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修车无人问 第七章 SHIMANO TOTAL INTEGRATION的演进
回顾近代公路车变速系统的历史,下管变速把手,备定位功能,非常轻,超级好修
好装,而且几乎摔不坏。后来SHIMANO推出STI取代之,比较重,难装很多,又贵,摔车后
很容易阵亡。那为什么后来公路车变把被STI彻底取代呢?而且,其他的厂商也是类似的
煞车变速整合设计。我认为在于STI透过改良人体工学,大幅提升了骑乘安全。人体工学
讲白了,就是在透过各种设计来让使用者合身就手(脚腿四肢也都算)。STI让使用变速的
时候,手不需要离开煞车,这就是安全上的提升。这有前例可循,如果吃能量棒的时候
手不用离开手把,有些比赛可能会因此有不一样的结果。
在处理这些变把,我慢慢也看出SHIMANO在STI设计上的演进。最一开始,就是赶快
有东西可以用就好,所以在人体工学,机械上都差强人意。以前八/九速的DA变把,难用得
不得了。后来演进到十速第一代,在人体工学上有很大的改良,但机械上,还是属于
monolithic整块的设计,一摔坏也是很难处理。
第二代十速STI,很多人以为是为了改掉变速管外露而设计,其实不然。这一代的设计
概念,是开始尝试模组化:煞车归煞车,变速归变速。直到这一代,把刃的部份,开始
可以独立更换(但跨等级要用改的)。变速机构内藏至本体,这也是为什么这一代变把
比较肥胖。这一代摔车后,是有可能只换把刃就修复而变速机构无伤。提高了存活率。
这一代在模组化的设计上还是尝试阶段而已,所以本体与变速机构,仍然互相依存。虽然
零件大幅简化,但要修复时,往往还是得全拆重建。
第二代十速STI直到ST-5700才接近完整的模组化,这也是为什么这款低阶的变把,
其实在STI的演进上,是有它的历史定位。ST-5700开始,变速机构已经是接近整块组好后
再扔进去变把本体了。我在摸遍了ST-7900﹑ST-6700﹑ST-9000﹑ST-6800后再来修ST-5700
,才把整个演进参透
第二代十速的三盘变把方面,ST-5703可能有设计上的小疏忽,所以会有自退卡死的
问题。从11速的变把内部完全是颠倒的设计来看,应该是属于"哎呀,我忘了"那种疏忽。
也有可能是量少,干脆不另外开模零件了。ST-6703可能也是这样。
第二代十速STI先天令人诟病的右变把最重档问题,我认为是出在保留了FLIGHT-DECK
设计,定位齿轮的乘载件得用塑胶制作,而且塑胶件之间得塞一圈油封防水。所以在弹簧
张力最弱的最重档端,会有拉线虚位与黏滞感。
SHIMANO在第一代十一速STI上,已经是成熟发展出模组化的变把设计了,把刃可以
替换,变速核心更迷你,而且大幅提升可替换性。这在变把的存活率上又再一次大幅提升
。舍弃FLIGHT-DECK后,定位齿轮是全金属的,换档明确,也改善了之前的自退问题。
但不代表这一代完美无懈可击。摔车后卡死,以及异物卡死的案例(当然不是线头那种
简单的东西)还是偶尔有之,但几乎都可以原件重建修复。
第二代十一速STI,在变速机构几乎没有什么改变,只有人体工学方面做了修正。这个
时候的设计已经大幅专注在公路车碟煞,SHIMANO还是不断在改设计,光是换油就有三种
以上不同的细项施工方式。
当第三代十一速STI,或是十二速STI推出时,我的推测会是改善煞车把刃的
转点位置,进而再次提高存活率。变速机构模组化,现在已经相当成熟了。但以往的转点
过于外推,塑钢本体在转点那边的肉非常少,有时候摔车完,转点给扯开来,整支变把
仍然救不回来。前些时候推出的GRX变把将转点内缩了18mm,我认为算是预告了接下来的
变把设计走向。
终于没了,下集是后记与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