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wellkom (wellkom)
2018-08-24 16:20:16这篇只是要分享一下一路走来的心得,文长
描述一路走来每个阶段选车的理念
多是主观感想,请各位资深前辈勿鞭
本鲁最早的时候因为主要是上班通勤,需要到办公室能收起来放在位子
放假也都是需要用汽车载到定点放下来骑,所以当时的选择是折叠小径车
那是一台后面改登山车 11-34, 前面直接硬上公路车 58t 的 20" 怪车
这台车陪了我很长一段时间,出国工作的那几年,周末把车塞到跑车行李箱
上山去环湖什么的很惬意
小径车好处是爬山比较好爬,缺点就平路实在太慢了,由于轮径的关系
我记得当时平路踏频最高时,速度也只能到35左右
当时年轻也不懂的怎么骑车,都是低踏频用肌力硬干
后来因工作废了好几年
回台后发现台中有很多漂亮的自行车道
所以就把很久之前收的一台硬尾登山车偶而骑出来晃晃
美利达登山车座管坚固,再锁个儿童椅什么的都可以硬干出门
后来因为搬出国工作,这台车就跟着到强国去陪我健身
有时遇到湿地,轮框煞车效果实在不优,到强国第一年就改了油压碟煞
强国地方大,车又老了,骑远了整台车个给我的阻力很有感
就算把轮框改细胎,那粗重的车架跟锁住都没在用的避震前叉还是很多余
于是骑了十几年终于有想要碰公路车的念头
就趁回台放假时把家里多出来的 W5630 拿出来骑一阵子
妈啊~ 整台硬梆梆痛苦得要死,也不是我的 fitting
车子老了各种问题也都会有,但是跟那台登山车一样,不想花钱搞了
大概知道买新的碳车之后这些问题都能解决
强国M/G高阶车实在很难买(我支持国货)
所以趁回台湾时弄了一台电变的美丽达公路车
电变是一定要的,因为我本来就不是骑公路车的,不想管公路车那些半档问题
序列变速功能只要有试过也回不去了
挑车时对公路车也不熟悉,只知道碳车跟那台老5630比起来都是超舒服
到这年纪买个脚踏车已经没什么预算问题
虽然不熟但是知道 DA Di2 这等级肯定是比赛在用的
当时就买了 UT Di2 整车,还换掉原厂 DT 框,爬坡跟高框碳轮都买来玩
整台车六点多公斤,要跑平路爬山都有框可以换,好爽好爽
既然车都买了,除了心灵马力以外,也会找更多借口骑车
日月潭垦丁石门水库都跑,就算不能到外县市也会在晚上夜骑
养成了每天都骑 1.5h 左右的习惯
身体整个都好多了,渐渐开始了解公路车齿比+踏频的奥秘
可最现实的是,大叔这时候已经 40 了, 不是当年那个可以小径车靠肌力硬干的小伙子
CT盘配 11-28 爬山爬到牵车,去改 11-32 还是牵车(只是比较晚投降而已)
现在每天都在研究超压缩盘 (被强迫研究乱七八糟的BB系统)
由于每天骑车的习惯已经养成,雨不太大也会想出去健身维持体能
人不怕雨,但是一台车十几万回家沾满泥巴会心疼
砂石卡在黑王子里面刮碳框也心疼
渐渐的发现车贵你不一定舍得骑,而是要功能适合这样的使用情境
家里现在有好多车,配备都太高阶,骑不动或者舍不得骑摆在那边都没用
现在理想中的车,是超压缩盘,或者低阶三盘车款
(连 105 等级已经都没有三盘了,我都不敢期望有三盘的电变)
要有油压煞车,要可以装土除让我雨天能骑
(线在二级以上车架好像都没有土除孔,所以只能往下找)
绕一大圈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只是 FCR 左右这样的车而已
这一路走来很美好,花了这些钱并没有后悔
只是以后跟自己的小孩讲选车经的时候,不知道他听不听得进去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