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0 篮球采访百场NBA更爱台篮 洋将外交官《圆球》艾迪
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77285
艾迪是我最敬佩的媒体人之一,不仅NBA采访经验丰富,其中更多次自掏腰赴美;
他在社群网站拥有个人品牌,不吝回答球迷提问,分享不为人知的工作观察...
作者:圆动力
当记者低头猛打稿时,资深的艾迪似乎显得特别放松。这位采访超过百场NBA的前辈坐在
媒体席上不时看球,有时闲聊,准备赛后向外援出击,准备展开“洋将外交”,为提升台
湾篮球实力铺路;因为其实与NBA相比,台湾篮球才是他的最爱。
“NBA就是娱乐性,球星我也都看过了,LeBron跟Kobe在我面前也还好啦。”我想能说出
这样的话人不多,他肯定有独到之处。
艾迪是我最敬佩的媒体人之一,不仅NBA采访经验丰富,其中更多次自掏腰赴美;他在社
群网站拥有个人品牌,不吝回答球迷提问,分享不为人知的工作观察;老牌篮球网站《圆
球城市》,他更是创始人之一。
英文带着台味,却爱找洋将闲话家常,艾迪称这是“篮球外交”;经历台湾从亚锦赛四强
摔到10名之外,他仍力挺台湾篮球,期许“好洋将进来,台湾篮球变强,本土球星出得去
”。
砸重金买美国报纸只为NBA 大学联考失常
49岁的艾迪过去同样受到“篮球之神”Michael Jordan的感召,30多年前就与已逝传奇
NBA写手曲自立熟识,缴交1000元年费加入秘密俱乐部,取得会员限定半月刊《NBA报导》
。
就读台中一中,他总是存下80块零用钱,每周两次踏入中央书局购买《USA Today》报纸
,为的就是boxscore。“我高中都在看球跟打球,难怪只考到中原,但我不后悔。”他的
首篇作品,即是在《NBA报导》发表90年选秀首轮分析;稿费零元,意义无价。
艾迪对NBA可说近乎狂热,不只在旧书摊广蒐曲爷发表专栏的书刊,更登门拜访求教。
文笔有如顺口烈酒 Gap Year大胆前进NBA
虽然说台湾文字记者文笔有一定水准,但艾迪不一样;他的文字就像约翰走路 Double
Black般容易入口;经过20多年淬炼,他的文字脉落清晰,文长却容易咀嚼。
自认中文底蕴不如人,又不愿乱学变四不像,他直白表示:“与其舞文弄墨,倒不如就写
重点嘛,来龙去脉很清楚,让人一气呵成读完。”
不过其实从离开XXL杂志进《民生报》前,他给自己Gap Year;他心想,书写NBA绝不能只
看外电整理资料,“我一定要亲临现场体验才能写出好东西。”
“为什么你去比赛不用钱?!”语文学校老师以嫉妒的口气呛声。艾迪白天上课,晚上跑
尼克主场采访,为XXL写稿补贴生活。但他也老实说,那时只有在旁边听的份;不论是英
文能力还是资历都压着他,无法鼓起勇气举手发问。
他也坐着便宜客运前往费城、波士顿,抢买美国国铁50美金的车票,前往华盛顿特区跑客
场,一年采访累计40场比赛经验。
但我反问:“去了一年花了几十万,没提问不觉得可惜吗?”他说:“当然会,但我没当
过记者就先观摩,已不虚此行;NBA对我来讲不是隔层纱,我知道球赛背后可能发生的事
。”
NBA就像旧情人 台湾篮球才是最爱
艾迪对NBA当然还是有一定感情,采访那天他就穿着Air Jordan的衬衫,并脚踩3代现身。
他不讳言过去不爱台湾篮球,看琼斯杯只为Kevin Johnson、Shawn Kemp等未来之星。
但加入民生到开始追踪CBA赛事后他却发现,“NBA全世界最强,但自己的东西还是最有感
情。”
相较探听独家新闻,你在场边发现艾迪,他可能都在看球或跟人闲聊。他透露:“挖新闻
很重要,但付出关心更重要;真正难采访的是输球的时候,获得信任很花时间。”
2008-09赛季台啤挑战三连霸失利,即将西进CBA的林志杰在休息室角落不发一语。艾迪说
:“他就像头负伤的野兽。”但凭借良好关系,他仍乐意聊一聊。
“看比赛,进一步互动,了解背后的东西;我喜欢采访那种感觉,这才是你获真正的东西
。”
美国西岸追到东岸 公路之旅追逐林书豪
艾迪很幸运,经历了媒体愿意花钱,让记者出国采访的时代。他在“林来疯”之前,没什
么上场的勇士时期就曾赴美,让林书豪留下印象。接下来尼克和火箭时期,艾迪继续亲自
出马。
回想林来疯,说话飞快的他语气也更加激动:“台湾媒体跟美国人竞争,每天跟打仗一样
;举手不一定点到你,更何况还要用英文发言,但那不是顾面子的时候。”
尽管公司采访经费在林书豪在湖人时期终止,但与林书豪有种不言而喻革命情感的艾迪,
仍尽量每年自费前往美国,享受流浪般的公路之旅,走遍超过20个州与球场。
“你干嘛不搭飞机啦?”我问他,结果他却说:“酱就不能去outlet买Jordan啦!”
艾迪将林书豪视每年总要见上一面的老朋友,这位老友当然也给他“差别待遇”,访问后
总是特别留下多聊几句,互相关心近况,来段篮球人专属的英雄惜英雄。
黄蜂队时期,艾迪前往林书豪一场作客巫师的比赛;得分挂蛋,走向他的记者除了艾迪外
,同样挂零。艾迪问他有网友剪接他被恶性犯规,对手却没遭受应有判罚的影片。林书豪
首次对此回应:“我很感谢球迷帮我做这件事,至少推动联盟重新检视这些事。”之后《
纽约时报》的记者竟向艾迪联络,询问授权引用。
艾迪骄傲又激动地说:“台湾记者做到独家,这就是我想要的,连外电都用我的;运气真
是他妈的好啊,去度假还跑到独家。”
好洋将进得来 台湾篮球才会强
艾迪在篮球圈已经待了太久,纵使静静坐在场边,心中早已掌握新闻,完全称得上“
insider”。有晚辈就直呼:“他内线知道太多,而且热情能维持这么久很不容易。”
而他与球员的关系早已从采访者与受访者,逐渐转变为伙伴,特别是远渡来台的洋将。“
有些记者比较排斥洋将跟洋教练互动,但这就是他的优势,会报导较少人关注的东西,会
想向他学习。”有后辈这么说。
他不时与外援谈笑风声,关心场外生活,希望台湾在洋将心中留下好印象,成为优秀球员
肯登陆的联赛,台湾实力自然能提升。他的人脉使他成为平台,他也乐当“篮球外交官”
,为外援和经纪人牵线。
“采访林书豪要用英文,就这时间练习了。”艾迪笑说,他认为洋将是推动台湾篮球联赛
强度的关键,尽量互相了解、帮助总是有益。
曾被误为脾气火爆的Charles Garcia加入富邦前,球团就征询他意见;他也不吝主动推荐
离开梦想家的Marcus Keene给裕隆。
他还曾为了洋将与资讯正确性,指正后辈记者;曾有媒体报导中华男篮总教练Charlie
Parker有意归化Charles Garcia,球员也有意愿,在网络上引起回响。但艾迪“拉正”后
辈,指Garcia曾为伯利兹出战的国际赛层级虽低,但仍属正式国际赛,资格恐有问题。他
说:“我们不能给球迷不实际的期待。”
三年多前,艾迪另开了脸书个人帐号,将独家记者生活和场外花絮与网友分享;他多以鼓
励而非责备政府和协会的方式,希望球迷支持台湾篮球。
在他的理想中,SBL将继续成为裕隆等尽社会责任的球队和大专毕业球员的舞台,P+彻底
职业化,顶级球星则力拼旅外;如此也是篮球体系的“团结”。
现在我会说,艾迪是台湾篮球最理性的支持者。经营个人网络品牌费力,但他甘之如饴,
“读者互动很重要,不仅增加认同感,他会来挑战也是一种对你的肯定,督促你写东西要
更精确。”
最后我问他,怎样才算好记者?他也快速给出明确答案;“跟球员的关系更胜独家,有应
变能力、能调适自己、分配时间,就可以成为好记者。万事起头难,我五年后才上手,建
立人脉要10年以上。”
┌───────────┐
│职人档案:艾迪 │
├───────────┤
│学历:中原大学心理系 │
├───────────┤
│经历: │
│ │
│《篮球》杂志特约记者、│
│ │
│《XXL》篮球杂志主编、 │
│ │
│《民生报》体育记者 │
│ │
│《圆球城市》共同创办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