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构思这篇文章的时候,也同时在思考是要贴在biker或者超级机车版
不过既然是从机车版发迹,而且接下来的议题跟小机车比较有关系,就来贴在机车版吧
近期改组后的环境部(原名环保署)、各地区环保局与交通部的动作可说相当频繁
不只各地区环保局静城专案一个个的独立,中央也开始找业者开会想要建立管制制度
在会议中也感觉出来官方的态度相当强势,看来实施的决定是不会改变了
只是身处暴风圈内的从业人员角度来看却是问题重重
=====政府想做什么?======
近期各位应该都有留意到有地区开始架设科技辨识系统
也有地区开始申请噪音特定区域禁止非认证管上路
背后其实还有个议题就是中央目前要求各业者在今年底之前
提出五年内"所有领牌车辆"每一台车应该配备的排气管编号
https://i.imgur.com/0zhmMC5.png
https://i.imgur.com/H2JbP8R.png
中央取得这个资讯后会建立一个数据库
这样临检的时候稽查人员只要输入车号,就可以查到每一台车应该要配备的排气管编号
认证改装管则是维持铁牌的辨识方式
但是新的制度将会要求同时符合“噪音”与“污染”
噪音测试有包含原地静态与加速动态测试
污染测试也是包含惰转静态与实验室的动态测试
污染期别目前没说,但是管制五年内车辆的话应该是六期环保标准
https://i.imgur.com/smJMf5G.png
https://i.imgur.com/PwvPH7f.png
个人进口的排气管想要认证也没问题,送实验室测试通过(?)后,就可以取得认证
后续在临检作业中,遇到车号对出来的原厂排气管编号与实际不符,又没有认证铁牌
就可以判定属于改装非认证排气管,可直接开罚
所以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官方认定的源头
一是产品认证的源头,二则是噪音的源头:车辆
每一台车辆都必须要有登记后符合规定的排气管
=====问题是什么?=====
一般民众认知的"源头"与官方认知的"源头"可能不完全相同XD
我们普遍的源头认知就是改装管认证,这一点没问题,市场上排气管都要认证
上面看完后相信大家又会想一件事:排气管以后都要登记? 我的排气管很安静也不行??
以官方的角度:是的! 没登记就不行
即使自行找到一组很安静的排气管,没有登记又被临检到理论上就是可能被罚
以业者的角度来看,如果客人跟我们购买了2、3组以上的合规排气管
客人自己每换一次都要去重新登记一次XD....
找哪个单位登记...目前还没讨论
是否开放登记多重号码,目前是会后再讨论的状态
又因为登记制的关系
客人没法去购买外厂的排气管,当原厂管生锈或者因故需要更换
只能有原厂管可以选择,不然就是面临被罚的风险
即使不吵不闹,排气管数据库搭配上科技监测基本上可能哪天就会中招
因为不论是原厂或者改装管业者,送审的时候都会附上排气管的角度照片
以这两天看到的新闻来讲,后续要实施和判定是没问题的
https://i.imgur.com/TOr7PrU.png
https://www.artc.org.tw/carmode/
https://www.artc.org.tw/carmode/file/img/03_E005G20.pdf
改装管认证这个议题老实说涵盖层面甚广
初步看来就是一种禁止(噪音)车辆上路就不会产生噪音的暴力管制想法...
噪音源的管制...某种程度上也算是源头管制啦...XD
======议题的延伸=====
再来就是目前官方要求噪音与污染都要通过
噪音已经是现行了,目前与多改装认证管也有对应
但是污染过去并没有提及,而且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改装管或者白铁副厂管都没有触媒
有触媒后副厂管还可能是数百元吗?XD
因为涉及到比较专业性的议题
圈内同业有针对污染有再写一些比较细节的内容
有兴趣可以再去深入(脸书文章)
https://reurl.cc/v6nE21
虽然目前风向颇逆风
但是我个人是觉得满悲观的
不讳言的说确实路上有许多猴子影响到安宁
但是看到许多人对于抓改管第一时间拍手叫好
却没意识到这把刀究竟有多锐利,也可能也是把回力标K到自己
当政府手上拿着一把刀说没事不会乱砍,那哪天有事的时候呢...?
与圈外车友的角度来看整个政策后,他第一时间是觉得机车正在被限缩
https://i.imgur.com/NERhnFF.png
回头想想...或许吧
毕竟我们的政府从头到尾对机车族群都不怎么友善
但是我们能做什么...好像也不能做什么
看起来只能趁早完成一些梦想车种
或者看到品项不错的原厂管就赶快入手个几支以防万一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