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郎咸平带你重读经典-资本论与国富论》

楼主: rex472002 (阿旗)   2014-07-31 02:19:03
图文网志版: http://rex-mydesign.blogspot.tw/
说来惭愧,自从大三时读了亚当.史密斯(Adam Smith)所著的《国富论》,懵懵懂懂的就
记得书中所提那只驱动市场“看不见的手”。自此错把鸡毛当令箭,每当碰上市场经济的
问题,小从买东西要不要货比三家,大至政府社会改革的问题,都被这观念根深柢固的影
响着。
当顾主们串通压低工资时,他们通常签署合同或缔结协定不支付一定数目以上的工资,违
者将受到处罚。如果雇工们组织相反的同盟,不接受低于某一数目的工资,他们就会遭到
法律严厉的处罚。但是如果法律是公正的,那么它也应该如此对顾主。但是乔治三世八年
的法律加强了顾主们串通的可能性…《国富论》
认识马克思和他的理论则是在实习结束准备当兵的时候,当时什么都没有,没有资历,没
有经验,没有包袱,当然,也没有钱。唯一有的就是敏锐的观察。正当晃荡著在土耳其旅
行,夹着刚毕业初出社会的锐气,遇上社会上的许多不公平特别有感觉。
当平底船停泊在爱情海中央一片湛蓝的海域时,起身准备要一跃跳入水中的游客们,发现
许多迎面而来的小船。大部份的船只十分简陋,仅仅只能搭载一个人。船上装载着各式游
客们可能会想要的商品: 冰棒、山寨太阳眼镜、甚至还有浮板和耳机。小船清一色都是由
年长者所操控著,几片木板随意拼揍起来的船体并不安全,摇摇晃晃之中他们斜倚著客船
的船身,有的因为船体倾斜太大而紧紧抓着甲板上垂下的绳索。船员不耐烦的想要赶走他
们,正是因为游客们得在这半小时内到达附近的沙岸,登上城堡,拍下壮丽的画面。这恰
恰是风光名媚的爱情海行程中绝对不能错过的一段。
工人创造的财富越多,就会越贫穷; 生产的产品增加得越快,他的能量消耗就越多。工人
生产的商品越多,他本身的价值就会越低,就越是一件廉价的商品。而人类的贬值正比于
世间商品的增值。 马克斯: 《经济学哲学手稿》
他用自己的整个一生,来追求他也许永远不能享受到的那种创造性和优美的生活,为此他
牺牲了自己永久而真正的安逸,而且,如果他在垂暮之年最终得到它,他就会发现,它们
无论在哪方面都比不上他业已放弃的那种所谓微不足道的安定和满足……最后他开始醒悟
: 财富和地位仅仅是毫无效用的小玩意……权力和财富就像是为了产生肉体上微不足道的
便利而设计出来的……他们反而比以前更多地感到担心、恐惧和忧伤,面临疾病、危险和
死亡。 亚当.史密斯: 《道德情操论》
郎咸平教授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台湾人、金融学家、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在这本书中提出
鲜明的观点: 借由论述马克思的“和谐社会理念”和亚当.史密斯的“社会整体利益”,
推论出这两位看似立场壁垒分明的伟大思想家,其实在思想上十分类似,他们都想借由打
击权力腐败来追求一个理想的社会。
(一般认为马克思为左派的共产主义精神领袖,而亚当.史密斯则为右派的资本主义之父)
这么看来,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所谓的“左”和右的争论是多么的幼稚可笑! 基本上都是
把手段当做目的的僵化思维模式。以“左派”所尊崇的马克思为例,把他的共产主义手段
当成目的,而完全忽略民主和法治的手段以及和谐社会的目的,从而造成了改革开放之前
无民主、无法治的“左”的错误,导致整个社会的僵化,破坏了社会的和谐。但是对于改
革开放之后横行了三十多年的新自由主义的右派而言,他们把亚当.史密斯“看不见的手
”当成目的,否定政府的一切干涉,忽略了社会整体利益。例如,在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
,市场都没有全面进入住房、教育和医疗等公共部门,而在中国,在新自由主义的误导下
,政府全面退出公共产品部门,从而造成了房改之后住不起房,教改之后上不起学,医改
之后看不起病的社会不公现象。而这些改革的结果忽略了亚当.史密斯的社会整体利益,
图利了少数人,而改革的成本却由全社会来承担。我们必须打破这种错误的非“左”即右
的二元思维模式,切割“左”和右的思想羁绊,这也是我们写作这本小册子的重要目的。
P.12
这本书的可读性极高,除了第四章资本论: 透过现代数学的演绎分析有些许数学推导之外
(仅在附录的地方出现),其余部份作者的思路脉络皆很容易让人掌握。阅读这样的书藉,
在缺乏相对背景知识的情况之下(例如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的确有被引导错误推
论之虞。看似矛盾的是在顺著书本阅读的过程中,特别是这样的书,你得先同意对方的观
点才可能继续读下去,否则会陷在对立的思维当中。
我常用的作法是先接受对方的观点(如接受郎教授对亚当.史密斯创作《国富论》背后时空
背景的说法),再顺着对方的推论读下去。好的文章应该要有严谨的辩证过程(这样我们才
会心悦诚服的掉入对方为我们设入的陷阱?),最终能够带领读者前往一个论证的终点。
对我来说,在阖上书本的那一刹那,思考和行动才是验证理论的开始。真正有价值的反而
不是书本带给我们的知识或是观念上的启笛,透过书本所经历的思考,和与之而来面对事
物所带着的不同眼光,才是无比珍贵的宝藏。当然,要想脱离懵昧的阶段,得要涉猎这个
领域各式不同观点的书本才行。无论如何,这本书总算是开启了一扇窗。
分享这本书给大家!
作者: wzch (杀很小)   2014-07-31 02:31:00
推! 很棒的心得~
作者: nicholas0605   2014-07-31 03:02:00
同意楼上
作者: fatisuya (伊达枫)   2014-07-31 08:44: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