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zkow (逍遥山水忆秋年)
2021-03-28 07:02:43《109UBA》睽违21年重返一级,台湾大学球队文化的胜利
作者:Jeffrey Ha
“能读书也能打球”不需要台大来证明,台湾基层到处都是实例。但台大没有稳定兵源,
也经历过教练团更替,却能坚持自己的路,也才有今日进军甲一成功的结果;不一定要考
上台大,也不一定要以全一般生的阵容打进甲一级,但每个人都可以学习台大的坚持和打
死不退,来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国立台湾大学在三月二十六日的UBA(大专篮球联赛)二级八强赛击败国立台北商业大学后
,正式宣告暌违二十一年重返UBA一级赛场;这所许多人心目中的“第一学府”在历经多
年挑战后终于成功,克服两位先发主力因伤赛季报销的难关,创造了历史性的一场经典赛
事。
相较于北商大一字排开几乎全是HBL甲级名校主力,台大阵中清一色是乙级和素人出身的
“草根球员”,也因此受限于天赋条件,过去两队对战时,台大总是输多胜少。
要比天赋,台大可能永远比不过开设独招的队伍,即使在几年前现SBL台银队前锋刘人豪
在阵时也一样;但台大能连年抢进二级的全国决赛,并保有竞争力的原因,就是靠着不随
波逐流,以防守和慢节奏为主的独特团队风格。
对上北商一战,台大用了和现代篮球趋势大相迳挺,最“台大”的方式打了一场漂亮的胜
仗。整场几乎没有快攻,更只有大四后卫谢长霖一个人有过三分球入球纪录,但台大球员
好几次在对手出手后死死卡住对手,等到篮板球落地后才向前飞奔将球拿回;台大靠着落
实每一个基础环节,从防守的对位,轮转,出手后的卡位,到进攻时的耐心创造机会,和
积极争抢换来比赛胜利。
赛后台大教练黄琪晃表示,其实团队在进攻上也下了非常多功夫,但以台大球员的整体经
验与素质,进攻再怎么练可能都是弱点,所以在训练上必须更着重在防守,毕竟他认为“
好的防守不会失常”。
但好的防守不只来自教练团的出谋划策。台大拥有数十人组成的数据团队,利用情蒐分析
,剖析对手的投篮热区,切入倾向,球员使用率等,为团队在制定策略时提供资料;虽然
经验与实力不足,但台大有庞大的团队在其背后支撑,弥补缺陷。
上一次对上北商,台大以五分之差惜败,主战后卫许致铨将败因归咎于“团队还没习惯面
对压力”;在那之后,教练团特别增加了主战班底以外球员的上场时间,甚至在昨日为了
让替补球员提早进入状况,而特意让许致铨从板凳出发,也收到成效,让蔡秉杰和谢长霖
等替补球员在比赛中产生巨大影响力。
决赛前和许致铨联络时,他就曾向我透露今年是以平常心看待比赛;即使在经历连续两天
的激战与险胜后,他认为自己在过程中依然抱持着一样的心态,“因为前三年都一直输,
真的有点输到麻木,不如平常看待,在场上做好自己的事才是最重要的。”。
这场历史性的战役非常令人振奋,和热血沸腾,但帮台大赢下这场球的不是热血,是台大
球队背后的支持,是精心设计的计画,和场上球员“做好自己的事”的确实执行。
场上的表现已经非常精采,但这场比赛场边所发生的事,可能更具启发意义。
每次台大在北商大进行比赛,前来加油的台大同学总能够用声浪将北商大体育馆化为主场
;昨天也不例外,台大加油团的音量彻底压过主场北商同学的加油声,完全可用喧宾夺主
来形容。
在我看来,这就是“学生篮球”的意义所在。我不喜欢用学业成绩来套框架,因为受教育
在我国虽是义务,但学习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个人选择;学生体育真正的意义在于作为学
校的学生,在同学的支持下代表学校出赛争取荣耀,并在校园之间产生凝聚力。
并非要分出高低优劣,但观众为“球队”和“球员”与“学校”和“同学”加油时的气氛
与心态绝对不同;当校队成员和同学与学校产生真正的连结,你用尽全力呐喊,是为了上
课时坐在你旁边一起学习,甚至偷偷约定翘课,干蠢事的同学,那才是真正的学生运动。
竞技体育当然是要拼胜负与成绩,但正如南山高中许时清教练所说“除了胜负之外,还有
很多东西值得去追求”,台大尽管一年又一年在北商体育馆倒下,过去为他们加油的学生
也毕业了一届又一届,但时至今日,台大的数据团队仍在持续运作并且更加庞大、成熟,
为台大加油的声浪比起六年前挑战北市大时更有过之而无不及,令人感动之余,也展现了
学生运动最重要的精粹。
回到球场上,这次台大成功进军甲一级固然振奋人心,但相较于前三年八强赛的对手万能
科大、世新大学和中原大学都是积极招兵买马,准备重点发展篮球项目的学校,北商大称
得上是近年台大所遭遇实力最为相近的对手。
过去挑战北商虽然大多是以输球收场,但台大都不是没有赢球机会,而他们就只是就像过
去每一年一样,认真准备每一场比赛,和用招牌的防守和慢节奏努力尝试拿下胜利,并终
于在今年抓住机会,跨出重要的一步。
而正如许致铨在赛后所说,“以前高中比较会想去证明什么,但在经历很多失败过后,才
体会到很多成功都得来不易,很多事情都是天时地利人和,不是只有‘我们很厉害’,所
以也不会想要去影响谁。”
“就像今天赢球,都是靠着教练的无私分享,和学长一届一届一直以来的累积,不是只有
表面上的我们晋级,是整个台大的胜利。”
其实若有完整看完整场比赛,就能看出在许多个人动作与技巧上台大仍和对手有段差距;
而甲一级与甲二级的竞争强度又有如天壤之别,可想见台大明年在挑战甲一级的路程将会
更为险阻艰难。
但作为许多台湾人心目中的第一学府,台大学生课业压力大,外务繁多,许致铨在赛后和
森林系同学合照时,还在讨论明天可能必须到研究室进行作业,而无法参与四强赛的首场
赛事;甚至即使在今年帮助球队升上甲一级,也打算继续在台大攻读硕士,但他还是因为
计画为出国留学做准备,而没有继续留在球队的计画。
可惜吗?看着许致铨的同届队友王振原在政治大学发光发热,可能是有那么一点,不过台
大男篮成员的共通点,是篮球虽然不是一切,但无论场上场下,他们永远用尽办法尝试往
最高处前进,而决赛前,许致铨脸书贴文中的一段话是对此最好的注解:
在这些追梦的日子里,目标在最后容易变得模糊,也深知极限以及缺点在哪里,但也
更能坦然去面对自己,是啊,这七年来我们这些一般生也没有多少人能真的挑战职业、以
篮球维生,但对我们来说还是深具意义、以及自我实践的价值。台大男篮的学生运动员根
本不是什么天之骄子,只是一群很热爱打球、打得也不是很好的疯子,我们很坚持、打死
不退,并且殷切盼望有一天能站上如梦似幻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