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心灵之眼:决定性瞬间-布列松谈摄影(上)

楼主: momomom (momomom)   2014-08-14 02:47:02
“我所特意寻求的,是对生活投以足够的关注。”
布列松说他作为一个摄影师,这一点是他最在乎的事。和这一点做相反对比的是“经济学
家”、“拍摄纪念碑的摄影师”、“记者”。
 
在这本书中不只一次提到摄影和“生活”之间的关系,第二个常见词汇则是“观察”。不
难看出布氏的摄影精神核心:“观察生活”。
本书分为三个部份:〈谈摄影与绘画〉、〈见证伟大的历史〉、〈谈摄影家与友人〉,第
一部分收录布列松的摄影论,而绘画通常是作为另一个视觉系统的对照。第二部分是其旅
途行迹中的拍摄经验和观察所得。第三则是他对所交游者的纪录或悼词--如果爵士乐手
是世界上伤亡最惨重的艺术家的一种,那摄影师应该可以荣膺另外一种。
布列松的文字简洁、谦让、冷静,也导致了他书写风格上的精练短小。和他的照片一样,
他似乎喜爱一种格言式的写作--一针中地,能将动态凝于瞬间而又永恒复现其动。第一
部分篇幅较长,较系统性的表述他的摄影观的“长文”是〈决定性瞬间〉一篇。关于摄影
是什么,在这篇富享大名的文章中布列松说他“并不想定义摄影的一般性内涵”,而只想
说“一张照片对他来说是什么”。那么一张照片对他来说是什么呢?“是通过几分之一秒
的瞬间,一方面认识到事件的意义,同时认识到这个事件透过视线所传递出在形式上的严
谨组织方式”。前者是照片拍摄的事件内容,后者是“事件透过观看为我们所认识是如何
可能的”,属于拍摄方法论上的问题。
 
在“拍什么”(内容)和“怎么拍摄”(形式)之间,布列松并不太在意内容,原因有二
,第一是他认为“世界上发生的一切都充满主题”,“最微小的东西也可能成为伟大的主
题”,没有那些事情是毫不值得而又有哪些是特别值得拍摄的,“重要的是”怎么--“
从中选择,在深厚的现实中,掌握出真正的事实。”从而导出他对“形式”的重视。 
 
布列松对形式的重视在〈构图〉的这一部分表述。构图对他来说为何如此重要?因为“为
了让主题能够展现它的独特性,就必须严谨地考量形式”,如果我们想要“在一瞬间看到
整体”,构图就负担著“视觉元素的有机协调”的所有工作。必须稍做分殊的是,布式构
图和坊间摄影书的构图法并不相同,坊间摄影书所规训的构图偏重的是生理系统上的均衡
与和谐,三七分、对半切、留白或填满顾及的是“看上去舒不舒服、漂不漂亮”,布列松
的构图在乎的是在快门击发的这一刻,这个“被固定下来的确切的几何区域”是否能够传
达出内容所要讲述的意念。是以“构图不能毫无根据,必须出于必要性”。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的眼睛必须要不断地测量、评估。因为膝盖轻微的弯曲,我们
就会改变视角”。对计画使其容纳进一张照片的元素,在按下快门之前必须不断地调整,
这个工作可能在瞬间内就可以完成也可能会耗时许久,但不管如何,“若没有这些,照片
将缺乏个性,没有生命力。”
 
因为“透过形式,我想说的是有着严谨造型结构的那种,光是透过这样的形式,我们的想
法与情感都会变的具体而复感染力”,内容的传达是如此系于形式层面上的设计,所以布
列松反对裁切照片。“一张好照片尽管只些微裁切,最后也会将比例性毁掉”,“将底片
放大裁截的结果,就是让视界的完整性荡然无存”。他虽说(或是翻译问题?)“形式不
可与内容分割”,但照其脉络或许更是“内容不可与形式分割”。
在这篇发明了这句现已几近陈腔滥调的标语的文章里,看到的是一位摄影家不断地强调形
式的重要,谈论这个“瞬间”到底具体是什么的文字则几乎没有。一些说法为了帮助解释
,取道了布列松长时间耐心与慢速拍摄的的习惯,把这种等待当成是在等待“决定性瞬间
”,于是产生了一种误解,以为“某人走过的那一瞬间”、“海鸥振翅飞起的那一瞬间”
、“军官得知战胜街头上拥吻女孩的那一瞬间”、“越南将军当众枪毙越共的那一瞬间”
是决定性的,似乎越能把戏剧性的动态一刻凝固在静态相纸上就是最成功的瞬间,但按布
列松在文章所说,形式(决定照片内要放什么、如何放)能够完全表达内容(所要传达之
意念)的那一刻,才是决定性的瞬间,才是一张堪称“完整”的照片。
 
至于拍照的“技术”,布列松用了一页,就是两面的篇幅说明,但实际上只要撷取最后一
段就足够了:“某些人对于摄影技巧的看法,亦即毫无节制地去追求影像清晰度的偏好,
总是逗得我很乐;这是一种对于精雕细琢的热情,还是他们希望借由逼真的错觉好能更紧
抓住现实一些?不管怎样,这些人都远离了真正问题的核心,如同另一世代的人尝试用艺
术的朦胧感来包装自己的轶闻故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