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1 00:00 联合报 / 本报记者刘肇育
国内职篮P联盟日前宣布戴维斯成为本土自由球员,得以与4队进行加盟协商,尽管这样的
决定看似民心所向,但在公布消息的同时,联盟未说明是否有“归化球员”的相关配套,
让美意略显仓促。
戴维斯在2013年归化为我国籍后,身份与资格问题曾在SBL领队会议讨论,遭各队否决,
当年戴维斯正处在当打之年,以洋将身份出赛未引起太多讨论,而这次P联盟决定让他以
本土球员身份加入,则在完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发生。
戴维斯对于篮坛的贡献无庸置疑,有台湾身分证的他,以本土球员身份打球,不仅合理也
是民心所向,也有球团人士认为,37岁的戴维斯虽然体能已不复当年,但球技、经验仍高
出本土球员、甚至外籍生球员一大截,在不受到洋将4节7人次规范限制的情况下,拥有他
的球队,等于第4节仍以“双洋将”应战。
P联盟为戴维斯开先例,而我国下一位归化人选仍遥不可及,是否会成为“专属条款”,
也是一大问题;相较中华职棒日前颁布的“罗力条款”,洋将满9年年资后,将不受外籍
球员名额限制,戴维斯的“归化”身份需要透过政府力量取得,并非球团自身就能主导。
尽管其他国家不乏有将归化球员视为本土,或订定归化球员条款的职业篮球联赛存在,但
这些国家的相关制度都行之多年,或已有多位归化备案人选,在戴维斯仍是我国“唯一”
的情况下,要如何让球迷有机会再睹戴维斯场上丰采,又不会造成球队间战力失衡,P联
盟势必要讲清楚、说明白。
https://udn.com/news/story/7003/4901755?from=udn-catelistnews_c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