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为什么台湾人不爱阅读?

楼主: s9131313 (14)   2014-08-24 00:20:56
最近根据《天下》杂志有关于全民阅读的调查,
台湾人平均每周花在阅读的时间是七小时半,
看书报杂志时间平均每天不超过一小时,
三成二民众每年买书费用不超过台币一千元,每月平均看二.八本书。
这真是让人觉得矛盾的现象。
因为台湾社会整个高等教育急遽而大幅地膨胀,
但阅读的习惯与人口却未能相对增加。
这对于我们台湾迈向成熟的知识社会,当然是不利的、也极具讽刺性。
追究其中的形成原因,应该有三方面:
 
 第一、中国人本来就欠缺一种追求文化深度的性格特质。从表面上看,
我们很重视读书和教育,但究其实,我们真正在乎的根本只是学历,不是学问。
前者是个人在社会中升迁与地位的关键,而后者只是顺便的结果,可有也可无。
再看看社会大众里最主流的价值,
归纳起来大概不出以家族为核心的福、禄、寿、禧。
明显地欠缺西方人那种对真理、美学、意义以及终极关怀的超越性。
事实上,中国人自古在求知上就有很浓厚的务实取向,
即使是最重视读书的儒家,也强烈以“正德、利用、厚生”来衡量知识的价值。
换句话说,知识并没有独立的地位,理性也从来不像西方那样,
被当作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第一特征。
我们尤其不喜欢理性思辩之类的“理论知识”,
中国文化里最发达的始终是道德格言,
因为它们简单明了、好学易用,也方便传颂、流传久远。
试问,在这样一种肤浅现实的文化取向下,
你还能指望有多少爱书、迷书、与书为友和同床共眠的社会风气呢?
  
第二、台湾整个卷入社会中巨大的生存竞争的洪流,而在沉重的压力和忙碌中,
我们实在没有静下来读书的时间和心情。
但许多西方人却有一种坚持,就是即使可以大发利市,
也要在下午五点钟以后和周末都关店休息。
他们将这些时间留给自己,从而,阅读变成了一种自然的选择和沉潜的享受。
台湾人却很有成就感地将每一分钟的剩余转化成一张张的钞票。
相对于赚取更多利润或创造更高绩效的迫切和旺盛企图,
读书实在是一件奢侈的浪费──除非它可以作为赚取利润或创造绩效的工具,
或者,是一种可以挂在嘴边的炫燿。
  
第三、就算有时间空闲下来了,由于长久在压力与忙碌下的自我疏离,
我们往往会优先选择一种“被动的放松”。
譬如公司或大卖场,到高级餐厅或SPA 放松自己,
或是一头栽进电视、电玩和 KTV 里。
它们的特征是缺乏思想与文化创造,
它们最乐于提供的是让你不需要动用大脑的笑料、气氛、动作和声光。
简单来说,对于充满压力和忙碌的现代人,
“消费天堂”和“娱乐工业”已经取代书本了。   
这固然是商品经济下全球性的问题,但也绝不是无可抗拒的宿命。
关键永远在于自觉和付诸实践的超越决心。
作者: fallengunman (未成眠,霜空已晓)   2014-08-24 00:38:00
别闹了,如果工作到五点结束就能买房成家,谁想工作那么久?
作者: jardon (综合水果汁武士)   2014-08-24 00:44:00
讲真的就算延长工作时间多半还不是穷忙 责任制阅读这件事从小到大都被扭曲他的意义 就算不论有工作压力不过这个统寄还有每月2.8本书 其实蛮意外的 之前不是也有类似的讨论 好像数字更低 台湾人买书一年不到千元 大概3本 可能买的还是那些烂书 怎么提升阅质量比较重要读
作者: rkbey (Kai)   2014-08-24 01:07:00
东西文化二分法过于简化问题,只是把问题都归于历史的原罪
作者: lym0715 (暱称)   2014-08-24 01:08:00
台湾空间小这个有没有关系?很少人可以有很大的空间让他可以无限制的买书
作者: momomom (momomom)   2014-08-24 01:11:00
反对东西二分&我们不是中国人XD但是同意台湾把阅读当成手段而不是目的 这样的观点但这个一直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困境吧 很难去怪罪谁
作者: pushking (推王)   2014-08-24 01:31:00
我觉得跟教育有关 台湾教育体制没有教导学生应该如何思考 觉得知识都是背诵 久而久之就会不重视知识的重要性声光也不是不好 电影也算是声光 但台湾还是喜欢看娱乐片不喜欢文艺的或需要思考的电影 喜欢直接的东西连早餐店饮料杯盖上都充斥着谐音笑话 一看就懂 但很难笑
作者: owencyt (喵)   2014-08-24 09:43:00
中国文化不只是讲求道德的经书,也有让人磨练应对进退的史书。原PO看起来是西方史观,用东西二元论来批评中国文化,这时就不得不拿出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提到的中国文人的双重性格来护航,中国文化比你所想复杂的多即使承认中国文化的逻辑思辨过少,那么现代人受西方教育已久,又该如何解释台湾人不爱阅读是东方还是西方文化导致的?
作者: rkbey (Kai)   2014-08-24 15:48:00
说到东西文化二分,我对蒋勋的印象最深,几乎弊端都是源于儒家或中华文化,现代的优点就是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传承,这可以说是已经先有定见偏见,再拿既有现象去套
作者: acbwanatha (小傑富力士)   2014-08-24 19:03:00
功利主义没什么不好的。医生努力读书,也是造福民众西方人一般民众也没有如此尊重知识啊。第三点我比较赞同。基本上我看历史、人文的书也都是带有功利主义的目的
作者: as4723903 (棉花糖)   2014-08-24 20:05:00
其实每个月2.5本书我觉得算很多也,不过这统计真的有可信度吗…
作者: s23325522 (披着狼皮的羊)   2014-08-24 20:38:00
功利主义跟功利心态是不同的吧 功利主义是边沁提出的一个关于伦理学的一种理论基本上我蛮同意原po说的 中国人或可以说带有中国文人影人影子的人 所追求的学问在于广博 而非是深思之下的结下的结果 这是中国式的学问跟西方式的不同 西方重视深度思考
作者: szuta (szsz)   2014-08-24 21:06:00
因为国家早期的产业公共政策,需要稳定供给愚蠢与服从与儒家跟中华文化什么的,个人感觉是不那么直接相关
作者: momomom (momomom)   2014-08-25 01:14:00
楼上好直接XDDD 其实从殖民时代就开始了 台湾可以被接受的知识职位是很窄的 造成了只好走实用路线
作者: szuta (szsz)   2014-08-25 08:33:00
整个讨论串的命题就很有问题了,不全然是爱与不爱的问题这样一长串台湾人如何如何,不知道想干嘛,但基本上得逞了
作者: Wcw5504 (五月雨)   2014-08-25 16:40:00
纯嘘中国人
作者: lemon7242 (柠檬酸)   2014-08-26 16:27:00
推这篇 这是真的
作者: gj93jo3 (甩尾)   2014-08-26 20:11:00
嘘一下中国人
作者: godspeedlee (妳,我可以)   2014-08-27 10:05:00
福禄寿解释的很好,华人拜神就是求这三项y
作者: thegod13 (thedog13)   2014-08-31 07:08:00
我自身观察 一个月有一本的都不多了阅读应该多是阅报或杂志不过网络阅读的时间不少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