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略长~
这几天讨论的风向十分热络
对于新联盟 P+ SBL的分析各式各样都有
而已我曾经在体育协会工作两年 对环境的经验来看
这次的新联盟 V.S P+联盟 很明显就是一次政治斗争
SBL顶着篮球最高殿堂的牌子 到后期各队无心行销
烂了快十年 球队依然靠补贴以及国企球队在撑
然后也无心转型 有心想改革的球队只能出走
结果就是SBL经营失败 台湾篮球市场摆在那边却吃不了 只能划水
但那又怎样?
SBL可是篮协的门面 有国家支持肯定不会倒
经营的烂又怎样 一来是大家都习惯麻木了
又来所谓的成功或是失败是比较出来的
在没有竞争对手给自己难堪以前 管他经营的再烂大家依然打卡上班
优秀选手流失又怎样 国家篮球无法振新又怎样
反正有篮协顶着 系统持续运作 大家都不会失业啦
结果因为疫情的机缘 凑合了一堆体制外 又不指望官方改革的人
他们没有篮协的支持
有着只有大众包括网络酸民的冷嘲热讽 以及之前CBA的失败经验
一群篮协体制外的年轻人草草的搞出了一个P+联盟
并且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 这才是这点
P+联盟的商业成功彻底反映出台湾国民对于篮坛多年失望的反弹
在收益以及进场人数上明显地给了篮协难堪
而这只是现在反P+风潮的前因
随着P+以及SBL例行赛两边的经营落差
篮协以及SBL一脉不乏一直派人与P+联盟接触
谈选秀的问题 谈共好杯 谈之前P+球员能不能接受中华队征召
结果一路看下来 大家都知道
P+联盟传递的讯息就是:我们是独立的民营商业联盟 我们有自己的考量
这情况对于我国篮坛可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以前的CBA也是国家支持下乐观其成出来的
而现在代表篮协门面的SBL可好端端运作著还没倒
结果P+这个非官派的竟然真的给脸不要脸 独立自主了?
篮协第一次遇到了这种无法控制的对象
以我在体育协会工作过的经验来看
篮协根本不在乎新联盟能不能赚钱
他们真正在乎的只有一个
那就是对于篮坛的控制!
台湾篮球 国内赛事+球员养成是一回事
但国家队征召球员 赴海外比赛
这才是中华民国篮球协会真真正正的负责要务
而P+联盟的存在不仅正在边缘化篮协的门面SBL
还有着极高的独立性
这对于习惯牢牢掌握著一切的权脉老人们肯定芒刺在背
他们可是高高在上 说一是一 官僚主义浓郁的官派呢~
他们现在与因为无法加入P+联盟而充满怨念的集团联手
促成新联盟的成立筹备 就算让SBL沦为二军也在所不惜
传递的讯息很明显:
他们要重新掌握篮坛的主导权
这个新联盟的成立说难听点是反P+联盟
说好听点则是冲击P+目前的商业成功 然后逼其妥协合并
新联盟真的成立后 可见的未来:
1-台湾篮球员的就业机会增加 但也削弱职业篮坛的平均水准
毕竟球队一下暴增 优秀的还没海归 年轻的也还没成长起来
2-P+联盟的独霸市场的商业局面会受到冲击
真的变金控大战的话 那就是各个球队都在高薪抢人
球星不平均 优秀球员平均下降 有的县市在两个联盟都有了主场
就算P+成功在第一季开创了风潮 有人第一季的球迷情怀
但那原本的饼 或多或少进场的观众就是会被分掉
3-合纵反P+的势力转为支持官方
反P+的人什么都有
对于联盟草创不足失望离开 进而充满私人怨念的球迷
对于SBL充满情怀的死忠铁粉
对于被P+元老球队拒绝入团而愤怒的集团
对于P+联盟挑战权威而感不快的篮坛老前辈
以及被给难堪的篮球协会
在这个非权威的时代 要斗一个好端端运作的篮球联盟
无非就是集结上面的合纵之力 掀起反P+的大旗
美其名跟你商业竞争
管他防不防疫 我们在主场送珍奶鸡排给你吃 外加一堆送不完的公关票
抓着台湾人贪小便宜的民族性去打
就是要恶心你P+联盟的进场人数
一切都是所谓的"行销"
但操作的却是SBL的那一批人
这么明显的结构 你怎么还会指望他们是来商业竞争的?
还会在篮球版上乐观其成公平竞争的人
我觉得不是不视人心险恶 就是立场很明显是偏反P+的
最后的结论
我认为这个新联盟就是代表着官方来跟P+联盟耗的
他们的目标:
只要对P+联盟造成的伤害做足了之后
篮协的人就会在适当的时机 找个篮坛大前辈(姓郑的?)去探风向
"小黑啊~ 再这样下去两边都没好处 合力划饼才是"
于是就是新联盟与P+联盟合并
就算新联盟的球队并队也在所不惜
反正只要合并了
篮协的人事 目前SBL的人事就成功地打进P+联盟里了
不用主导没关系
至少篮协在联盟有了话语权
几季之后 就是高层人事斗争
那些官僚酬庸老人搞篮球经营不在行
但政治斗争可是能手
最后拉一个听话的上去当执行长
国家队征召谁也别给我出怪声音
之后持续运转
有可能SBL化 步入CBA后尘
我不知道 只求天佑台湾篮球
但现在这股反P+的风潮 风起云涌的
有概念的人才知道真正的重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