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借用这篇来杂谈一下 UBA过渡到SBL的表现 文微长 甚入
先从体能和技术上来看新秀球员的问题
第一、体能
众所周知的,SBL毕竟是.....
好啦,成人联盟,其肌力跟体能的要求和强度都比UBA(平均)高很多很多
所以新秀一上来,第一个首先遇到的会是伤病的问题,因为多年累积下来的疲劳
加上过度到更高强度的联盟,疲劳度造成的伤势在所难免,大家能够发现
不管哪个联盟的新秀,都会遇到类似这样的问题,从而表现下降
大家在讨论的陈状元,在这个部分应该是下非常多的苦工
除了身材,他在场上间歇的体能和爆发力速率的展现跟高中差很多,有持续成长
这个部分是可以给予他鼓励的,也看的出生理状态是完全可以应付SBL
第二、技术特点
再来,技术特点也是能不能上场的重要标准
通常投篮跟防守,都是每一个球队欠缺的东西,同时也是年轻人最难练好的东西
因此,3D球员是最容易有上场机会的,工作简单相对数据跟表现也会稳定很多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后卫到SBL打的不怎样,例如大家喜欢骂的柯和吕(两个吕)
这种球员都是以切传见长,快速处理球是他们的优势
但在SBL,快的人多得要命(会冲的很多靠头脑的很少) 对抗性又更好
你小球员的切入根本发挥不了什么,加上finish手段粗糙,缺点被无限放大
但有些人则是例外,因为他们的切入靠真正的技术,以及用头脑的时机判断
(什么时候下球,什么时候慢等等)
而非在学生时期用体能碾压对手,大家可以观察一下,不是靠技术跟时机再过人的
不会打很久,或者是他的表现会是昙花一现的(自行脑补)。
回说陈的部分吧,他在大学一开始定位就是专职射手,并且先把基本防守要求做好
大一做的还满不错的,标准3D球员;之后学校发掘他的潜力,让他运球投篮都试试
到台银的他,已经有点接近核心打法了,这种球员的表现一开始都不会太好
因为各项技术要求都很高,并且他比赛解读需要非常的快,很快的会进入撞墙期。
喔对了,补充下 用脑子打球的球员,都会有上场机会的 大家自己观察一下
跟条件无关,打球方式的关系
这边总结一下问题,和可以做的方向
我相信陈状元有很好的工作态度,但心态的摆正还是非常重要的,先要求自己
然后边学边看,想想怎么样把打球的效率变高,只做跟赢球有关的事
(其实大部分球员也知道,但打久了都会把这件事给忘了)
其实小台的类型跟他很相似,但是他没有小台的身高,有得练了
然后,台湾后卫或者球员都有类似的通病,对基本功不重视
我相信会季外严谨自主训练的球员少之又少,你训练的品质绝对影响你比赛
没有完善计画,你的表现就跟一般人没两样
并且,很少"动脑筋"去想技术上可以改进的部分,以投篮来说,都说多投就好了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我相信双洋将可以让SBL赛场适者生存,有心留下来的球员留着,竞争激发出更高实力
总之
大家不用太心急啦,我想台银的目标.......也不会是这一季,把新人练起来
可能才是他们用意,也同时希望有机会的年轻人,不要大头症
有没有行销和明星光环的篮球,始终都还是篮球。
(没有要帮SBL行销洗白意思,他们很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