惯再说,
过个一年半载的。
再来可以去找书单,
就是名人推荐必看1百本那种。
或是常来这个版,
看看网友讨论的主题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