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用"陪伴"共创精采回忆:慈篮中正组篮球队

楼主: nwohippo (横冲直撞‧西西波)   2023-06-07 11:55:44
用“陪伴”共创精采回忆:慈篮中正组篮球队
信仰体育记者林王祐
原文连结 https://www.bffathletics.com.tw/article/info?aid=794
https://i.imgur.com/awRcCNq.jpg
台湾篮坛近年来风起云涌,在PLG、T1、SBL三大篮球联盟影响下,各种层级的篮球队也持
续蓬勃发展,而全台拥有15支球队的“慈济篮球家族联谊会”,其中成军超过20年的台北
中正组(简称慈篮中正组),在总教练温振江与张德智、陈顺志等共13位“志工和爸爸教练
”努力下,于疫情后积极跨出同温层,透过与各类球队对战,让80位学员享受篮球训练、
学习团队合作后,进而从更大强度的竞赛应证球技的成长。
5月20日下午,台北市中正国中活动中心四楼的三面篮球全场,中间场地正举办“慈篮交
流赛”,由CCBKT慈篮中正组篮球队高中组球员,与HBL乙级劲旅醒吾高中男篮、专业篮球
训练俱乐部Buffaloes Basketball进行三方轮战,另两个场地则还有慈篮中正组国中、国
小组的70位学员开心地奔驰著,加上一旁陪伴的家长和17位辛勤的慈济志工团队们,形成
因篮球而齐聚一堂的热血却又带着温馨的和乐氛围。
https://i.imgur.com/rAaHV4R.jpg
https://i.imgur.com/vmRvhU3.jpg
温总教练当日接受信仰体育访问时表示,1994年成立的“慈篮”,希望在让儿童、青少年
在求学阶段,从打篮球抒解压力、转换心情,并借由专业教练训练,培养孩子正向学习态
度,再搭配志工服务,学习尊重与付出的精神,还能增进家庭亲子间的互动。
他认为,过往慈篮球队大多只互相交流,中正组则广邀各方球队比赛,目前正与鹿角勇士
、汐止国中、丹凤高中国中组等各方球队共组“SYB社团型球队联盟”,让很多国小打过
篮球校队、国中为了课业只能放弃的小朋友,即使加入国乙、社区型及其他非正式体制的
球队后,仍能享有竞赛乐趣,并从每次攻防与赛果中,体验身为一支球队的真实感受,更
期待在球场创造一生的回忆。
https://i.imgur.com/7aRPL4y.jpg
“当有学员愿意找我们商量人生抉择时,内心都能涌出感动”
1961年出生的温振江,就读师大附中期间加入田径队,专攻200m和1600m接力:“我在国
中时开始打篮球,高中还能抓框,度过一段年少轻狂、自认很强的时光,直到当兵退伍后
组社会组篮球队,参加由前国手与现任桃园璞园领航猿顾问刘俊卿办的上班族篮球赛、还
有老马杯等赛事,获得与许多传奇名将如阎家骅、许东嘉、许东庆等人交流的机会,才算
接触正式训练与累积经验”。
有次在景美国中比文元杯时,面对几乎由前中华男篮组成的社会组“台中太阳”,全队加
上他仅六名球员上场,仍能以些微分数落败后,结束时反而获得老国手们赛后鼓励:“也
是那次有位教练球友,见到我小学五年级的儿子身材较胖,就建议带他来慈篮中正组运动
减肥,起初我跟每位家长同样坐在旁边看,但和社会组球队东征西讨惯了,也开始大声给
意见,经过思考,认为坐而言不如起而行,2011年开始执教小学组,隔年也顺利考到篮协
C级教练证照”。
https://i.imgur.com/wnpraaD.jpg
<温教练(左1)为陪伴儿子(左2)而加入了慈篮中正组篮球队,至今已12个年头>
队上曾有位打过亚青杯的前国手教练,温总还记得儿子来的第一天,就被操体能到无法从
四楼走下楼梯,在车上还哭着说不想再参加:“其实我带队方式与慈济本身较传统的想法
有些冲突,我常开玩笑地自称‘好战派’,曾把学员带去与光复国小校队赢了友谊赛,让
我更加确认除了参加慈篮各组对抗之余,我们应多多跟各领域的球队交流,无论胜负皆可
在赛事过程中,发现训练的不足而进步,这也是真正的篮球队该有的样子”。
2018年,在恒毅中学的举办的慈篮赛中,则是温教练带队至今印象最深的一场比赛:“赛
事进行中我在板凳常高呼战术或么喝球员,但那天看着儿子与从小共同带大的8位球员打
得无私又顺畅,我欣慰地安静欣赏他们的尽情发挥”。而带队超过慈篮中正组12年的温总
教练,每次有学员私底下找他讨论未来求学或生活上遇到的难题时,他不只倾囊相助,也
深深被这些信任感所感动着。
https://i.imgur.com/WxXt1aa.jpg
“针对篮球训练只能认真,一点也不可马虎”
慈篮中正组教练团里的张德智(Sam)、陈顺志(顺子)两位球员家长,则趁著因疫情球队无
法练习的时间,在线上双双考取ISCA C级篮球教练证照。目前两位除了负责小学组的训练
与教学,张教练还担当对外推广,协助经营社群IG与Youtube、抖音等影音平台,温总教
练则会针对国/高中组的学员,专注在战术执行、对位防守的整合训练:
“来这担任爸爸教练的志工都是类似的故事,从一开始陪伴孩子们,再到全心投入在球队
经营”。Sam指出:“我们将学员分成国小、国中、高中后,也会依程度分组,分别从
FIBA要求的四项基本技能:运球、传球、投球、上篮切入进行教学训练与考核”。
https://i.imgur.com/rtteUJh.jpg
<慈篮中正组在总教练温振江(左4)与张德智(右2)、陈顺志(左2)等多位“志工和爸爸教练
”努力下,持续为想打球的孩子圆梦>
陈教练补充说明:“慈篮中正组欢迎8岁至18岁(国小三年级至高中)任何对篮球有兴趣的
学生,每一学年度(9月至隔年8月)只需缴交场地费1,500元(首次参加另缴球衣2,000元),
就能每周六下午2点至6点,于台北市中正国中的室内篮球场接受进阶训练,甚至除了农历
过年之外,全年无休”。
顺子还介绍慈篮中正组大概的行程:“学员们需热身避免受伤,接着分组进行静/动态球
感练习,再循序渐进训练基本动作,如高阶队员会被要求强化手感如反勾上篮等,4点时
再重新集合做核心运动肌群和体能,5点各组展开练习赛至结束”。
https://i.imgur.com/cWkecSz.jpg
https://i.imgur.com/zCIufo6.jpg
除外,慈篮每月还会有一次的“人文课程”与公益活动,疫情前包含学习手语,再到新店
慈济医院和养老院关怀住院老人、才艺表演,同时也配合慈济进行街头募款、岁末祝福等
活动,温总教练笑说:“许多家长反应,小朋友参加球队后的口头禅都变成‘我们教练说
’,中正组的人文课跳脱传统的静思语,结合时事与区域性,讲述周围发生的近期故事与
球赛分享,搭配体能动作而寓教于乐,也获得家长们的认同”。
https://i.imgur.com/QzPvgWN.jpg
“打篮球与学业之间绝对可以共存,我们不可能拿孩子的未来开玩笑”
张德智教练认真分析道:“在升学压力庞大的台湾,慈篮是能作为喜欢篮球却苦无机会加
入正规球队的孩子们,一个在课余时间可以实现篮球梦想的平台,以我大儿子为例,从国
小加入慈篮中正组到高中, 每礼拜花四个小时认真练球,反而能舒缓课业压力,并重新
调整专注度,既使只补习英文,会考却也能考进前三志愿,所以读书跟运动是可以相辅相
成,因此我们期待更多学生与志工家长的加入”。
他还以自身曾划了14年龙舟、拿过2005年台北国际龙舟锦标赛公开男子组铜牌(输给北体
和日本代表队)为例,一生难忘,这种难得的运动竞赛经历,也希望让更多小朋友可以拥
有,成为小朋友们重要人生里程碑之一:“篮球训练能让小朋友们培养兴趣与专长的同时
,在人际关系、团体合作与企图心,都会有明显提升”。
https://i.imgur.com/WeWCBpa.jpg
<张德智教练认为篮球能成为与孩子沟通的平台,并成为全家的话题>
温振江总教练的例子却也更加写实:“看着当初国小时因身材矮胖而无法加入校队的儿子
,被我们锻炼成不输一般HBL乙组的队伍,虽然遇到强队仍无法一拼,但我们有充足体力
贯彻全场包夹,然后在失败中找出进化之处,如今年我们高中组首次跟野牛对战就输了40
分,第二场则变成落后20余分,这样的收获与进步,又何尝不是一种胜利”。
https://i.imgur.com/cHKCwTr.jpg
https://i.imgur.com/q9Gh6Da.jpg
“我们三位志工爸爸教练,和自己小孩见面聊的全是篮球,当年中正组赢得慈篮全国赛国
中组冠军,我就送儿子全套Stephen Curry的装备,或许没有了篮球,青春叛逆期不愿与
我牵手的他,是否就成了陌生人?所以如家长和小孩急需一个共同沟通平台,篮球就是一
个绝佳选择”。
https://i.imgur.com/cl6FjVQ.jpg
“我们真的没有在计较输赢”
从今年三月以来,慈篮中正组积极与各方球队交流,并常在网络社群分享,5月就吸引了
40位国小组的新学员报名。上个月,慈篮中正组举办了队员们在母亲节为父母献花的活动
,看着小朋友无论是害羞或略显尴尬的表情,但接受致意的父母其脸上的开心笑容,也是
所有志工团对在这支球队持续耕耘的最大动力。
https://i.imgur.com/xlMWY6O.jpg
https://i.imgur.com/UoCo5WZ.jpg
Sam忆起在慈篮发生过最有趣的事情:“有次慈篮友谊比赛,我们国小较厉害的学员去打
国中组,剩下打国小组的小朋友,我们决定‘快乐打球,自由发挥’,他们也争气地在比
赛结束时拿到30:0的分数,结果看了合照才发现,获胜队伍面无表情,我们中正组国小生
虽然惨败,但小朋友们却笑开怀”。
https://i.imgur.com/qL8Ig3P.jpg
温教练则透露:“我们真的不在意比赛胜负,有时三场都能赢得比赛,我愿意让对方球队
赢,这样他们就不会在意其余场次输得多惨,而只开心地谈论获胜那次”。但信仰体育发
出如何“决定胜负”时?温教练笑说:“这种层级的比赛,只要我们教练不出声讲话,放
手让小球员们去玩,就会输了”。
而这种超越胜负,却能不断创造快乐与温暖的球队,不正是我们所信仰的篮球或任何竞技
运动,最迷人的地方。
https://i.imgur.com/mY5LwhK.jpg
~~~
台湾各层级的篮球队与相关产业近年正蓬勃发展
希望能继续保持这股热情长长久久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