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台蓝板对转型控卫的标准为何那么高?

楼主: seimo (Theodoros Papaloukas)   2022-02-05 11:35:02
最近也有看一下欧洲青训篮球
他们是采用俱乐部式分级制
但是各个国家因为经济上的侷限
所以多少也有点差异
有钱一点分级上可以很多
穷一点可能就只分大学生跟以下(立陶宛)
那他们基本上在青年篮球的教育
就不是这么侷限
或者只让你打适合的位置而已
矮个子球员一样多少要学篮下低位
高个子一样要学投射跟传球
所以你怎么看欧洲篮球系统走到出头
产出来的球员
几乎什么都会一点
所以什么转不转型 真的问题没那么大
也都相较台湾球员
都要打到大学18.19岁这么老才开始转
来的容易太多
而且不是说
他们转型就把原本该要会的
都当作不用会了
高的一样篮下打超凶
矮的一样挡拆投射好
好比你一个200公分 练打2.3号好了
结果快攻遇到180cm
一样还是逃著打
篮下接到球
却完全没有篮下的空间感跟脚步
只能转出去一定要面框才会打
这真的在台篮看到很多
然后回到话题
美国就是相较下精英式训练
看的都是nba为主的方式养成
资源也好 基层比赛的量也大
从小大概国高中就能获得高强度的训练
营养师 训练师 投资自己甚至就会出现
外加基层篮球人口有欧洲将近10倍
造成强大的篮球实力不在话下
不过也是有一些被诟病的地方
球员每个都需要一球在手
打球都像nba球员lol
另外还有
现在美国没有太能打国际赛的中锋
低位跟篮下空间敏锐度 传球等
可能都不如欧洲高大球员
2019世界杯的阵容
超过6‘10的球员
只有turner 能拿到较多的上场时间
大多还是依赖6‘7-6’9的几位
用他们超强运动力来对抗欧洲七呎长人
虽然最后只拿着第六
但是这只美国队常常在场上的平均身高
甚至都没有比中华队高上多少
大概五位180,185,193,201,203
有时候就是这个身高在场上
仰赖高度的运动力来对抗也真的不简单
不过重点还是美国现今打法是长人除了
AD & KD这种类型才比较容易派上去打
一个高一前都还在打后卫的长人
一个一直以来都能够做2&3号动作的长人
也因为如此
造成这几年的法国带给美国威胁都相当大
原因他们有当今世界护框能力最强的球员
再过几年如果victor wembanyama
再养起来
也许法国队真的会更加可怕
但是你看即便7‘3吋的他
一样面框会打 背框虽然力量还不足
但冲击篮框一样意识上好
空间感也是不错
他才18岁不到而已
这些欧陆高大球员
基本的型态就不会像台湾球员
高大球员的“柱子型态那么重”
当然有些人也是特例
只是相对上,台湾球员大概200以上
不只练出来的少
真的也慢慢因为职业赛场的位置
都被洋将卡死不少
上场时间也少
不然他们真的不要说转型(真的太慢)
更不用说连上去实战来验证
来犯错 再来调整的机会都不多
就像上篇说的
简祐哲转型的问题
不是他不能这样打
问题打了后
他原本擅长的都变成不会了
一个球员在定型大概就在17.18岁
你突然要一个20出头纯二号位
改成控球后卫
基本上根本太慢了
加上台篮身高范围可以容忍
基本上个人认为转型根本不是太必须了
就把基本稳定住
其他能做到哪就不用太强求了
只是年纪轻一点进去高阶球赛
比较好帮助转型成果也是对的
不行早点回归就好了
因此我还是认为21岁才开始职业
还是有点晚就是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马建豪
他再两个月就是21岁
基本上他上场需要目前
只要把投射练好以外
轮替一些篮下的防守以外
个人希望
他的篮下低位多少也要会打一些
(不过美国好像没什么人练了)
他唯一个上场影片9分钟
队上根本没有给他练持球的机会
基本就是C&S
虽有少数冲击篮框的机会
但是他的方式
只能说真的还是比较粗糙
不是很擅长
也许样本不足
但这一些应该更早就要会的
你说什么对抗性什么的有进步?
这一些不是他高中毕业后
前面几年早该做到的?
他已经高中毕业三年了
甚至目前他已经一个多月没上过场
几乎同龄的日本富永 跟韩国李贤重
早就在球队担当重要角色甚至王牌
他们还会讨论他们对抗性吗?
他们都是可以拿出“数据”讨论的
这种真的无法看到什么转不转型
进不进步的成果
所以我还是一直认为我们台篮的基层问题
以及旅美的一些想法
都还需要调整
而且他们去的D1学校
也不是什么超级名牌大学
实力都是很稳定排名靠前
这样说好了
他们学校的层级可能
球打不好 顶多上不了场
课业没顾好 还会被退学
任何球员一进来能不能让教练获得信心
就能决定上场
而且大学这个学龄
身体技术等发展都上来了
上下几届不会差距太大
下一批学弟进来搞不好又把他往下挤了
美国没有什么学长学弟制
实力优先
马建豪唯一优势就是身高
他还算高的
所以不管怎么样
希望未来他还是多上场
不然对岸不少人在酸曾凡博在G league
打不上球
问题曾目前上场时间还是马的两倍
上场还有九场还多过于马七场而已
联盟强度及队内竞争更不用说
年纪还小了两岁
那马怎么办?
那针对P跟T1
我认为两个联盟还是需要并存一阵子
目前台篮职业并没有所谓养成的体制
也没有自组二军或者发展联盟
除了少数璞园跟台啤
但不是放个两队不同联盟就叫养成
而是需要挹注一些资源跟计画
所以之前许晋哲有说
这样持续选秀进来
一定有人很快打不上球
那未来会不会又出现类似李家瑞的例子?
真的很难说
所以目前球队数量多一点
多少还是可以帮助到目前准备挑战职业
的基层球员的倾向
不过能撑到多久
也真的很难说
另外还有未来东超等
看能不能跟欧洲一样
球员互相流通多(但这个跟疫情有关系)
否则目前这个情况下去
基层上来的球员
也势必会遇到一些问题
我能打到球吗?
终归变成早期中华职棒
一个萝卜一个坑而已
你进来两个新球员
我可能就解雇两个表现不佳球员
但是表现不佳也许也是年轻球员(受伤还是状态不好)
也许职业本来就很现实
只是这一块似乎未来还有讨论空间就是了
所以我还是希望两个 还是三个联盟
都持续加油
反正已经不能更差了
这样下去搞不好会有一些
革命性的转变也很难说
就让子弹飞一阵子吧
最后,希望中华队还是好好组起来
即便篮协真的太烂了
台篮加油!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