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即使大职篮时代,却仍没有球打的球员

楼主: Kingisland (è“‹å ¡)   2022-07-08 14:23:19
※ 引述《PhanCalderon (You need Grammarly)》之铭言:
: 现在职篮球队数量达到台湾篮球史上最高峰
: 甚至是第二高的两倍多
: 假使每队可有15个人
: 全部好歹也有 240 人
: 若t1加一队的谣言属实
: 那人数还会再恢复到去年的标准
: 那是否有大家认为有实力
: 却仍然没有趁机出现在职业舞台的人呢?
: 我自己有想到邱金龙、陈柏宏
: 林金榜、张智峰、刘元凯都复出了
: 为什么职篮会没有他们的位置呢?
那个
我新北国王岛啦
去年那波PLG、T1新增8队基本上已经带走大部份人才,没跟到的通常就三个原因:老将价值不够、打热门位置却没打出特色、转换跑道
1.老将价值
林金榜、张智峰,黄金世代同期人物,论知名度绝对够炒新闻、让一部份旧粉丝回游,不过只谈知名度却不谈在场上对球队的贡献,那只要请对方来担任教练、GM、训练人员就好,根本不用浪费球员名额
所谓的老将价值,不只是场下打打嘴砲,平时对整个球队、团队的建立,上场敢身先士卒扛那种吃力不讨好的工作的人,才是优秀的前辈,例如吴岱豪、陈坚恩,在场上负责和对手做身体和心灵上的碰撞,勇于使用犯规名额、压迫对手,扰乱对手节奏还能稳住自己队伍的军心
2.热门位置
台篮一票人都打前锋跟后卫,得分后卫、小前锋、大前锋最多人,控球后卫次之,最缺本土中峰
所以刘元凯才有他的价值,少数身高超过200公分的本土中锋,作为洋将替补还可以上去帮忙分摊防守压力、打犯规战术,帮忙洋将争取休息时间
控球后卫因为很吃持球对抗、速度、球商、智商,所以人才也不好找,然后拥有大部份球权,所以输球第一个会被嘴
大前锋,基本上有点身高却打不进中锋、速度跟得分能力不如后卫跟小前锋的,都会被塞去打大前锋;不过台篮目前很缺稳定性高的大前锋,那种可以跟中锋做协同防守、打转换快攻、高低位单打的球员
最后小前锋跟得分后卫就不用说了,上篮你敢在一群洋将面前冲击篮筐、三分被干扰还能有40%以上的准度才算合格
大概是这样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