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tsna.com/article/58158
不该沦为“SBL化” T1元年要更好
作者:倪芝蓉
2022年6月19日 12:00
先说,SBL超级篮球联赛没有什么不好。中华民国篮球协会将SBL定调为永续经营、培植更
多优秀本土球员,这对台湾篮球是好事也是必须的。但T1联盟是职业联赛,就不该也不能
沦为SBL的“半职业模式”。
T1联盟在P.LEAGUE+(以下简称PLG)成立1年后,去年5月由中信集团与代表高雄全家海神
的国扬集团所主导筹组而成,原始4队为新北中信特攻、高雄全家海神、台北台啤英熊与
台中葳格太阳,经过3个月的筹备后,又新增台南台钢猎鹰与桃园云豹2队,并于去年11月
27日举行开幕战。
T1的成立起初就是与PLG打对台,尽管双方会长都曾说出“兄弟登山,各自努力”的言论
,但同时存在2个职业联盟,很难不被拿来比较。只是经过1个球季,T1在各方面比起已经
迈入第2年的PLG都有许多地方可以做得更好。
首先是球队的组成阵容,英熊以SBL台啤为班底、海神则多为九太球员,相较之下较为完
整与齐全。太阳与特攻也都有提前布局,虽仍主打年轻新秀,但具有潜力与未来性。反观
云豹与猎鹰,筹组时间更仓促,自由市场上实力及格的本土球员已所剩不多,只能转向更
“基层”去寻找。就连猎鹰前总教练吴志伟都曾说过:“我们的球员在大专不仅没在先发
名单内,有些是连板凳也找不到的。”这很残酷,却是事实。
在这样的情况下,球队实力产生明显断层,前4名球队自成集团,胜率都能达5成、胜场数
皆有双位数,但云豹整季打下来8胜22败、猎鹰6胜24败,胜率都不到3成,比赛内容的精
采度与对战组合的讨论度也因此受到影响,这对整体票房与声量都相当不利。
另外,是本土球员的星度不足。不可否认,T1有多名潜力新星,或许是未来有机会在中华
队崭露头角的好手。但目前摊开6队本土球员名单,除了海神胡珑贸、英熊蒋淯安,大部
分都较难称得上“顶级球星”,这都让话题性与行销难度增加。
再来是主场经营的软硬件部分,同样受限于时间与其他种种无法克服的因素,T1的6支球
队当中有4支球队的主场是以学校体育馆为基地,包括云豹的中原大学、太阳的台体大、
猎鹰在嘉药绍宗体育馆,以及英熊主场落脚北市大。
以学校体育馆为主场,除了场观本身建立年代的新旧、大小与观众容量限制,校方主要仍
以学生为考量,原本的规定与限制就不少,若要采用职业规格经营确实有其难度,这也进
而影响到观赛体验,甚至是球员的上场感受。要经营一支职业球队,绝对不是只要有比赛
场地就足够,想要有“主场优势”,就得让球员、球迷都真实感受到有“家”值得捍卫的
感觉。
最后是赛制的部分,T1元年首创亚洲外援制度,本意是为了平衡各队实力,增加比赛精采
度与变化。这确实成功引起话题,也让球迷能多欣赏不同亚洲球风的打法。然而,每场比
赛能登录3名洋将、1名亚外,并采用4节10人次的方式,大大缩减本土球员的上场时间,
也让T1联盟被评为“洋将联盟”。
关于这部分,T1赛务长贾凡已透露,将规划限缩洋将人数,改为4节8人次,让每节能有3
位本土球员在场上,后续的执行与效果都还值得观察。
整体而言,T1元年给人一种“雷声大雨点小”的感觉,成立之初声势浩大,但逐步走来似
乎有太多事“不得不”将就。这或许是草创会遇到的问题,也可能是筹备时间太仓促,但
无论是什么原因,联盟与球团都应该更用心面对每项细节。
经营职业球队,拿冠军是很重要,但绝对不是唯一,当你能赢得球迷的心,获得更多营收
,进而创造更佳战绩,累积更多资源,使球队成为一种文化深耕在地,或许才是能成功的
关键。
PLG元年其实也有许多问题令人诟病,但他们愿意广纳建议、检讨改进。T1联盟绝对也有
其竞争力,尤其比赛内容的强度与精采度并不逊色,若能加强行销力度,期待T1新球季能
有不同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