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杜奕君/台北报导
2019年CBA选秀风光落幕,在请来林书豪加持下,加上6名台湾好手报名选秀,因此格外引
发台湾篮坛关注。最终6名台将中,共3人获选,在台湾篮坛局势如此混沌不明情况下,接
下来台湾篮球员该何去何从?确实是很大问题。若本土联赛体质持续无法健全之下,台湾
篮球若持续在死胡同内打转,将造成严重伤害。
此次CBA选秀破天荒有6名台湾选手报名参加,其中甚至包括大学刚刚毕业、ABL层级选手
,以及SBL出产的顶尖战将,无论人数、层级都是历年之最,CBA在整体薪资待遇、实力都
高出SBL一截情况下,确实很难抗衡好手流失状况。
但这样的状况并无法当成国内联赛体质无法健全的借口,SBL近年来整体受关注度直线下
滑,已是不争事实。日前在所谓CBL(中华职篮大联盟)尝试开创职篮新局失败后,SBL这块
“国内篮球最高殿堂”的招牌究竟该如何擦亮,甚至重新赢得球迷信心,显然是现阶段唯
一,也必须去做之事。
SBL球赛本质并不糟糕,本土球员的整体实力也仍有一定水准,所谓的“球星”绝对可以
透过行销及包装来重新塑造,但过去几年SBL在经营球迷及整体包装上的努力几乎“归零
”情况下,比赛只流于形式,甚至是例行公事,球迷该如何买单,球员又该如何全心全力
付出?
如果台湾的“篮球人口”真有如此庞大,要支撑一个本土联赛理论上绝对没有问题,但相
关的配套措施,球场的软、硬件设备是否到位,行销包装策略究竟有没有打中球迷的胃口
,这些都是必须“动手做”,才能看见成效,并且不是短暂时间就能看见成效的状况。
但唯有开始动手做,才有可能赢回球迷入场,甚至对本土联赛的激情,否则流于琼斯杯的
短暂激情表象,当每年热闹的“中韩大战”结束后,台湾篮球又再次归于平淡,实在相当
可惜。
当然,球团及球员也必须扛起责任,不管职业或半职业,你的身分就是“篮球员”不要愧
对自己身为球员的应尽责任,认真的球员永远不会被遗忘,若要改变大环境的不利局面,
拿出表现争取自己的身价与存在价值,这才是更上层楼的不二法门。
原文网址: 盛大的CBA选秀 变调的台湾篮球 | ETtoday运动云 | ETtoday新闻云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90731/1502500.htm#ixzz5vEpQdHqu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