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2025亚洲杯男篮资格赛中华队二阶总评:阵

楼主: wellwed (ggwp)   2024-12-02 09:40:33
2024/12/01 篮球 台湾职篮
2025亚洲杯男篮资格赛中华队二阶总评:阵容堪称梦幻队 战术配置却少了台湾味
球员明显对图齐教练的体系不太熟悉。另一方面,从本土球员到归化球员高柏铠的使用说
明,图齐教练也还有相当多功课要做,始能有效改善攻防两端的瓶颈
作者:EdotTdot_4 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116121
亚洲杯男篮资格赛第二阶段,集结三大核心陈盈骏、刘铮、胡珑贸,新生代球星林庭谦、
阿巴西、林秉圣,以及新任归化球员高柏铠(Brandon Gilbeck)与总教练图齐(
Gianluca Tucci),号称“中华男篮的梦幻队”的本届中华队,首战在主场以30分的差距
痛宰香港,接着前往新西兰踢馆,却踢到大铁板,首节就陷入17分落后,即便第二和第三
节急起直追,仍无法在第四节翻盘,吞下小组赛第三败。
战术未呈现台湾特色 林庭谦、刘铮角色边缘化
本阶段首战面对香港时,中华队打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切传战术,透过skip pass拉开空间
,制造空档。但第二场比赛交手新西兰,面对更高强度的第一线压迫,持球者下球突破举
步维艰,加上对方祭出Hedge搭配上穿(go over)的策略应对挡拆,导致持球者往往只能
原地盘球,或是选择威胁性较低的传球,半场阵地战流于效率低落的外围跳投。
在切传和挡拆失灵的状况下,凸显出本届中华队的进攻战术过度仰赖高柏铠的问题,在图
齐教练的体系下,cross screen或P&R的主要目的大多是为了创造高柏铠禁区错位打点的
机会。然而,新西兰对此早有提防,中华队却像是套公式般硬要喂球给高柏铠,而产生不
少传球失误,缺乏灵机应变,忽略时常在挡拆后,外围也形成小打大的mismatch,侧翼球
员其实也有单打的机会。
从这点可以看出图齐教练的战术设计似乎有些忽略侧翼。近二十年来,侧翼都是中华队人
才最丰富的位置,本届中华队也不例外,相较于控卫和长人,二、三号位轮替相对完整,
教练团却未善用优势,杭州亚运中华队得分王林庭谦、资格赛第一阶段阵中平均得分最高
的刘铮,在图齐教练手下都沦为埋伏射手,未能充分发挥他们卓越的持球攻击和空切开后
门的能力。
林庭谦和刘铮本阶段两场比赛得分皆未达双位数,从下表的比较也可以发现,比起先前由
桑茂森教练执掌兵符时,他们的数据严重下滑。原本的两大进攻箭头角色边缘化,某种程
度也说明过往从未在台湾篮坛执教过图齐教练,对中华队球员的优缺点还不是很熟悉。
球员 杭州亚运 资格赛第一阶段 资格赛第二阶段
刘铮 10.0PPG、FG%37.3% 16.5PPG、FG%43.3% 1.0PPG、FG%14.3%
林庭谦 15.7PPG、FG%48.3% N/A 5.0PPG、FG%36.4%
战术规划不适宜 图齐尚在摸索高柏铠使用说明
另一方面,高柏铠本来就属于守优于攻的球员,低位进攻技巧并不出色,图齐教练却从琼
斯杯开始,就设计给他一定比例的低位持球战术。首战对位年迈的香港中锋惠龙儿(
Duncan Reid)和经验稚嫩的年轻长人卜聿扬,即便对手防守不佳,高柏铠仍只有后仰出
手这一招,而未运用脚步创造离篮框更近的投篮机会,第二战面对在澳职NBL打拼的Sam
Waardenburg,更讨不到便宜。
图齐教练刻意给予高柏铠较多低位持球机会确实立意良善,不仅寻求投资报酬率较高篮下
出手,也是为了平衡本土球员缺乏内线得分点的劣势,但高柏铠在这套战术下表现有些挣
扎,交手新西兰出赛30分钟,只出手6次,得到8分,以归化球员的标准看来有些差强人意
。自主得分能力有限的高柏铠,比起在禁区要球单打,透过空切跑动吃饼,效率可能还来
得高一些。
很显然地,图齐教练尚未完全掌握高柏铠的使用说明书,甚至这套以中锋篮下打点为主轴
的战术配置,可能还更适合阿提诺(William Artino)。不过就篮协与阿提诺先前的恩怨
情仇看来,再续前缘可能难度颇高。因此如何依据高柏铠的特性,打造合适的进攻战术,
仍待教练团思考。
第二阵容缺乏整合 外围防守轮转混乱
第二阵容的球员定位与战术方针模糊,也是本届中华队的一大问题。如前所述,图齐教练
对台湾球员的熟悉度并不高,陈盈骏和高柏铠的两人小组配合确实令人眼睛为之一亮,但
只要两人不在场上,中华队的团队运作就会陷入停滞,在没有明确战术执行的情况下,只
能凭借阿巴西、林秉圣、卢峻翔设法以个人能力突围。
除了战术规划问题,第二阵容进攻效率不彰,可能也和轮替深度不足有些关联。去年成都
世大运大放异彩的高锦玮、游艾喆,来到更高层级的比赛打得有些过于保守,显然还需要
时间适应。本土长人群则是除了胡珑贸以外,存在感都不是太高,苏士轩、曾祥钧、陈冠
全虽然都有中长距离的跳投命中,但功能性相对单一,掩护的质量也不是太理想。中华队
现有的替补人员配置,不仅无法延续先发组合的战术运作,也还未发展出一套稳定的进攻
模式。
此外,防守布阵方面,第一战香港外围持球者决策能力不佳,中华队防守端并未遭遇太多
挑战,不过第二场遇到团队传导较流畅的新西兰,就凸显出中华队防守沟通的瑕疵。包含
协防过深、换防交代不清,以致于漏掉外线空档,造成中华队的区域联防轮转混乱。
再者,中华队外围防守者身材不算高大,仰赖中锋护框,却没能及时利用换防把高柏铠留
在禁区,时常让他被对手拉到外围,致使篮下唱空城。而在高柏铠下场休息时,如何应用
站位和协防阻止对手直捣油漆区,弥补本土中锋篮下吓阻力较低的软肋,同样有待加强

强化板凳战力 老将入队是解方?
集结陈盈骏、刘铮、胡珑贸、林庭谦、阿巴西、林秉圣等一票当今台湾篮坛的顶尖本土球
星,搭配归化球员高柏铠与新任教头图齐的助拳,中华队的确令人期待,本阶段的两场比
赛也展现出这支球队的无穷潜力,但归化球员与外籍教练从来就不是万灵丹,从比赛内容
也说明中华队仍有不少需要改善的地方。
首要课题是球员与教练团的相互适应。撇除年轻球员不谈,就连陈盈骏和刘铮等老将都曾
出现不熟悉战术走位而发生非受迫失误的情况,球员明显对图齐教练的体系不太熟悉。另
一方面,从本土球员到归化球员高柏铠的使用说明,图齐教练也还有相当多功课要做,始
能有效改善攻防两端的瓶颈。
值得讨论的是,接下来中华队的阵容调整。目前中华队阵中近半数球员都未满30岁,甚至
不乏高锦玮、游艾喆、马建豪等刚踏入职篮不到两年的未来之星,培养接班梯队的意图明
确,但进入容错率更低的第三阶段和外卡战,或许经验丰富的老将更能做出贡献。
以目前情势看来,中华队应该会以B组第三前进外卡战,争取晋级会内赛门票,因此资格
赛第三阶段的重点可能摆在备战外卡赛,换言之,中华队第三阶段的阵容名单或许和外卡
赛相去不远。
如先前文章所述,找出合适的第二阵容指挥官,是中华队能走多远的关键。若在健康状况
与选手个人意愿允许的状况下,以蒋淯安、林韦翰、李恺谚取代年轻后卫群,也许能缓解
本阶段面对新西兰全场压迫连过半场都有困难的窘境。
至于四、五号位的人选,有球评建议中华队可以考虑205公分的24岁中锋林正。给予林正
更多累积国际赛经验的机会,无非是在为未来做准备,但考量到功能性与抗压性,曾文鼎
可能是个更合适的选择,尤其接下来每场比赛都攸关晋级资格,当然还是得视曾文鼎的身
体能否负担,毕竟他也已经40岁。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