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摸索、尝试与提问-我的功率训练起步

楼主: RCSTD03 (叫声是喵呜的狗)   2020-06-21 10:04:30
各位自行车版的板友早安
这个故事的开始,要回到三个月前
今年三月初某个飘雨的清晨,台北市某间体检中心。
"R 先生您好,您这次体检的体脂数值是 20.3%,以 25 岁来说这个数字有点偏高,
需要注意饮食,少喝含糖饮料喔"
"嗯,我知道了" (QQ)
"另外,您今年的体重是 67 公斤,比起去年好像又增加了,是有在计画性的增重吗?"
"这不方便说耶" (喜咧靠北喔)
走出体检中心的我决定了,要在 Google Map 上给这家体检中心打 1 星评价,
以及要开始比以往更有目的、更有规律地骑车。
于是我想东想西,把目光放到了功率训练上,
在漫长的思索与短暂的脑冲的交替作用下,我一一凑齐了功率训练所需的软/硬件。
(在此再次感谢各位自行车版的车友们愿意为无头苍蝇如我提供各式各样的资讯)
这个清单包含:
1. 功率计:Favero Assioma Duo
2. 心跳带:Scosche Rhythm 24
3. 训练软件:Sufferfest Membership
4. 训练台: Giant Cyclotron Fluid ST ( 2017 年 7 月购入)
在简单的设定跟注册之后,我开始了我的训练课程。
顺便秀一下我的 Pain Cave:

使用的课表是 SufferFest 的 Fitness Kick Starter,每个礼拜花费约 3~4 小时在练车

这是我在一开始测试时所留下的数据:

而我实际上的练车状况如下:
3/30~4/5:练车 3 次,共 126 分钟,累计TSS 140
4/6~4/12:练车 4 次,共 193 分钟,累计TSS 250,再加一次巴拉卡。
4/13~4/19:练车 4 次,共 193 分钟,累计TSS 235
4/20~4/26:练车 4 次,共 165 分钟,累计TSS 196
4/27~5/3:练车 3 次,共 171分钟,累计TSS 283,再加一次拉新手休闲骑乌来。
5/4~5/10:练车 4 次,共 233 分钟,累计TSS320
5/11~5/17:练车 6 次,共 236 分钟,累计TSS 277
5/18~5/24:练车 4 次,共 225 分钟,累计TSS 377
5/25~5/31:(自己放自己假一个礼拜)
6/1~6/7:练车 3 次,共 158 分钟,累计TSS 243
6/8~6/14:练车 3 次 ,共 157 分钟,累计TSS 247
(表定是4次但我放弃其中一次了,等等会说明原因)
6/15~6/21:练车3次,共 133 分钟,累计TSS 215
(其中一次提前结束,等等会说明原因)
在今天,这个课程的最后一堂,我再测了一次,结果如下:

对这样的结果其实我不知道怎么评价,但数字有上来应该就是好事吧XD
对于 Favero Assioma Duo 的部分我是没有办法评测的,因为我只有一组,
没办法进行 PK,也没用到分析软件看数据。
所以我就体感上来分享我对这颗功率计的使用体验:
在训练的过程中,只要我有那么一丝丝想偷懒,数字就会开始往下掉,
而只要我试着努力,数字就会起来,
但我永远都会觉得上升的幅度比我努力的程度还要少,
并且在这两个半月的过程中,我没有遇到过断线、瞬 0 或是一飞冲天的状况,
所以我猜他应该是有在忠实地反映我的输出的吧。
之所以会选择 SufferFest 是因为看了 GCN 的宣传片:
How Fit Can Dan Get In 10 Week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LOg2DtcdV8
How Fit Did Dan Get In 10 Weeks? | Zero To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vemLgLpO3c
我觉得这超有趣的,所以就加入了。
实际使用起来大致的心得如下:
1. 有一些进入的门槛,比如一定要 IOS 系统以及全英文接口,但基本上都很好克服。
2. 优点是对新手相当的友善:
2.1 即使一开始不知道要干嘛,根据自己的程度跟需求找看对眼的课程上
最起码不会盲目摸索。

2.2 接口相当的浅显易懂,即使是第一次看画面也能在短时间内搞清楚该干嘛,
还有训练过程中的赛事影片跟各种字幕打气,让你不至于无聊到想睡觉。

2.3 各种图形化的视觉呈现以及浮夸的艺术风格跟用字遣词
非常适合拿来丢在各种社群媒体上自鸣得意,
以及让你会觉得自己的努力好像真的有那么一回事。

3. 缺点是自由度不是很高,没有办法在 APP 中预排除了整套课程以外的单次训练,
也没有办法合并来自其他软件的纪录,
另外训练中没有提及除了 IF 、SST 跟 NP 之外对训练强度的数据,
对于训练的各项指标用的也是自己的语言(NM、AC、MAP)
所以只跟着跑不接触外部资讯的话会看不懂其他人的 Zone 3 、CL 在讲三小,
这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被理解的,毕竟如果初入这个领域面对太多种数据消化不了
就会变成拒绝面对,但跟大家都在讲同一件事情却无法听懂的感觉也很糟,
剩下不是很重要但我一定要提的就是不知所以的训练分类方式(六月的更新有改善了)、
训练中不必要且平庸的笑点,
莫名其妙的故事背景设定以及参差不齐且普遍诡异的音乐品味。
设计这东西的人中二中二的。
接下来是对我自己的评价:
我觉得在这两个月的过程中,很多以前习惯当周末勇士时没注意的点都被暴露出来,
包含对营养补给、骑车后复原的忽视
以及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掌握应该基于心跳区间去做判断而非速度或踏频。
之前会发文表示自己在拿铁锤尻大腿也是因为没有认真考虑过该怎么复原这件事。
以及以前骑车时都是下意识开省电模式顺着地形慢慢爬,
没有想要去维持自己的输出/踏频,或是有计画地去挑战某个目标的习惯,
都让我在训练中吃了不少苦头。
不过也因此重新认识了自己身体上的很多地方,
好像越来越知道自己的姿势跟发力节奏与萤幕上的数字间的关系了。
顺带一提,那把铁锤被我捶到锤柄分离了,所以我应该会买把按摩枪。
对于未来的想法:
一个礼拜 3~4 次的室内训练会榨干我的体力导致我没办法外骑,这违反我的初衷,
因为我还是想要维持每周末出门,所以我会试着以每周 1~2 次训练、周末一次出门,
隔天来个 Recovery Spin 的方式取代,
出门时会试着更频繁地挑战以前认为是高难度的路线,
比如 2P、拉拉山或是阳金来回,
或是为自己平常骑的路线,像是冷水坑、仰德或是巴拉卡设下时间限制并且挑战,
顺便实地测试这些训练有没有真的帮助到我,因为对我来说这些训练只是另外一组教范,
就跟大部分解或是 Adventure Works 一样,在真实世界中的表现才是我在乎的。
并且想来试看看更 Agressive 的骑车姿势,可能很快就会回去找 Fitter 聊个天了。
周间空出来的时间会加入更多柔软度跟上半身的训练,
等到冬天再来看要不要参加强度更高的课程。
至于我的体重体脂......我现在是67KG,18.0%,
代表未来再搭配个减糖会止升回跌了吧XD
最后是我在训练中遇到的问题:
1. 间歇冲刺的训练,这就是我在前面的纪录中提及放弃其中一次训练,
以及让其中一次提前结束的原因,放弃的那次是因为我的肌肉撑不住多次的间歇冲刺,
提前结束则是因为频繁的重踩变档让后变直接罢工给我看了。
这两次的课表大概长这样:

图上这一根一根的代表的就是 5~15 秒的冲刺,瓦数要求分布于 280~450 瓦,
对我来说真的负担太大了,想知道这样有在上类似训练的车友是怎么克服的,
或者是大家其实都直接跳过XD。
2. 眼前发黑:这是我中间放自己一个礼拜假的原因,
因为我在之前的一次训练中骑到一段输出结束开始休息时,眼前竟然开始发黑,
这让我吓得立刻停车,把那个课表移到后面并且放自己几天假。
所以想问问看各位车友有没有骑车骑到眼前发黑像是过隧道的经验,
以及该如何避免。
我是在这个课表中 15~20 这段结束后开始发黑的。

3. 室内室外功率差距:因为开始室内训练之后就极少外出,
所以我现在还不知道如果要在室外要求自己的话,
应该要把自己的 FTP 目标设多少,
想要问问看有没有什么计算公式或经验法则之类的可以参考。
4. 新的训练台:我的训练台开始漏油了 QQ,问当时购入的店家说这可以出保,
但不知道 G 社会怎么判定,所以我还是想留个备案,
目前相中 Feedback Omnium,想要听听看大家对这个选择的看法。
另外爬之前训练相关的文章有看到如果使用磨轮胎的训练台则功率计会变痛苦表,
想要知道这是不是真的。
5. 书籍:如果可以还是希望能看看完整、有被系统化整理过
而且没有参杂太多情绪的资讯,看懒人包、 FB Post 跟推文真的很累XD,
版上有推一本 training with power meter ,那本我应该会买,
但除此之外还想听看看有没有其他的。
6. 替代方案:我觉得 SufferFest 是很棒的新手村,
但因为没办法把外骑的纪录合并进来一起检视的关系,
我应该会想要在渐渐熟悉这些东西之后把他换掉,想听听看大家的想法。
谢谢大家。
作者: pleaseask (请问)   2019-01-17 16:29:00
在1982年的时候新西兰大学就已经成功培养出不会生出蛋黄的鸡了。
作者: masaco (masaco)   2019-01-17 16:32:00
哇@@但是没有量产来卖吧??????
作者: pleaseask (请问)   2019-01-17 16:35:00
当然没有。因为我是唬烂的。
作者: HardRealTime (is really hard)   2020-06-21 12:31:00
竟然是用SufferFest耶~0.0 还是入门XD 训练台的话怎不直上直驱式的呀?软件替代方案的话可选TrainingPeaks? 或是分析软件Golden Cheetah或WKO这样骑训练台跟外骑的纪录就能整合了。室内室外这个只能说要实测才知道XD 甚至也有听说外骑表现不若室内训练的...或许可以外骑时参考心率为主这样?不过如果你打算每周外骑的话,那就直接测外骑的FTP就好XD 我是几乎不外骑了啦然后Training and racing with a power meter必读看完就能依照自己的目标及需求挑课表了(其实整篇不太能看出你训练的目标是啥)读完书问题1跟2或许就有解了XDKick Starter的课表长这样啊... 怕.jpg看有没有人能推荐台北适合测FTP的路段XD不团骑、独推大山,那就Zone3叠起来先吧!读完书就知道那些课表主要能练到什么,是否切合你的目标、需求了。Zone3是那个Zone3没错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