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SBL无法职业化的原因

楼主: shifa (西法)   2016-09-23 20:57:49
大家的回应这边分类一下做讨论
然而有些事情想先说在前面,我前篇要讨论的议题是
“作为一个观众,要怎么做才能看到这个运动往职业化发展?”
就我知道的商业流程:
企业会在“环境评估”后决定是否进行建设、行销的投资,
目的是要获利,或是能够提升品牌效益。
在职业运动场上,能够获利的球团屈指可数,
但至少球团仍旧希望能尽量往损益两平的方向努力,
少一点点没关系(可以当成品牌行销费用),但是如果无法损益两平,
那么企业的行动就会渐趋保守,按照往例处理(持平经营)。
如果一直没有起色,就会进入观察期甚至认赔卖出。
从这个逻辑延伸出来,球迷要影响球团投资的方法其实不难:
1. 持续地进场看球、甚至揪朋友一起去看球,直接影响票房
2. 运用脸书等社群工具分享消息,提高曝光度
3. 有空就看SBL网络、电视转播,提升点阅、收视率
(再消极一点,也不要呛那些愿意进场的人浪费钱 QQ)
总归一句话,就是尽量参与篮球市场的商业活动,强化获利的可能性,
才有可能促使球团更愿意投入
这听起来很一厢情愿,但却是我们有机会影响球团决策的方式
(另一种方式就是直接进去球团并且获得权力 XD)
一、品质让人不想花钱看[球赛难看/球员水准不高]
: 推 sss1234: 写完结论是叫观众花钱进场看烂比赛?
: 嘘 YqYq5566: 球员本身别一直把妹、外遇、抽菸、喝酒吧,又没nba实力
: → YqYq5566: ,倒是场下丑态还有nba水准!先真的练好球再说吧
: 嘘 joe00477: 结论:球迷掏钱来 自然就会职业化
: → joe00477: 这论点骗学生比较有可能
对,你们说的对,就是要花钱去看“烂”比赛。
如果你把比赛内容当成“产品”,现在SBL端出的产品就是不怎么样的东西。
就跟产品开发一样,初期产品大多都是惨不忍睹。
SBL就是这样,甚至,还没人跟他们说烂在哪里(也有可能是他们不想听)。
但是总是要有初期使用者(Early adopter)进入市场,
甚至给予他们回馈之后,才有办法要求品质逐渐改善。
一个没有市场的商品,企业即便有钱也不会继续丢钱进去。
所以我一直都觉得
“如果打得很烂,或是遇到球员私德有问题的时候,
可以直接问他‘纟柬 王求 女子 口马?’”
因为你进场之后你就是最直接的客户,你有权利这样说。
(或是“我裤子都脱了,你让我看这个?!”)
但如果你不是球赛的客户,你说的话对他们来说就是马耳东风。
差异就在这里。
当然,我也觉得看烂比赛不但跟自己的钱包过不去,
而且还浪费生命,蠢毙了。
但其实打从你进入比赛场地之后,
你所感受到的一切(五感的刺激,流程安排)都是看球体验的一环。
比赛内容是不是最重要?
我自己看转播觉得很难看,但是我进场过之后还会想再进去,
即便打得还是那一群人,比赛还是一样“烂”。
(如果可以看到一个不怎样么的人慢慢变得很怎么样,也是一种乐趣)
如果球队只是卖球赛内容,那么Lamigo不会在LMG、球场的硬件下功夫。
这也是“行销”概念的应用。
: 推 abc5588646: 我去年看过2场,看完的感想是我还是在家看电视好了
: → abc5588646: ,现场看跟电视看没差别
: → aa22456222: 所以从大学到现场看SBL五次 真的现场不管音乐或场地
: → aa22456222: 都大同小异 而且想赚球迷或厂商钱 其实有太多免钱管道
: → aa22456222: 或是点子 这真的只看球团用不用心而已
: 推 rain56374: 为什么我觉得现场比电视好看很多 只是上一
: 推 qw99992: 现场明明就比电视好看超级多...
我自己去看现场看过的感觉是
1. 现场的魄力不是转播可以呈现的
在电视画面看稀稀疏疏的人群,如果在现场走到人比较多的地方,
真的可以感受到人气
2. 球员的动作会很明显
一些电视看不太到地方,大从整体布阵、球员与教练的沟通,
小到球员的小动作都会比较明显(当然失误也是)
3. 过场有点…无聊?
只记得啦啦队会出来跳跳舞、
其他就是大家稍息后解散(?)时背景放个英文high歌这样
这些没有发挥出来其实很可惜。
因为
1. 篮球与棒球不同,场地较小的情况下可以让看球的球迷更接近比赛场地
劣势是座位真的少,就算满座还是收不了多少钱;
但是发展初期这样反而有助于找到比较死忠的球迷
2. 球团目前的思维还是放在“去比赛”,
而还没有认知到
“打从一进场开始,到比赛前中后,都要给球迷好的‘看球体验’”的思维
所以即便有找来啦啦队表演,
但是比赛时软、硬件的配合就还有很多加强空间
Lamigo的案例其实就是抓住这一点制造Lamigo与其他球队的差异化,
甚至创造只有在桃园主场的看球体验
主场议题则放在下文讨论
: → asdfgh0920: 音乐场地是球团负责还是篮协负责?
: → aa22456222: 篮协 不过不管球团或篮协其实都挺摆烂的
: → aa22456222: 比如说球团对外宣传及公告~球员表现 感觉确实不够积极
: → aa22456222: 观众没篮球看~可以看棒球或NBA 但台湾篮球没观众只会
: → aa22456222: 慢慢的流失观众 虽然SBL其实就像是另类社会甲组比赛
: → aa22456222: 要倒还不至于 但这样下去想多好也不可能了
: 推 mibbl0: 其实不只慢慢流失观众 如果篮协再不改善 下场就跟足协一
: → mibbl0: 样 烂到不想发展 只想躺到65岁退休公务员
协会真的是烂摊子…都不知道这个沈疴怎么处理了……
二、B League的开幕战[他山之石]
: 推 Aotearoa: https://goo.gl/vdeVB6 日本 B League 今晚开幕战的排场
: 推 asdfgh0920: B联盟爆满呀@@! 球员和观众一定都超high
: 推 Aotearoa: 简言之,就是没用心嘛,难怪吸引不了球迷
: → grant332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KHwsZ3wItM B联盟
: 推 j8866yanzi: B联盟这场地好赞 而且转播的视角也很棒 有NBA的感觉
B联盟的场地也太夸张 XD
: 推 mibbl0: 可是我们酸民常常拿NBA这种等级来比....... 人家发展多久
: → mibbl0: 了
NBA等级的行销不是不能学,而是不能只学到皮毛。
后面的季票销售模式、场地票价规划、民众对于浮动票价的接受度,
这些都是商业模式的一环。
没有进行通盘设计就直接学活动,就跟政府总是来个烟火式的行销案一样,
“烟火放完了,然后呢?”
三、经营方式讨论
: → StarTouching: 你说得很好 去年夏季联赛 免费 还是没有爆满啊
: → StarTouching: 这要怎么相信台湾有足够的看篮球风气
: → StarTouching: 都说要高水准才肯看 但高水准票价多少?
: → StarTouching: 在台湾 有更多娱乐选择
: → StarTouching: 例如看韩剧 看好莱坞 看NBA 买外国名牌 买iPhone
: → StarTouching: 我们胃口被养出来 自然宁可掏钱给外国人
: → StarTouching: 那国内要达到竞争水准门槛就会变高
: → StarTouching: 那怎么有办法期待台湾人养真正的职业运动
: → StarTouching: 先让景气变好 景气好就有更多财团加入竞争
我一直没办法厘清
“比较棒球的运动人口与票房,可以创造那么高的产值,根本是奇蹟,
为什么篮球没办法”的问题
发展年份是一回事,看球风气带不起来才是问题。
(何况职棒还经历过那么多次假球案……)
: 推 blackdevil: 经营主场本来在职业运动是一项很基本的方式了....
: → blackdevil: 不想这样做还想职业化才是有问题的吧
这边讨论的议题是:职业运动是否存在没有主场的状况?
答案是有的,而且我们还玩了20年,答案就是我们中华职棒的初期球队。
经营主场利弊大致如下
利:可针对home base的民众做特化的行销/硬件建设都是给自己用
弊:初期投入巨大/硬件维护费用/租约到期硬件的归属权
经营主场的手段常被职业球队拿来应用,因为经营主场有其商业意义,
而这种追求商业意义的过程正是职业球队才会去做的事情,
所以我认为“经营主场”跟“职业化”是两个议题。
以Lamigo的案例来看,除了经营主场之外,
更连同Lamigo自己的品牌进行推广(如在百货设点贩售商品),
双管齐下地提升自己的行销力道,才创造出现在的热潮。
(当然战绩也是一个诱因)
多样化的品牌露出(百大经理人、新闻专访)
是职业化之后强化行销带来的附加效益。
也就是说,职业化是因,而品牌、主场的行销设计是加强收入(果)的要素。
回到这一篇的题目,“SBL无法职业化的原因”,
个人始终认为就是“篮球看球风气还没有起来”。
而身为球迷、观众,可以一起努力尽量涉入相关商业活动,
包括进场看球、分享消息、看转播、面对别人想进场也不要泼冷水。
厉害一点的还可以写proposal给球团毛遂自荐,实际参与球队运作事务。
在最后,就姑且把“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改写为
“不来看球,就没有职业球队”当成最后的结论吧
作者: mibbl0 (mib)   2016-09-23 21:29:00
重点在于 有SBL 但球队母企业史始终没有好好的行销自家球员 看看上次某蓝色恐龙球队 总冠军赛 来看球怪球迷不来看比赛 不怪自己没有好好行销球员 这种人我觉得快点把球队卖掉好了
作者: aa22456222 ( 下雨时看太阳)   2016-09-23 21:36:00
坦白讲还真的投过履历,不过缺人的球团少外加可能人都自己人选好了,外面的人想要打进去,并没想像中容易就像麦班达当初得找关系寄email给许总一样
作者: katlinbubu (凱特)   2016-09-24 01:00:00
楼上有投过富邦吗?他们一直在找人耶…QQ
作者: aa22456222 ( 下雨时看太阳)   2016-09-24 07:26:00
那时投的时候还叫台湾大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