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书豪若加入台湾职篮联盟是否影响未来职篮发展格局?
由于北京首钢队并没有行使对林书豪的外援优先续约权,也就是说,林书豪下一季是否还
在北京首钢,甚至是不是会留在CBA,都成了很大的疑问。而现在所知的是,林书豪本人
还在考虑中。我们且不说林书豪是否会登台,但假使到台湾打职篮会是什么样的影响力?
我的看法是:林书豪的到来,将使PLG与T1的决战时刻,会提早来临。
台湾是否有足够的市场容量,容纳现在两个职篮联盟并存,我一直很怀疑。因此在这几年
之内,最少五年,台湾的职篮联盟就会有不断的球队加入、退出,一个既扩张又消灭的时
期。SBL会最先消亡,蹲回到最低标准的四支球队,且重要的球员将会离开到PLG与T1,在
三年内影响力几乎可以弱到忽略不计。而PLG与T1也可能继续扩张,或是有球队转换联盟
,两、三年内可能还不会有球队退出,但之后就说不准了。PLG与T1现在还算是良性竞争
,各自打拼求进步,等到出现恶性竞争的时候,就会是惨烈的厮杀了。不过最近几年,也
将是PLG与T1的竞争时期,直到有一方把另一方吃掉为止。
这个情况,让我联想到60年代末期的NBA与ABA。
1967年,ABA成立的时候,草创之初就有11个队,而同时期的NBA也就是12个队而已。也就
是说美国一下子冒出了11支水准不低的职业篮球队来与NBA竞争。这令NBA大为紧张,而在
随后的几年,用前所未有的速度开始扩张:1968年,14个队;1970年,17个队;1974年,
18个队。到1976年,ABA垮台,NBA收并马刺、溜马、金块与篮网,成为22个队。至此NBA
变成独大联盟,没有其他的篮球联盟能够与之挑战。
反观ABA呢?1967年有11个队,一直到解散就一直没有增长过,1972年变成10队;到1975
年只剩下9队,而且还有两队才开始没多久就退出。最后到1976年结束的时候只剩下7队。
而且在这其中,有些球队也是退出后有人递补上来,跟NBA的稳定扩张完全不同。
这并不是说球队扩张是联盟生存的指标,这毕竟是美国,像现在弄30个队也能维持高水准
的职篮联盟。但台湾则不同,现在PLG从草创的4支变成了6支,T1从去年一创立就有6队,
可以说跟NBA与ABA当年的竞争情况,有相似之处。
NBA为何最后打垮了ABA,原因很多,足可写篇论文来描述。但其中一个最大关键,在于
Kareem Abdul-Jabbar的争夺战中,ABA失利,成为ABA日后难以危境的远因。
Abdul-Jabbar在1969年投入NBA选秀,同时也引起了ABA的抢人行动。以当时的情况来看,
NBA球团的财力会比ABA雄厚,抽到NBA选秀状元的公鹿队,是以一支球队来对抗ABA的抢人
,如果Abdul-Jabbar投入ABA将会去纽约篮网队,但篮网当时的财力不足以争取他,因此
想联合其他球队共同支持他们争取到Abdul-Jabbar。然而Abdul-Jabbar还是比较精准的看
到了未来,投向公鹿队。这个选择,无疑像是丰臣秀吉与明智光秀的“天王山之战”一样
。
ABA如果当年争取到Abdul-Jabbar,不代表他们就一定不会覆灭,但至少可以支撑很久、
甚至有机会发展成跟NBA分庭抗礼的联盟。而失去他,也意味着大量的转播、商机收入等
等因素流失,ABA球队先天已经不良,后天又没争取到最大尾的球星,走下坡也是必然的
事。
那么,跟林书豪何干?因为林书豪对于台湾的职篮来说,就相当于Abdul-Jabbar。他会有
相当的票房号召力,不论加入那个联盟都会是利多。但这是短期的,所以也有不可比之处
。
以现今来说,林书豪的第一志愿应该还是留在CBA。但是留在CBA也有困难时,才会考虑到
台湾来。林书豪虽然已经申请了中华民国身份証,但以CBA的规定,他还是只能用“外援
”身份打CBA,也就是不论在登录还是上场都是要占掉一个外援名额。而林书豪倘若加入
台湾职篮,去了PLG,将使现在人气已经很高的PLG会更占绝对优势;而加入T1的话,这就
精彩了,预期能带来很强的票房效应,等于是弥补了T1最弱的一环,有很大机会跟PLG在
市场的瓜分上分庭抗礼。换句话说,争夺林书豪,将是这两大联盟的天王山之战,一点也
不为过。
但林书豪可比当年的Abdul-Jabbar吗?我以为至少有三个地方是不同的:一是林书豪的年
龄已大,以及他现在的身手都在逐渐的消退。再有多少票房号召力,也没有几年,更不要
说他是否会一直打到退役都未可知。我的看法是,林书豪即便来台湾打球,顶多也是打一
两个赛季,然后退役。
二是林书豪对台湾的球迷来说并不新鲜,到底能带来多大影响,也需要观察。
其三,他加入PLG是锦上添花,T1的人气更是难以望其项背。若加入T1是雪中送炭,然而
就算加入T1,纵使在人气上可以大幅回升,但关键还是T1的后续发展路线和行动,是不是
能掌握到这个契机。
台湾两大职篮联盟的竞争,目前还是草创时期,球迷也新鲜,所以现在看起来还挺热闹。
接着会有些“利多因素”浮现,比方说旅外球员的归来,当然也包括林书豪。不过这些利
多因素总有被用完的一天,而且也很难评估到底能带来多少的影响力。职业联盟的经营可
以视其为加分选项,但不能视为一种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有了就饱了。所以后续经营是不
是还能够掌握两个原则:“合理支出,广开财路”,这才是重点。林书豪及其他旅外球员
的归巢,肯定也会受到许多高薪竞逐,会出现很多天价的合约也在情理之中。但竞逐到无
度,最后球员薪资压垮球队,也不是没有过的事情。
以现在PLG与T1来看,就企业的财力,一般认为T1的球队财力比较雄厚,至少不比PLG差;
然而在目前的市场经营与人气上,PLG比T1要好很多。如果T1持续的亏损下去,很难说什
么时间点会产生变化也未可知。而且我说的情况还必须是政治经济形势没有太大变化的情
况下,如果有外部变化,比如像是20多年前的亚洲金融风暴,当时直接压垮了很多营建业
,而当时台湾CBA也受到剧烈影响而收摊。
我个人是希望林书豪可以考虑回台湾打职篮,不过依现在两岸的情势,要下这个决心恐怕
不容易吧!
Published 05-08-2022 12:18 by 朱彦硕
Filed Under: RBC Taiwan Basketball Column
来源:
https://tinyurl.com/3svjkdf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