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行销,将是台湾新职篮联盟最重要的课题

楼主: thnlkj0665 (灰色地带)   2020-07-12 11:35:31
行销,将是台湾新职篮联盟最重要的课题
Published 12-07-2020 09:43 by 朱彦硕
新的台湾职篮联盟(名称尚未定)将要在12月开打。有很多有兴趣的朋友跟我询问这个联盟
到底有什么特点?我说,最特殊的地方,就是这是一个行销公司与团队为主导的联盟。这
跟过去我们所认知的职业联赛,会有很大的不同。
我看到很多球迷对于新的联盟都有一些建议,但在我看来,实力,一开始可能未必能比
SBL球队更好;很多联赛的规章制度,需要有具体的订立,但并不是很着急。最重要的一
环,还是行销。
当然行销也不代表说是把一个烂比赛说得天花乱坠,最重要的还会是比赛内容。但是SBL
的比赛内容就算不差,还是一样乏人问津。可见行销这一环,可以说是台湾篮球推向职业
化最大的弱点。如果用一个比方:篮协那一套就像是旧的老杂货店,店开在那里,愿意来
买就买,不来买就算了;而新联盟就要像现在的便利商店一样,卖的东西虽然很多跟老杂
货店类似,但是知道要促销、做活动、打折等等,主动去找客户,不是等客户来咬钩。
我个人以为:以过去的经验来看,新联盟的行销策略不能仿效过去操作台湾CBA或是NBA的
作法,也就是联盟之上成立一个联赛公司来主管一切。美国可以,中国可以,因为它们的
经济体量大,然而台湾地小,想做出效果就得要什么钱都赚,也就是放宽赞助商的尺度。
过去不知道怎么干,只好学学别人,但也没有考虑是否适合台湾的情况,所以行销起来格
外费力又效率低。
既然是四个球队各有各的行销公司,所谓行销也不会只是负责卖票的多寡,还要包装主场
,甚至是因地制宜的行销策略,结合地方特色、特产、观光、美食等等资源,既然各队有
各队的主场,何不把观光资源吸收进来?如果职业运动可以带动地区产业发展,地方政府
不会不配合,甚至可能赞助、帮忙。
如果能成功,将是台湾职业体育史上的奇蹟,足够写在运动行销范本中的模式。这几家的
运动行销公司很多我的熟人,他们其实都憋了一口气:帮人做成了很多很成功的活动,偏
偏对自己的职业篮球无能为力,这是奇耻大辱。你可以说他们是运动行销的“国家队”,
也可以说是“复仇者联盟”。
换句话说,我所希望看到的现象是:
除少数独家赞助商外,可能会有不同竞争品牌在不同主场的广告同时出现。我预计,除了
球衣跟使用球外,可能就没有独家的赞助了。甚至连饮用水、运动饮料等等,都可能依主
场不同而不同。除非,有个漂亮的价格来争取独家。
各个主场会有很多由各队行销公司自己找的广告赞助商进入,价格不一定很高,但是数量
上可以找得比较多,先把声势做起来,自然会令人看到前景与商机。很多的赞助商可能会
地方化,比如新竹的球队会加入贡丸等等的小吃广告,但在其他主场就未必能看见。这种
商家未必能出高额的广告赞助费用,但是对地方观光有利,会更显乡土风格。
换句话说,以往在联赛之上的公司还要负责联赛行销,现在不用了。联盟之上当然可以成
立联赛办公室,但行销的重大问题,除了独家赞助商外,这个办公室(或是联赛公司)就只
负责规章层面的运作讨论,其他的就交由各队的行销公司负责营运。比如说选秀、球员薪
资问题、奖惩等等问题,这不是由联盟办公室来开会议决。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这个联盟
会比较有趣的地方,它有其创新之处。
转播,应该会是SBL与新联盟的一个决战点。当初ABA与NBA的竞争为何失败,就是因为丢
掉了转播的主战场。但是在台湾,转播权利金没有大到能够左右联盟成败的地步,但是行
销程度的好坏某些层面会影响到转播权利金。因此新赛季的转播之争,SBL不会没人转,
但新联盟更会在这个战场上遍地开花,有可能有好几个频道转他们的比赛。
反过来看,过去的CBA,所成立的CBA公司,本身就有很大的人事开销费用,还要负责行销
等等问题,而他们的做法是从上而下,由顶层的人来做决策,用NBA的那一套来操作台湾
篮球市场,结果当然会灰头土脸。SBL成立后,篮协有时候会外包给别人、甚至让转播单
位去做行销,但是这些模式都失败了,因为失败了,所以才会让人觉得台湾市场是怎么做
都没有办法搞职篮的主观印象,进而有“台湾没有职业篮球市场”的论调。如果摆脱过去
的做法,反其道而行,以各球对自己的行销公司来操作,而不是由上面来统筹,说不定还
能杀出一片新气象。之前富邦、梦想家的主场经营很成功,给了他们信心,因为有一个操
作方式在那边,未必不能成功,甚至可能是台湾篮球市场经营的解方。如果按照过去的老
路,我们已经失败了两次,没有必要再走第三次。
如果新联盟的行销操作方式是我所想的这样,那么,它将是一个非常值得观察的操作模式
。它适合于观光资源丰富、地方产业发达、但小国寡民的国家来操作。过去因为NBA影响
我们太多,而它又是如此的成功,所以很多东西会被固化,觉得学他们就是对的。但是就
篮球而言,在亚洲范围里,日本可能才是真正适合台湾的学习模式。思维要变,策略也要
因地制宜,世界上没有什么道理摆在那里都说得通的。NBA的例子很成功,但他们的模式
,不是放诸四海皆准。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些建议与看法,也许他们会做得比我想像中更好。但我丑话讲在前面
,如果新联盟只是行销好一点的SBL,那就没有成立的必要。我可以不介意草创之初他们
的实力跟水准是否合格,但是我想看到的是,行销团队做出来的声势与成绩。有了创新的
思维与模式,才能带领台湾篮球走向更好的一步。其他枝枝节节的问题,比如洋将多少、
球员薪资等等问题,不是我观察的重点,自然有人会处理。
台湾篮球很快会进入到“休耕期”,过去十年来,很多好手流失到大陆去打CBA,如今在
CBA对台湾的球员也进行选秀制度后,也说明了现在CBA已经不需要台湾球员的元素与现实
了。也就是说,未来会去打CBA的台湾球员将是少数,台湾会很需要联赛重新厚植自己的
球员实力。会旅外的还是去旅外没关系,但本土联赛不能再死气沉沉,才能让我们的球员
找到尊严和自信。
来源: https://reurl.cc/X604DR
作者: sonesnsdsosi (FOREVERSONE)   2020-07-12 13:13:00
推联盟行销联盟 球队行销球队
作者: Tiffanyheart (芬妮)   2020-07-12 17:51:00
看朱写篮球文十多年了 他一直都恨铁不成刚隔这么久才写台湾篮球的专文 代表是有期待的
作者: gaexpa058352 (臭甲甲)   2020-07-12 18:15:00
把条例弄一弄 不要像中职一样30年了还在领队共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