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走向台湾职篮的十字路口前,不如先回首

楼主: riceballs7 (表哥哥)   2019-09-07 18:24:12
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66825
开学了!断断续续写了篇台湾篮球第一次职业化的文章!不知不觉写了一堆字^^"
但写算比较有系统交代了CBA成立前的篮球迈向职业化前的过程
所以,还请大家点进网址按赞并多多分享,让更多人知道台湾篮球的历史!
走向台湾职篮的十字路口前,不如先回首来时路吧!
今年(2019)达欣退出SBL、富邦勇士加盟ABL、CBL昙花一现,使得台湾篮坛陷入混乱,不
少人认为台湾篮球正在职业化的十字路口,但在抉择走向哪之前,我们先回首看看过去我
们台湾第一次职业化(CBA成立)时,我们走过的道路,鉴往知来,这算是一篇台湾篮球职
业化的Research review吧?
前言
最近台湾国内篮坛职业化的问题再度跃上台面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话题。自中华职业篮球
联盟(Chinese Basketball Alliance,简称CBA)解散后,如何再度拥有职篮一直是大家
的目标,但要如何到达这个目标,也就是职业化要如何“化”?是一个大家持续期待但不
知道方向的进程。一个看似职业但事实不是职篮的超级篮球联赛(Super Basketball
League,简称SBL)也“维持现况”好几个球季了,球迷们也养成“不期不待没有伤害”
的心理,使得“职业化”的议题从偶尔还可以拿起来讨论的“隔夜饭”放到变成讲到就想
拿香起来拜的“脚尾饭”。
而今年为什么突然出现这么多文章再度讨论台湾篮球职业化的问题?啾巴老师认为主要还
是今年不断有连续性的Cambo出现将议题炒热。先有达欣男篮退出SBL,再来中华职篮大联
盟(Chinese Basketball League,缩写 CBL)从五月分信誓旦旦“一定会开打”到7月分
等不到第四队宣告破局。紧接富邦勇士改加盟东南亚职业篮球联赛(ASEAN Basketball
League,缩写ABL)跟上宝岛梦想家职业球队的道路上。到底我们要有自己的篮球联赛或是
加入别人的篮球联赛成为大家争论的话题,但可以确定的是SBL瞬间变成一个更业余的联
盟,从7队变成5队。
在这一波讨论中,啾巴老师并没有急着跳上浪头,毕竟许多人也已经写了不错的文章,于
是也想说本持着与其跳入“台湾篮球是否需要职业化?”或“台湾篮球职业化到别人的联
盟”的问题中打转,不如让啾巴老师本持自身学科的精神,带大家回到过去看“台湾篮球
第一次职业化的来时路”再回头思考我们现在职业化的问题吧!
台湾篮球职业化的讨论
台湾讨论到篮球职业化的问题,真的要追究可以追究到非常古老的时代。1959年台湾举办
了第二届“四国五强赛”,四国是指台、日、韩、菲,五强是因为台湾派了克难、国光两
队。菲律宾派出的球队为“伊戈队”当时在两轮的循环赛事中,获得8场全胜的纪录。
图:第二届四国五强赛菲律宾夺冠颁奖
表:第二届四国五强赛各队名次、胜场数等数据资料
赛后几日,报章关于体育运动的讨论文章,在当年仍有报禁的年代是很少见的资料,有篇
〈体育职业化之弊〉提到:
近年由于体育比赛竞争激烈,盛行以“集训”提高水准的办法。慢慢地大家就觉得一时“
集训”不如长年为之,于是运动就走入专业化的途径,而业余与职业的分别也就日益混淆
。例如这次来台的伊戈队在伊戈公司里支高薪,但是专打篮球,并无其他工作。事实上,
也和哈林队差不多,只是不到处卖票表演罢了。-1959.11.24《联合报》
从文中可看出,1959年提到的职业化范畴,大概就只在“有公司支持的球员,在公司专职
打篮球并以此为生的球队”尚未有组成“联盟”举办“联赛”的概念。
然而,清楚提出并呼吁台湾坛篮成立“联赛”,必须等历经1970年第六届亚运后,台湾的
篮球队在第六届亚运会中获得了第四名,前三名分别是韩国、日本、以色列,还有菲律宾
是第五名。由外行人来看这样的名次似乎已经不错,但看在篮坛大前辈朱声漪眼中却是有
很多待改善的空间,尤其认为在训练上的不足是主因。于是为了解决“训练不足”的问题
,于是提出仿效NBA的运作模式建立台湾自己的“球季”。
所谓“球季”,在我国来说,并非借此长期休息,相反地,要利用这段时间,作有计划的
勤练,依个人意见,不访依据美国把半年期限延长为八个月:即由每年十月至次年的五月
。同时,参照美国NBA职业篮赛的办法,在“球季”内不断举办比赛,采““七战四胜制
”也好、“五战三胜制”也好,使队与队之间常相接处,藉以切磋球技,同时,亦可消除
“难得碰头”而是胜败太重的偏激心理。再者,多邀强队来访或派强队出征,以收观摩交
流之效,如顾虑经费困难问题,何妨邀请报馆、电视台等支持合作,所于六、七、八、九
四个月,时当暑期气候炎热,正适宜于晨晚间实施基本训练,若非必要,应尽量避免安排
比赛。总之,美国篮运推展之成果,系经悉心研究所得,必有其值得借镜之处,取人之长
,何乐不回,愿提供主事篮运当局参考。-1971.01.14 《中央日报》
明显有仿效“NBA”联赛经营的模式,但尚未明确分出“季赛”、“季后赛”的区别,
只有笼统的“球季”在其间不断举办比赛,至于比赛赛制也没限定甲组球队之间的交流,
也同意邀请强队来访或派强队出征,只要达到“球队与球队常接触”的目地即可。算是对
于当时球队只有在重要杯赛才得以碰面交流提出改善翻案,并将交流固定在“球季”期间
,也算是对1967年红头教头Red Auerbach给台湾篮球的建议“是不反对台湾整年打篮球
,只是要有规定的比赛季节,其他的时间要检讨和训练。”相呼应。
1990年代前夕的台湾篮坛
1990年代前夕的台湾篮坛与1971年朱声漪提出改革的时空背景已经有很大的不同。台湾篮
球迷自1980年代起开始不断在接触“高水准的篮球赛事”。
像是自1977年琼斯杯举办,到1980年代开始逐渐蓬勃发展,各国优异的选手到台湾参赛,
即便到1980年代中后期有衰退现象;但1987年台视开始转播NBA,而且是整年度的块状节
目播出,使台湾球迷仍有另一个接受到高水准赛事的管道。
与之同时,台湾篮球内部也正在进行各层级的整顿工作,也就是我们熟知的JHBL(1989年)
、HBL(1988年)、UBA(1988年)三级学生篮球联赛的分层在1980年代末期开始发展起来。
也就是说:“台湾球迷不断在台湾本岛接触高水准的篮球赛事。”另一方面“台湾篮坛内
部也在进行学校各层级整顿作业”因此,是否能进一步整顿出一个“台湾岛内最高水准的
社会联赛并且吸引台湾球迷的目光”成为迈向1990年的重要话题。
两位推动者:曲自立、汤铭新
曲自立是NBA在台湾发展的重要推手之一,(#关于曲自立为何被啾巴老师称为NBA在台湾发
展重要推手之一,可以看 《NBA报导》(1987-1990)台湾第一本NBA杂志)本身也是台银篮
球队的教练(后来转领队),因此在1980年代后期对于台湾篮球给出很多建议,像是“废除
琼斯杯,给金费拿来建立台湾的篮球联盟。”因为认为琼斯杯满足台湾球迷的娱乐胃口,
但是对于整个台湾篮球发展水准并没有帮助。那么曲自立想要未台湾篮球建立什么样的制
度?
图:曲自立于1986年构思的台湾篮球联盟
重点是:“把省、市、全国的各种比赛全部取消,确定每年十一月到次年一月为球季”以
及“让十八个男女甲组队根据地缘关系找一个家”每个队伍的“家”都有“标准的球场、
有热心发展地方篮运的人士以及肯买票进场为“自己”的球队加油的观众”然后推动“有
主客场制度”。其目的,一言以蔽之,就是“各县市有自己的球队可支持,有球赛可以看
,大家还可以把钱挣,又能提升台湾篮球实力。”这个好棒棒的构想,当然需要有关当局
来执行,至于有关当局就是篮协!而这个执行者就是:汤铭新。
汤铭新也是一位台湾篮坛的传奇人物,台湾师范大学体育系老师,也带队亚东女子篮球队
,以及一堆篮球相关协会或委员会的要角。较为人熟知的是在奥委会中服务四十多年的资
历,写过砖头般的《我国参加奥运沧桑史》上下两册,是当时大老级的人物。在王人达担
任篮协期间,于1989年接任总干事也就此展开推动整个全国联赛的筹备。
我到了篮协任职后,首先想打破数十年篮球活动集中在台北市这个点的局面,计画扩展至
全省各县市,以求全面性的普遍发展。我于是提出仿照美国NBA球季的比赛计划,开始筹
办社会甲组篮球联赛。-《汤铭新先生访谈纪录》
当时,曲自立也是篮协一份子,期间担任常务理事。相信他们汤铭新与曲自立两位一定常
常交换意见,奠定仿效NBA作为设计联赛的基础。之后,从1989年8月起开始筹备,到1990
年11月进行了六次筹备会,最终将9支男子球队和7支女子球队配属到7个县市之中,并且
排定自11月起到隔年3月分,共160多场的赛事。
“联赛”与“主客场”制度的实施
这里就要问为什么要仿效NBA的联赛?台湾篮坛有什么问题吗?
其实在此之前,台湾篮球界的社会甲组球队,最主要有两个层级的比赛可以打,一个是全
国赛事,自由杯、中正杯,另一个是区运动会、省市联赛等级,不论哪一种每场赛事对于
每个队伍都只有5-8场的比赛机会,也就是说现在规模大一点的系际杯比赛,参赛队伍都
有机会打得比他们还要多场次(笑),再加上一些其他的比赛,一年假使全勤都有参加上述
各比赛,大概会有30场左右的比赛,然后养支球队当时大概一年一千多万到一千五百万左
右,所以一场比赛大概会烧掉30~50万左右,对于比赛打得少的球队更是把钱往火里丢阿
。因此,联赛的设计,最低标就是“集中火力打比赛!打一场多一场!”一方面增加经验,
二方面让比赛期和训练期可以分开,高标是“球赛精采,球迷进的来,大家发大财”作为
企业来经营,收取门票、广告、电视转播权利金等等。
所以,当时就将两个全国性的比赛,自由杯(1月底)、中正杯(10月底)合并成为一个“全
国联赛”(此联赛为埠际篮球联赛,也有人称社会甲组联赛,本文皆简称:“全国联赛”)
是将“自由杯变成联赛的初赛,大家打循环赛。中正杯变成联赛的复赛,按照自由杯的名
次分两组打淘汰赛,最后两组的冠军再打总冠军赛”。听起来很耳熟?没错就是NBA的“
季赛(打排名)、季后赛(排名打分区冠军)、总冠军赛(东、西分区冠军打总冠军)”!
今日我们看甲组联赛常见的“季赛、季后赛、冠军赛”就是自此奠定,不过当CBA创立时
,却是走职棒CBL模式,分为上下季冠军模式,最后上、下冠军都由裕隆队获得,所以就
直接成为总冠军。或许因为这样没有了打冠军赛那总赛事张力,所以后来又推出“超级杯
挑战赛”由第四名的球队挑战第三名,打赢第四名再往上打,打输由第三名往上打,最后
再挑战裕隆队。(#这样的模式,啾巴老师个人是觉得颇荒妙啊!!!)
为什么要有“主客场制度”?一方面要将篮运带出台北,二方面要让各地支持自己的球队
。因此“主客场”的落实是这个全国篮球联赛另一个最大卖点!但是!(#对!没错就是那个
但是!)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场地只有7个体育馆可用。不过,当时篮协还是很尽责地将大
家都塞了进去。
表:1990-1991年全国联赛各球队分配主客场县市
不过,还是有奇怪的地方,像是“没有挂名县市,也没主场的球队”宏国、北市银、华航
没有挂名县市、也没有主场地。但草创元年,有这样的安排算是可以接受。不过,不过大
家买不买单又是另一回事。篮协在主客场制一番努力后,在赛季结束后得到的结果却是:
主客场制源自美国各项联赛,但台湾地区幅员小,球队临时分配到宜兰、彰化、高雄……
,并没有如预期的能吸引人,主要的是“属性”不强,难获民众认同。
整个联赛5个月163场的票房收入,仅208万余元,固然与事前筹画、宣传不够有关,最主
要的是球队空降未能获得地方认同。
此外,主客场制,使大部分地区的球迷看不到想看到的比赛及明星球员,如宜兰地区球迷
看不到南亚对国泰、对电信、对台元等重要比赛,这不无遗憾,而他们却得看6场电信、7
场幸福的比赛,票房又岂能提升。其他县市也有同样的困扰。
也就是说,明年联赛仍将分散到各县市去比赛,继续作推展地方篮运的合作,只是球队不
再“许配”给各县市,高雄球迷不限看南亚、金龙比赛、彰化球迷也不限只看台电、台银
的赛程,如此可使各地球迷对比赛持有高度新鲜感,也可以看到爱看的明星球员身手,方
能刺激票房提升。-1991.03.23 《民生报》
也就是说。这个联赛想要落实的“主客场制”基本上第一年就饱受批评,被批评的原因主
要有“球队空降未能获地方认同”以及“大部分地区的球迷看不到想看到的比赛及明星球
员”这两个问题是共生的问题,毕竟空降球队无法得到在地支持,也因此球迷仍旧想看原
先他们所支持的强队或明星球员,也就是球队尚未在地化的表现。在地球迷的死忠支持,
这本来就需要时间去培养,篮协似乎也知道这点因此在第二年时还是继续推动,并扩大了
球队到各地比赛的机会,有意借此推动全国篮球运动的市场。
表:1991-1992年全国联赛各球队分配主客场县市
但整体分配下来,可以发现更多奇异的现象,像是
“一个城市拥有两个以上的球队”台北市拥有三支球队,两支男子球队挂名同一个县市和
球场,不过NBA有着湖人和快艇的例子,这也不算太奇怪。
还有“球队挂名县市,但没有县市主场”的中油男篮挂名在台中县,但是自身县市却没有
“主场”可比赛。
仍旧有“没有挂名县市,也没主场的球队”而宏国、幸福水泥、华航则是没有挂名县市,
也没有自己场地。
以及“有比赛县市,但是没有球队在挂名”的台南市。
其中,更有趣的是“无主场的客串球队”归主队,他是打客串演出,只打初赛。各种奇怪
的分配方式,让原本立意良善的“家”(主客场制)反倒成为一种“中途之家”(有家无主
队)的感觉。
也因主客场制在全国联赛1990-1991、1991-1992球季失败收场,到1992-1993球季时不再
规定球队归属县市,球赛只尽可能在台湾各地进行,不过大多球赛仍旧是走不出台北生活
圈(北市、县、基隆)。这样失败的主客场制,也使得1994年CBA在推动时,没出现我们一
般球迷“一个球队、一个主场、一个城市”的运作模式,反倒是日后台湾篮坛出现许多变
形主场或县市冠名,又或是各县市推广篮球的赛制。这一且都源自于1990-1993年之间主
客场制落实的失败!
所以?为何CBA会在1994年得以成立?
成立个篮球职业联盟的梦在1987年代曾有不同方向的讨论,像是有时任台北市蓝委会主委
吴经国认为“亚洲联盟”(像是今日ABL的模式)可以是方向之一,事实上亚洲联盟的执行
长马仑后来也曾企图向当时台湾宏国队招手。另外一派像是曲自立,则认为“国内离职业
化的条件还有一段距离,因此现阶段达到‘国家化’(国家辅导使体质健康)再来谈也不迟
。”因此,前文提到的“全国联赛”可说是“篮协为主导单位举办职业联赛前的过渡性联
盟”。
随后1990年起,棒球职业化了,篮坛职业化的呼声再度升高,有许多工商团体是抱持意愿
,但另一方面也知道职棒花了数年的准备功夫,而篮球也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像是是否
能得到社会消费的认同、球场设备是否健全、技术水准是否足以商业化、球员待遇是否合
宜?等等一堆问题。
“全国联赛”举办期间,1992年11月,召开了一场“篮球国是会议”由教育部长毛高文领
导一批篮坛重要人士开会,结论大概是:“篮球非职业化不可”但会议中汤铭新也指出困
难之所在,主要就是“比赛场次还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是观众人数,(全国联赛)第一届
平均人数327人,第二届平均人数409人,甚至有时在南部比赛,还出现全队人员比观众还
多,现场广告看板一万块也没有人要。”
那在如此前景不看好的状况下为何职篮会成立呢?自汤铭新的访问纪录提到1994年的全国
联赛冠军赛是一个促成的关键:
......经过五年的努力(自1990年算起),篮球迷真的回来了。不过,球迷的回笼却成为筹
组职篮的诱因,致使八十三年度社会甲组篮球联赛成为最后一场比赛。
最后一场的冠亚军决赛,场地在台湾电视公视对面的北体体育馆,那是一个仅能如那四千
人的小体育馆。那个体育馆旧得不像样,外面下著大雨,里面漏雨,必须一边打球,一边
拖干地板。开赛时,体育馆里挤进了四千五百人,场外还有二千人买不到票。篮协副总干
事简世豪临时在场外架设电视墙,让球迷撑著伞看现场转播,可谓是盛况空前。
-《汤铭新先生访谈纪录》
图:1994年社会甲组全国联赛冠军赛报导
图:1994年社会甲组全国联赛冠军赛之台篮奇蹟边打球边漏水
球赛结束后,篮球职业化成为势在必行的一件事,中华职篮公司趁势正式成立。对此汤铭
新也在访谈问纪录中提出他的观点:
我从头至尾反对设立职篮公司,因为是我建立了联赛制度才再度将观众培养起来,基础根
本还未稳固,就因前四强的队伍出走,刚打下一点基础的联赛制度又玩了。
-《汤铭新先生访谈纪录》
并认为当时台湾筹组职业篮坛的条件不够,其中啾巴老师认为有三点很重要:
一是“没有主客场”:球队本质上是台北队,即便冠上各县市头衔,根本得不到台湾各地
的认同。
二是“支持群众的断层”:1950年代开始看球的老球迷逐渐消失,新生代对于篮球的热情
逐渐消逝。
三是“收看方式的改变”:电视的普及,喜爱篮球的球迷直接可以在家看水准一流的NBA
球赛。
所以,在汤铭新这位创办全国联赛的推动者眼中,当年CBA的出现,并非妥善准备好之后
才进行下一步的。也因此,2019年的今日与其谈论职业化的十字路口,倒不如我们以史为
鉴,先问问在走向下一个阶段,不论ABL或SBL或成立CBL,这几年来主政者(篮协)有以这
个目标做准备吗?
那么?我们要怎样的篮球联盟?
一个不小心就写了这多!不过也是吐不快啊!看到最近台湾篮坛的讯息也真是快吐血。最
后,就以啾巴老师个人的观点来结尾。作为一个球迷而言,确实是希望台湾有“自己的职
篮联盟,真正的主客场制,赛制采取仿NBA的模式。”
“自己的职篮联盟”
为什么要有自己的职篮联盟?其实道理很简单,从最初台湾创组“联赛”的主要目的就是
“在特定时段中增加球队互动频率,强化竞争意思,借此提升台湾顶尖球员在国际篮坛的
竞争力。”宝岛梦想家与富邦勇士两支用心经营的球队,却在一个可以并未保障台湾顶尖
球员的联盟,作为运动娱乐事业,是无可厚非,但作为对台湾篮坛的帮助,确实是“可惜
了!”或许这需要“让球在场上飞一会”(#看到SBL选秀后又觉得并不可惜了...)我们才
可以看到对台湾篮坛的深刻改变。另外一个理由则是,情感上的,身为台湾人,台湾球迷
,自然想要有自己的职篮!
“真正的主客场制”
过往台湾篮坛最顶尖的篮球活动、赛事,基本上只在台北(北北基)也因此再怎么努力比赛
,再透过媒体、网络社群等来经营,都是缺乏与更多观众近距离的接触,也就很难扩大整
个市场。就如同选举一样,一位区域立委不在选区走跳,如何得到选民的支持?(一位市
长不在执政县市走跳,如何得到市民的支持?。)更莫论登上一层楼了。“主场就是培养
死忠球迷的机会。”如同深根多年的政治人物一样,才会有很多的脑粉(X)死忠支持者(O)
,有了这些支持者拱起一个“气势”与他队竞争时才会有比赛的“张力”从NBA赛事到台
湾选举皆是如此。然而,这需要长时间“蹲点”与“活动”才有机会达成,举行与球队相
关主题的活动、让球迷到主场有参与“运动娱乐”的感觉。目前,观赛经验最好的是,宝
岛梦想家,主场的气氛从入场路上满满的梦想家LOGO旗帜开始,看见了用心,也使人融入
梦想家这个家的气氛之中。
最近一次好的观赛经验是在“佛光杯”不只看到想看的赛事之外,更重要的是可以大大方
方的“买东西进去吃!!”这点很重要啊!记得之前看球赛经验都还要担心体育馆不能带
食物,然后看到满满的饮料杯被挡在体育馆入口桌上,真是有碍观瞻。主场比赛就如家庭
聚会一样,是一个很好凝聚球迷与球队向心力的机会,结果饮食问题都无法解决。饮食可
是活动、财源的领域阿,试想“台啤队在比赛,台啤球迷在观众席上喝台啤再位台啤球员
加油,满满的台啤味,比赛还没打完,人都醉了”能不支持吗?一个球场不同球队的主场
周?别闹了,球迷要的是“长久的家”不是“寄宿家庭”啊!
“职篮赛制:仿NBA的赛制”
本季(第17季)SBL改成上、下半季,最后由上、下半季冠军,进行7战4胜总冠军赛,若上
、下半季冠军同队,则7战4胜总冠军赛,系列战先取得1胜,对手由年度战绩2、3名队伍
进行挑战赛产生。这样的上、下半季冠军的模式也不能说台湾人不熟悉,毕竟隔壁棚的职
棒是此模式,但“台湾人收看NBA的习惯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相信这是台湾球迷最习惯
的篮球赛事模式。”即便,NBA的赛制不见得是最好的赛制,但喜爱NBA的球迷相信也会是
台湾篮球最应该极力争取认同的对象,因此NBA赛制可减少球迷对赛事的不熟悉度是有帮
助的。不过,也有有个显而易见的缺点是,队伍数量太少是否能维持每一场例行赛的期待
感、新鲜感。所以“仿”的重要性就很重要,我们可以学习他人,但不见得他人的做法是
适合我们的,这个或许就需要各位集思广益了。
后话!
开学的兵荒马乱写使得文章写作的断断续续的,使得这篇文章开始写道结束花了两个礼拜
左右的时间。啾巴老师有个远大的梦想是让台湾篮球的历史可以让更多台湾人知道,所以
才决定在公开平台写文章,希望能让更多人看到台湾篮球的点点滴滴。前阵子利用暑假上
台北收集之料,开学计算了一下花费,果然梦想是需要“时间”和“金钱”堆砌起来的XD
,所以希望喜爱台湾篮球的各位,多多帮忙按赞、分享,行有余力就到啾巴老师作者头像
开下的粉丝专业按个赞吧!
作者: andy19930905 (阿力)   2019-09-07 18:49:00
以前篮协似乎比现在好点 但以前观念没那么成熟就是
作者: StarTouching (抚星)   2019-09-08 23:31:00
此篇专业 但能读进心坎了读者少之又少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