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欲撕掉“洋将联盟”标签,T1洋将制度是否

楼主: zkowntu (冰封冷雁)   2022-06-26 21:28:06
《T1 League》欲撕掉“洋将联盟”标签,T1洋将制度是否需做修正?
T1联盟在成立的首年,因为整体的筹备都比较仓促,因此透过洋将制度来弥补本土球员素
质参差不齐的缺陷,采取了洋将每队可注册四人,第三类球员每队可注册两人,上场规定
则是采取“四节十人制”。大量的洋将出现在场上,也让外界给予T1联盟“洋将联盟”的
称号,究竟T1的洋将制度是否需要做出改变呢?
运动视界
2022/06/26
作者:爪迷杰森
T1 League在2021年的5月中下旬正式成立,台湾展开了“双职篮联盟”的全新世代,不过
相较于PLG。T1联盟整体的筹备显得较为仓促,先撇除掉高雄全家海神以及台湾啤酒英熊
两支原本就有SBL班底的球队。其余的四支球队全部都是全新的球团,中信特攻跟葳格太
阳算是有做好提前布局的工作,不过台钢猎鹰跟桃园云豹的筹备期就真的很短。
也因为筹备时间较短,所以各支球队的本土球员程度落差相当大、素质参差不齐,早已退
休转职教练或其他行业的球员,又被重新找回来打球的人并不在少数,尤其在云豹跟猎鹰
这两队特别明显,像是龙弘元、蔡耀勋、张家荣、张智峰、刘宏柏等人都是如此。
为了要平衡各队的战力,T1 League于是在洋将制度上采取了较为宽松的限制,元年赛季
,每队最多可以注册四名洋将、每场登录三人;第三类球员(外籍生、华裔球员、亚洲外
援)每队最多注册两人,每场登录一人。其中亚洲外援的制度更是台湾篮坛首创,也是现
今台湾三个篮球联盟中,唯一拥有此种制度的联盟。
虽然说上述的洋将制度,让各队找来了许多的外籍球员,球迷也见识到来自各个国家的球
风,但是对于要达成平衡战力的目标来说,效果实在很有限。“四节十人制”的上场规定
,是三联盟中最为宽松的,比赛中有两节,球迷会看到场上五人有三个人是外籍球员,因
此这也让外界给T1 League贴上了“洋将联盟”的标签。
元年赛季结束后,T1 League的高层或是赛务相关人士,是否要针对洋将制度做出一些调
整,也会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今天就让我们从几个面向来分析,看看T1新赛季的洋将制度
到底是否需要做出修正?!
T1 League首季的洋将制度为现今三联盟中最为宽松的,也让外界贴上了“洋将联盟”的
标签。
先说结论,我认为是不需要做修改的。首先也是我觉得最重的原因,那就是与其他两联盟
做出“差异性”,以下是现今台湾篮坛三联盟的洋将以及外籍球员相关规定。
台篮三联盟外籍球员相关规定
联盟/球员类别 洋将 外籍生、华裔球员、亚洲外援 上场规定
PLG 注册三人 登录两人 视为本土,无亚外 洋将四节七人 第四节单洋将
T1 注册四人 登录三人 注册两人 登录一人 洋将+三类球员四节十人
SBL 注册一人 登录一人 外籍生视为本土,华裔注册一人 洋将四节四人
P.S. SBL将于第20季改为单洋将,身高限制为205公分,华裔球员改为每队至多注册一人

由上表可知,T1联盟的外籍球员相关规范是最为宽松的,除了一般洋将之外,还可以使用
亚洲外援等等的球员,上场规定也是三联盟中限制最少的,不过我认为这就是所谓的差异
性。
如果说一个新的联盟跟其他联盟所做的东西都是一模一样的,那就会显得了无新意。就以
亚洲外援的制度来说好了,这就是T1跟其他两个联盟最大的不同点,看看这季各队的亚洲
外援,海神队布锐克曼华丽的传球、太阳队何乔登的精准三分、特攻队查拉帝的坚实防守
,这些人都是当今东南亚男篮国家队的现役球员,透过这项制度找来他们展现自身的能力
,也能让我们的本土球员获得更多的刺激。
另外洋将可注册,并登录上场的人数比其他两联盟多,换句话说,不也是能让大家看到更
多不同国家球员的球风,尤其过去台湾球队在找寻洋将时,还是多以美国籍且具备护框能
力的球员为主,本季T1就有许多不同球风的洋将加盟,像是来自欧洲的巨塔的库萨斯、来
自美国,但颇具个性的特攻超级得分手厄力、来自中东,并在季后赛展现价值的艾伦,这
些人都是很好的例子。
至于有人可能会说,一个联盟开放那么多洋将进来打,这样真的是好的事情吗?我认为洋
将在T1虽然是影响球队胜负很大的一部份,但哪个联盟不是这样呢?
况且,并非所有的洋将都是一球在手,主导所有的赛事,就以中信特攻来说,他们被公认
是本季“最不倚靠洋将”的队伍,甚至有人半开玩笑的说:“如果中信特攻靠洋将的话,
那他们上个赛季应该没有季后赛可打”,这句听起来像是玩笑话的话,我必须告诉各位读
者,这可真是上一季特攻的写照。
中信特攻的GM张树人曾在联盟官方节目“GM垃圾话”中表示,他所找来的洋将,就是要能
够协助本土球员成长,毕竟特攻的阵容是偏年轻的。事实上,我们这季也看到,他们的洋
将来来去去,在那么多人之中,也只有“早哥”厄力是属于一球在手的类型,其他像是马
龙、伊布、凯等人,全都是属于“辅助型”的洋助人,主要还是以本土球员作为球队的主
体,结果他们练出了T1的年度新人王阿巴西,以及抄截王林秉圣。
再举一个例子,在T1元年赛季就高捧冠军金杯的高雄全家海神,他们的进攻主要是靠布锐
克曼在做发动,另外他跟库萨斯也是各队头痛的难题。不过海神的其他本土球员依然也是
扮演着很吃重的角色,并没有成为可有可无的人,甚至还解放了一些本土球员的能力,包
括T1的本土三分球王于焕亚、林任鸿、余纯安,还有在总冠军赛Game 1投进准绝杀球,最
后也拿下FMVP的胡珑贸等,他们全都是海神能夺冠的要角。
总结来说,T1的洋将制度相较于PLG跟SBL来说,的确是比较松,不过他们也做出了差异化
,引进了各种球风的洋将,不但让本土球员有所见识,也让球迷大饱眼福。另外,特攻跟
海神的例子也足以证明,洋将多不一定坏事,反倒能让本土球员成长,或是解放他们的能
力,对于球队都是好事。
除了上述之外,还有一个点大家很在意,那就是本土球员的发挥空间到底会不会受到压缩
,虽然特攻跟海神的例子告诉我们,洋将跟本土是可以相辅相成的,不过可能有人会说,
台中太阳就不是如此,他们就是“好洋将带你上天堂”的代表,球权几乎都在洋将身上。
这倒是没错,不过我是认为基本上都到职业这个层级了,本土球员就是要跟洋将竞争,能
否拿到上场机会跟轮替的位子就是要凭自己的本事,就算是太阳这种围绕洋将在打球的球
队,也是如此,像主控丁圣儒、苏奕晋、陈靖寰、陈文宏都是,即便球大部分都是交给桑
尼、塔克、何乔登在处理,但是他们还是用自己的实力争取到在球队的位子。
整体而言,T1联盟在首季的洋将制度会为人诟病并非全无道理,毕竟帐面上来看,不管是
在外籍球员的登录,还是注册,抑或是上场人次的规定上,相较其他两联盟都比较多跟松
。不过如果有仔细去看比赛就能够发现,内容跟表面上看的其实并不一样,T1的亚外制度
成功做出了差异化的区隔,洋将人数多也引进了不同国家的球风。
再者,T1也已经有球队成功证明,洋将跟本土是可以相辅相成的,而不是说谁去排挤掉谁
,同时能协助本土球员成长,这当然是好的事情。
因此,我认为T1如果能够继续维持这样的制度当然是没问题,就看各家球团如何灵活运用
与操作了。
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95531
作者: Jamorant2525 (莫兰特)   2022-06-26 22:05:00
永远的绝对中立 永远不会让人失望
作者: LucasGiolito ( ♥唯 ♥孝周 ♥)   2022-06-27 09:13:00
爪迷好忙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