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 台湾篮球退步的主因是少子化吗?

楼主: seimo (Theodoros Papaloukas)   2022-08-15 01:05:10
稍微聊一下好了
以前曾经有找过数据
大概约2005年左右
台湾hbl甲乙组球队总数约250左右
而这几年的话
少子化
但其实由于社会风气稍微没有以前那么封闭
孩子们对于娱乐追求上也比较大胆
所以球队数我印象有到达280上下
也就是上升的
JHBL的话单算乙组甚至达到318队规模
甚至以前的国小联赛根本没有一个组织的状态
最近五年内也形成规模
虽然还是北部学校为主
但总之还是出来了
所以我个人认为少子化有影响
但量来说
依旧比其它团队项目来说绝对是最多
甚至体育年报上
校队数 人数
也仅仅输给田径队而已
也就是说少子化不能没有影响
但是影响的绝对不会比其它项目多
毕竟随便都能看到遍地的篮球场
很难没有人去打
不过
但是你说退步
这个议题有很大程度的讨论范畴
不过最主要
还是跟以往对手的对比相较程度
国际赛就太浅薄了
要比当然比人才库的差距跟培训组训的投入
还有一个进步的改变跟决心
你光看打法的差距
我就说中菲日韩都在努力改变
不管成败都看到差异
台湾却数十年如一日没变
缺点也一样
不然你要说黄金世代有多强?
也没有
罚球一样烂
技术一样糙也有人
也没有比较会赢
问题一样身材打出来的运动力跟表现力
就是比他们同世代各国球员来说(中国易不算)
显得不会惨到哪
甚至还可以看他们骑扣
起码呛出未来性当时还是期望值满满
就这样说中日韩好了
其实中韩本来我们就输倒还好
惨是日本近年来的成长跟突破
老一堆人说混血
但仔细看那些混血全是高个吗?
全是跟美国五星球员同等运动力?
就是没有
光是他们配合跟走位就跟十年前差距很大
而我们还是那样
只是高大球员运动力越来越一般
当上周看到GM谈到马建豪有多好时
真的会吐血
就说一般亚裔球员跟他的差距
马就被这些人捧成一个高上的状态
但我怎么想在现今亚洲赛场上
他这个条件真的不难找..
起码中日韩各国都有
而且不只一两个
而且同龄相比都超越马不少
马还是很不错
但真的是在大海中相对比较大的鱼罢了
各国在追求高大侧翼的人才库积累下
还有多重位置球员技术跟趋向世界竞争
潮流都显得相当可观
而我们一样跟以前差不多
1-3号一样很棒
但总是只有那两三个能打
其它的技术跟运动力 高度就真的
被以前的孪生兄弟日本完全脱开
说实在十几年以前日本跟台湾
真的是就是差不多球队
差在
你们看起来靠团队一点
我们靠运动力跟单打多一点
结果2015
他们不仅超越我们
甚至在人才库积累中
完完全全的海放
难道日本没有少子化吗?
他们可严重了
所以真的有没有退步
这个议题是真的见人见智
但是刚好以前五五开的对手都变成被屠杀
还跟一些莫名的球队打的内容2266
征召上组训上又一堆问题
衔接的青训跟基层养成
整体都乏善可陈
什么都不说
就是整天自媒体一直在乱捧球员
最强高中生
最强高一生
一个运动不应该只有讨论那一个
还有各国都在找高大的一堆侧翼类型
这还比较能聊啊
矮一点也没关系
起码你也抓出一堆来谈
然后不要整天只说好
也把weakness说出来嘛
人家日本拿出来川岛
身高200cm 优缺点都能聊到
韩国吕俊锡 李贤重
中国更是一票可以聊
我们有什么?
不然我说隔壁棚也没有再出比
王建民郭泓志等级的球员
但是为什么没有人说退步?
这绝对不是说世界第二这种假排名XD
而是人才库的迅速积累
基层拉出去比青年赛
日本队有七个球速150+
韩国有六个150+
而我们台湾这次也五位有150+
棒球也没有什么捧什么最强什么生
我光说高一
萧齐
16岁
身高197cm
目前球速150
阳念希五天前才满16岁
身高188cm
球速150
投打二刀流
这些人条件你拿去日本
早就可以登载在热斗甲子园的节目中
日本球速资讯榜
目前高二生突破150也只有两位
阳念希日本学龄甚至要到明年四月才算高二
他们高一升高二这一届目前飙出145以上
还有好几个就不谈(起码还有五个左右)
搞不好会是史上超过150最多的一届
这才是积累人才库想看的样貌
而且也不是某几个北部名校而已
南部&东部都有
在六年前的亚青
台湾整队甚至一个150+都没有
甚至实战145+连发只有一个人叫陈琥
日韩各队就起码两三个以上
这才是有跟着进步的感觉
整个世界都在追逐球速
就跟世界篮球在追求篮球员身高
不用一定高到210
但是什么位置观念都要懂一些一样
高大侧翼优点就是真的比较好走遍各个位置
所以造成你看中华职棒
均速越来越高
因为基层就把猪公说降速求控球拿掉了
因为你没有近150就真的上职棒难度很高
但是反过来篮球还是卡在一堆人到一定高度
开始柱子状就出现
然后中锋还是卡住无法转
有的还是矮中锋
矮的也没关系
但是各种竞争力就明显很不足
体能展现甚至上季P league本土整季灌篮数23球
里面还不少有大房东跟吴岱豪
然后李家瑞及萧顺议也灌了好几球
但是如同我说的体能上提升
以上这些人都是平均30+了
以前龙三时代本土CBA球员不能灌篮吗?
真的有还不少
黄金世代这批更不用说
有人说是双洋将差距应该会少
但个人肯定还是会比现在球员多
因为本季本土灌篮榜还有两个黄金老人
https://youtu.be/vVJ8zF7uWgA
但是中职早期到第十年是直到
郭李建夫加入
才出现第一个本土球员砸出150速球
(2000年)
先发投手第一个投出来是阳建福(2004)
1994日本职棒就有本土丢出159了
(还是先发)
现在你光看古林睿炀大概一场150以上
速球总数量
就能超越郭李一季总数
然后你看现在有多少本土能亮150?
现在中职均速榜第一名
还不是洋将而是土投(20岁小将)
这根本不会是我小时候能看到的成长
小时候能看到投145+就只有洋将而已
飙球速150跟灌篮其实真的不能体现什么
但是就是一种体能进展的观点而已
特别对于我们台湾球员真的是很难达成这两项
不要以为150只要有发展就能投出来
美国砸资源在中国建了发展中心
结果十几年中基层只养出一个150+孩子
然后今年21岁因伤痛退休
目前大多球员还是在135-140跑而已
这个球速基本台湾的高中生就最少上百个起跳
而且接下来我保证还有更多基层球员
会往这块持续突破
再来你光看台篮传承的老一辈教练
讨论下一代
你还是常常看到老一辈还是有不认输的气势
棒球这边就常常老一辈羡慕下一代
在整体体能面大幅超越
甚至成熟度也是
基层能够直接对接职业的心理状态跟竞争性
这才是差距
就简单来说平镇高中出来的球员
短期内衔接了几个占上来中职一军先发?
还是干掉一堆老前辈
而不是跟韩国打什么7:0体现进步?
还是说什么世界排名第二这种鬼排名?
棒球就打的国家没篮球那么多以外
真正愿意拼积分拿出最佳阵容也没有几个国家
这我都会背
我也认同
最主要有进步感在于比赛的内容比早年进步有感
以及基层人才库进步跟
金字塔建立业余职业衔接完整性
组训上的准备也是
本土面对洋将的竞争力差距等等
都展现了提升感
主要还是基层的进展明显
基层教练里面杀猪公不是没有
但孩子都比以往精明
看到郭泓志 王建民这种等级过来更新资讯
你再杀猪公只为被新一代孩子笑
这也是台篮这一批的课题
要进步真的不是期待这些职篮球员生涯变多强
而是他们在面对业余到职业这个阶段
如何在技术身心等去提升
怎么可以提早准备好而不用走冤枉路
这才是他们未来怎么回馈基层执教
最重要传达的事
另外还要懂变通
不能只照某一套练
最好亲身体验再看是否适合传导给下一代
不然迟早又演化成猪公
篮球实在演化太快
一个一直长年没有突破的篮球地区
突然要进步只能说天方夜谭
但是如果未来有一群在基层回馈更新的教练
真的会改变不少
另外是参考各国培训养成方式
但是能不能用
还是要取决长期观察跟培训人员
有没有那个心下去试看看了
毕竟这个不会有什么镁光灯
成功就算了
失败搞不好还会被拉出来鞭尸
总之我认为台篮是处于一个上升期的起点
但短期还不到能提升整体篮球实力的阶段
请大家也多支持球员
毕竟他们在这个阶段真的是很辛苦
没有人想变烂
只是不需要因为频道的吹捧进而比较甚至攻击球员
反倒是他们未来每一个都可能成为台湾篮球进展
的转泪点跟推手等说不定
总之也希望陈建州慢慢把职篮弄好健全
这也是目前台篮最能期待也有达成度的事吧
加油!
作者: globalspirit (爱地球的地球魂)   2022-08-15 01:51:00
作者: ThisIsNotKFC (Time to Change)   2022-08-15 06:40:00
作者: aoe2aom2ted5 (哪招啊)   2022-08-15 07:31:00
这篇认真
作者: globalspirit (爱地球的地球魂)   2022-08-15 09:05:00
光是郭侄子150球速和一个不到180的3500的关注度,就知道真的媒体害死人还有史鲁齐也是,不到199的中锋还能打U18内线,这出去是要笑死人喔!
作者: handsomehank (吓谁)   2022-08-15 09:59:00
当HBL还在操体能就不可能会进步 不是说体能不重要而是观念 走位 投射 协调 缺一不可
作者: mistrust0525 (mistrust0525)   2022-08-15 10:16:00
推好文
作者: innocence321 (剖该)   2022-08-15 11:20:00
推优文
作者: jack11291202 (Black Mamba)   2022-08-15 11:44:00
作者: david8840505 (DAVIDWEI)   2022-08-15 11:53:00
作者: lightning879 (lightning87921)   2022-08-15 15:33:00
推,但台湾就是太多急功近利的言论,短期拿不出成果就用基因合理化自身的怠惰
作者: nimadertour1   2022-08-15 15:54:00
推 优质文章
作者: Sakurajima99 (樱岛麻衣)   2022-08-15 19:11:00
推优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