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题] 捷安特TCR碟煞c夹要选哪台?

楼主: heibow (危 险 心 灵)   2020-05-09 00:16:50
各位板友晚安周末快乐
这边跟大家分享几则今天看的公路车煞车实测报告跟我的解读
首先这个主题是在讨论公路车
那些喜欢扯登山车 越野车的 你可以滚了…
接着帮大家复习一下高中物理摩擦力的章节跟自行车比较相关的部分
摩擦力分静摩擦力跟动摩擦力 然后动摩擦力有动摩擦系数
静摩擦力有最大静摩擦系数
而最大静摩擦系数总是大于动摩擦系数
也就是说若你要把两个平面从相对没有滑动的状态下施力产生滑动
你必须施以稍大于最大静摩擦系数乘以正向力的力量
然后当两个平面开始滑动之后 两者间的摩擦力就会小于你破坏两者静止状态所施的力
而正向力就是两个平面给予对方的做用力与反作用力
接下来谈一下煞车的机制 简单分两个部分
1夹器、卡钳碟盘等施力对轮组的减速 2外胎与路面之间的减速
前者由于轮框/碟盘一直在转动 而夹器卡钳固定不动
因此在煞车的过程必然是使用动摩擦力 动摩擦系数须实测得知
而正向力正比于于骑士的握力
后者一般情况下轮胎是滚动 对路面没有相对滑动 因此两者间是静摩擦力的状况
设路面完全是平的 那么正向力就是你跟车的总重
(当然还要看重心在前后轮的分配 有人说前三后七…)
然后如果是下坡的话正向力要在乘以重量的余弦函数 其实是小于平路的
(所以前面有板友说觉得下坡比较难锁死 应该是错的)
而当卡钳夹器施予轮组的煞车力量大于最大静摩擦力
外胎就会对地面开始产生相对滑动 也就是所谓的打滑
不过这个情况也并不是完全失去摩擦力 只是从静摩擦力变成动摩擦力
减速的力道变小其实只是比较小的问题
比较大的问题是若你在打滑时不是完全直线行进 而是过弯
地面给你的向心力也会瞬间变小 然后你就有可能被甩出去雷残
因此对凡人来说 打滑的情况无论如何都应该尽量的避免
而接下来我会用网络上极其有限的中文测试报告来说明公路车煞车不打滑的极限
首先是这篇
https://www.cycling-update.info/classroom/start-off/1826-5-1
然后里面提到的CHC测试标准可以参考这篇 (ptt缩网址还被说是广告连结…)
https://www.tba-cycling.org/uploadfiles/454/公布栏/TBIS自行车产业标准/中文/tbis_4210_part_4__ch_.pdf
摘要就是CHC测试标准是假人跟车100公斤下去在平地做测试
然后我们可以发现碟煞干煞测试最多大约可以测到600N
溼煞差不多到300N以后就因为打滑测不到了
而且对于受测的五组碟煞系统来说 在轻煞不打滑的前题下 同样的握力
溼煞的煞车力会掉10~30%不等 并不像某些人说的雨天完全不受影响
然后也可以推估以我人加车不到80公斤的情况下 溼煞最大差不多240N是极限
如果是下坡还要在打折 (当然用的胎不同也会有差 这个稍后会探讨)
当然如果你对前面我提到的高中物没有异议
应该会同意这个溼煞的极限是可以套用在C夹上的…
接下来是这篇
https://www.cycling-update.info/classroom/start-off/1386-11-pk
摘要就是11组框煞轮组在握力40N的干煞测试下煞车力道大约都落在200到300N
平均起来其实是较上一段受测的五组碟煞要优秀的
这跟我前几天参加GIANT的TCR试乘会对于碟煞干煞制动力没有特别感觉是一致的
但是溼煞测试从比碟煞还威的220N到最惨的20N都有 落差极大
铝框一般都还维持了不错的溼煞煞车力道 碳轮有些掉得很惨
真的非碳轮不骑的人也许真的买碟煞会比较好…
我的结论是就像我之前说的 各类的产品都有好货跟烂货
喜欢买什么货自己选 对于不喜欢的产品也不用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如果用溼煞表现最好的racehorse RT30搭配我的人车总重
我下坡不能煞超过CHC测试标准的最小握力40N 显然是很轻松的…
最后关于外胎抓地力的测试 网络上的中文报告非常非常少
(某种程度也代表多数车厂跟骑士并不care吧…)
我只找到自行车志81期有做这样的测试
https://www.facebook.com/cycling.update/posts/782977151755563/
但是免费内容只提到测试方法 实测数据你必须花$买杂志来看
最大静摩擦力
将轮胎安装于轮组,固定轮胎使其无法转动,并于轮胎上方施加35kg重量,
轮胎下方接触一玻璃滑动平台,量测拉动该平台所需最大力量,
数值越高代表抓地力较好
我买了电子书看 发现九款胎最大静摩擦力差异其实不大(也就是可以随便买的意思!?)
大约都在30kg上下 大约294N
套用前3后7的说法 如果前两篇的测试连人带车100kg 后轮正向力70kg
最大静摩擦力的确跟第一篇的最大干煞力道600N差不多
最后讲讲我对煞车的看法…
其实我觉得每款车都几千几万人在骑
不可能有什么车什么配件是绝对不能用的 只有跟你调性合不合而已
有人觉得他用比较轻的力道操控会更精准 可是有的人就须要一定的力道才会稳啊
像我就觉得你要把握力精准度控制在10公克内绝对比控制在100公克内要困难啊…
像LBJ常常三分比罚球还准 你要怎么解释??
然后就是如果你常骑山路的话就会知道 除了在非常极端的情况之外
精准控制力道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事 因为只要煞车力道是稳定的
你其实只要在肉眼看到车速降到你设定的目标的瞬间放开煞车就好
力道小就煞长一点 力道大就煞短一点 重点是不要煞太大力 打滑就gg了
(如果你对于雨天下坡破PR有偏执话这一段请乎略…)
然后如果前方突然有事故 大部分也是用最小程度的减速
换取一点点时间空间去闪过障碍然后继续前进 通常没有人在讲什么煞停的…
以上… 感谢没有直接end的人
祝大家骑车平安顺利 心灵制动力up~~~
作者: loserfatotak (家里蹲鲁肥宅(T^T))   2020-05-09 06:25:00
6N扭力吃不吃了要看力矩好吗==碳框的问题不只是雨天制动力啊你忍心让雨天沙土去刮你的家当吗QQ碳纤表面在怎么硬是有比沙石还强?
作者: HardRealTime (is really hard)   2020-05-10 11:34:00
isohera的逻辑:脚没力踩不动所以28t真是笑死人看看职业选手多少人跟你在那边25t啦坚持25t然后武岭在那边牵车还有脸笑人脚没力、请外劳推???
作者: loserfatotak (家里蹲鲁肥宅(T^T))   2020-05-11 11:48:00
本肥宅如果体重只有现在的一半,也想用25T(TAT)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