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队第二窗口赛期感想
Published 25-02-2018 04:14 by 朱彦硕
中华队结束了第二窗口赛期的两场比赛。两个都是艰难的客场比赛,70比69战胜日本,68
比88输给澳洲20分。这个结果,我认为还不错。本来就没有预期会赢澳洲,甚至对日本,
赛前也是普遍不看好。但是能拿下日本,至少克服了客场的问题,相信要是再战日本时,
会比较有自信心。
不过,这两场球,我看的是另外两件事。我当然晓得篮协没什么钱和资源大搞集训,我讲
的是比较实际、能力所能及去改变的问题。
● SBL球员的对抗性与重量训练还需要再加强
这一轮,中华队打得最出色的球员,除了Quincy Davis外,当属陈盈骏与胡珑贸。第一场
两人各得15分,第二场阿骏拿了22分,胡珑贸还是得了15分。同样是在CBA打球的周仪翔
烧差点,但也还可以。别忘了一件事:陈盈骏与胡珑贸,都没有打过SBL,都是去美国读
书后,回来就直接去CBA。而在SBL的本土球员,表现就不那么抢眼。还记得吗?2013年的
亚锦赛,那一次的辉煌,即使是非CBA球员的蔡文诚、吕政儒都有很出色的表现。
问题还是在于SBL本身的对抗性比较不够。比如周伯勋,我对他其实不是印象很深,走在
路上我也认不出来的那种,但是看他比赛的时候,个头小一号也就算了,跟胡珑贸身上的
肌肉对比,就是差距不小。现代的篮球,固然投射能力很重要,但是没有对抗就没有一切
,台湾目前的SBL球员,在这方面还是需要加油。
很多时候并不是台湾的球员对抗能力不行,而是没有那种环境时,骤然碰到对抗能力很强
的球队时,会变得很不习惯。现在澳洲与新西兰都已经并入亚洲比赛了,以往移地训练喜
欢跑日本韩国菲律宾的模式,似乎也要改一改。我们不可能有像大陆那样的高度,只能在
对抗上不输人。
这就好比日本女篮,日本女篮一向以技术见长,但对抗性始终上不来,等到有了渡嘉敷来
梦等新一批的球员上来后,对抗性增强,再佐以她们原有的技术,成绩自然就好了。台湾
球员的篮球智商不低,但身材不如人也没有办法,只有在对抗性上下功夫。对抗经验与对
抗本钱,这两者缺一不可,未来应该是SBL各球队需要走的方向。
● 台湾篮球的万年痼疾:罚球
对日本一战,中华队罚23中13;对澳洲队,罚21中14,总计罚44中27,刚刚过六成的命中
率。说难听点,这种罚球能力,没输日本已经偷笑了。
罚球问题也不是第一次出现在中华队了,年年讲,年年还是出现。是因为没练吗?我不相
信。去看看SBL各队的罚球命中率,好像你还真能知道些什么:没人把这基本的技术,视
作一个认真的课题。大家普遍认为,罚球就是多练就好,但事实是,多练只是必要的手段
之一。如何把练的成果可以展现在球场上,这又是另一回事。难道中华队这些球员不练罚
球?我才不信。但每回上了场,罚超过20球以上的比赛,命中率很少上得来的。
说白了吧!台湾有真正的投篮教练吗?有请过投篮教练吗?现在看来,没有。台湾很欠缺
这种专项技术型的篮球教练,大部分的教练还是专精在球员的基本训练以及战术上。NBA
是当然有这种教练,一个好的投篮教练甚至可以帮助一支球队整个赛季的罚球命中率提升
百分之五以上。你就算一算,这可以多多少分?如果练了半天战术就是要多进一两球,结
果在罚球线上就轻易丢失,那不会很累吗?我把罚球比喻为围棋中的收官技术,我自己下
围棋的,当然知道收官对于一盘棋的重要性,赢棋下输或是翻盘往往就在这里。不重视罚
球,过去我们吃过这样的亏,未来我们还要吃这样的亏。
如果中华队的罚球,不要多,75%就好,对日本那一场可能可以多4、5分,这可能就差这
么一点就晋级了,而现在这种赛制,对于每一分都要锱铢必较的,我真的呼吁,篮协如果
用点心看问题,请个美国的投篮教练前来,那怕是短期的指导,也会对球员产生一些效果
。罚球,并不仅是练习问题,也不仅是心态问题,请投篮教练来就是希望看看能不能找到
技术上的问题。如果我们的罚球始终保持在这种水准,那等待我们的将是数不完的苦战,
打谁都苦。
来源: http://tinyurl.com/y9d9udt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