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趋势就是技战术;谈15年亚锦赛
2015/9/29 徐武雄 @老徐篮球园地
原文连结:http://shuwst.pixnet.net/blog/post/437149627 (←好读战术图版)
从目前为止看来,篮球技战术自08年奥运以来,还没有产生较大变革,还是跟随趋势而走
;就让我们从身材与对抗性、中锋投3分球与守门员、对持(运)球掩护(on ball screen)
之攻守、罚球与投篮、选材与换血等讨论。
‘身材与对抗性’
日前记者与球迷谈论,中华男篮的钉人防守后之交换防守(switching),以致以小守大的
“身材不如人、对抗性也差”之事;从运动训练法去讨论,其实那是中华男篮的“训练与
营养”跟不上趋势与潮流,所要面对残酷的现实问题。
基本上操作过健身(健力)、塑造自己为肌肉男等人士最清楚,要让身材壮硕有二个要件:
“重量训练与营养补充”是一件既快速又有效的事;因此,当中华男篮的球员面对那些看
似肌肉男的对手时,显得非常娇小又弱不禁风是怎么一回事?那当然是我们的球员缺乏锻
炼、缺乏营养补给所致。
平凡如我之流的球迷不知有没有经验:如果你在篮球场面对身材壮硕似健力选手,你心里
作何感想?挫劣等(台语)、未战已弃械投降等。所以,中华男篮的输是情有可原,中华男
篮的输是国内各球队教练、训练员的错;因为我们了解,好多篮球教练团是妇人之仁,允
许球员不必认真操作重量训练;因为好多球队教练团不懂得运动营养这些肌蛋白、肌酸等
物质的作用,所以教练团当然不会鼓励球员服用,所以,在中华台北的球员里,肌肉男型
态的球员就屈指可数了。
有一位数学系的篮球教练问道:没有肌肉就没有对抗性吗?我笑笑的举例说明:石头碰肌
肉和石头碰骨头那个较痛?而刚好,你假如是那个皮包骨的球员时、、、、、教练,你还
要在此时谈对抗性吗?
所以,看到亚锦赛肌肉男球员满天飞得到趋势是,当别人已经训练加上服用高单位肌酸,
藉以强化球员壮硕身体的时候,假如我们还在考虑要不要脚踏实地操作重量训练,其实,
这个时候,就像我研究所那个奥运金牌教练跟我说:不用研究要不要操作重量训练,你回
去务农比较好(台语)。
奇怪,为什么中华台北,还有不少篮球教练反对操作重量训练?并且不知道肌蛋白这玩艺
。奇怪,没有身材为什么又不练?
‘中锋投3分球与守门员’
新台湾人Quincy Davis与曾文鼎等中锋,在面对亚锦赛各国精英时,那些高大中锋总是跑
到3分线外投3分球事,一直头痛不已;因为,先前包含在台湾的SBL比赛,包括Quincy
Davis自己、吴岱豪等人,“根本就不会投3分球的”。所以, Davis在台湾的比赛防守时
扮演的“守门员”角色,就恰如其分的相当尽职、让SBL各队头痛万分;现在问题来了,
亚锦赛进攻方的中锋屡试不爽的投3分球,还命中率蛮高的情况,你Davis还固守禁区当个
守门员吗?不行;那么,跟随出去紧贴的结果呢?中华男篮的禁区就没有了守门员,中华
男篮的禁区就唱起空城计的任人宰割,甚至Quincy Davis也会因为交换防守之故,被那些
矮小后卫“过假的”。
先前许晋哲教练的操作,还有些区域防守做部分遮蔽,可以协助 Davis在此防守的缺失;
现在的阿三,却因为包含Davis的伤势并未痊愈,这个高大中锋被对手战术拉到3分线外就
显得“苦不堪言”;球迷还记得2000年雪梨奥运、2004年希腊雅典奥运里,美国梦幻男篮
的痛吗?就像这几天的中华男篮齁!!!!!!!!!!!
所以看倌,美国男篮在篮球技战术的潮流里终于觉醒的,在2008年北京奥运开始,要求中
锋的交换防守后,还是要去面对矮小球员,中锋要拥有面对矮小球员1对1的防守能力,进
而把守门员的角色忽略;好了,讨论这个趋势到此,篮球教练们了解了篮球技战术里,“
高大中锋也要拥有3分线外的防守能力”吗?
有教练问道:怎么样因应?训练、训练再训练。
平常的1对1训练,要3不5时安排矮小球员和高大球员做3分线外1对1,以及安排矮小球员
从中线加速运球,高大中锋在3分线等候的1对1攻守等。
平常要多做2对2的1/4场对打训练,让所有球员适应、掌握防守上的解读、防守上的联络
、防守上的交换时机与要领,以及交换防守后2人怎么样“通力合作防守”。
紧接着平常要多安排3人交换防守后的因应、4人交换防守后的因应、5人交换防守后的因
应,以及5人区域防守后的因应等。
至于高大中锋怎么样因应趋势?近距离投篮要练,把投篮技术修正并练习纯熟;然后,高
大中锋当然要练投3分球,包括中锋设立掩护后切出(pick and split)接球投3分球的技术
动作,每天要练个100次以上,因为这是中锋的专项技战术。
切记:你篮球教练对这个趋势需体认,对于这个一场球赛里会出现3、40次的2人组合技战
术,你的球员假如缺乏练习是难以因应的。
‘对持(运)球掩护(on ball screen)之防守’
目前全世界篮球场最有效、威胁性最大的2人小组技战术之对持(运)球掩护(on ball
screen)进攻,还是继续在亚锦赛耀武扬威,还是继续在亚锦赛让各国教练与选手恨之入
骨;中华男篮这次亚锦赛里的防守缺失,扣除掉态度之外,其实也是在此痛不欲生。因为
在对手实施对持(运)球掩护(on ball screen)时,中华男篮多数采取障碍缓冲后还原
(show and recover)情况;结果衍生出来的是,3个球员防守4位对手的“漏洞百出”,进
而被对手3分线射爆了。
以现在NBA流行的对持(运)球者设立掩护(on ball screen)的防守种类来说,绝大多数球
队教练都采行(一)做成障碍缓冲(show or hedge)然后以障碍后还原(show and recover)
,以及(二)交换防守(switching)或称跳出交换(Jump switch),只有某部分特殊状况球队
会采取(三)类似包夹(trap)的关门防守(defender closes in),还有(四)允许范围内做防
守持(运)球者先叫让路(open up),然后由设立掩护者中间穿出防守(slide through),其
他还有种类是(五)防守者由设立掩护者之前面硬挤的由前跨过(over the top)防守、或者
(六)二位防守者皆由掩护者底下跟随(follow)做好保护禁区(shadow post)的防守策略等
六种。
当然,不论做成障碍或交换防守各要面对进攻与防守的人、因时、因地、因不同情境等等
考虑;因此,这些防守要领没有绝对利大于弊的情事。所以,这里就呈现出每个总教练之
“教练哲学”,以及篮球教练“平常有没有练”的衍生问题。
以美国梦幻男篮从2004年希腊雅典奥运之后,他们以Mike Krzyzewski教练为首的教练团
,一直以来都以交换防守为主;所以,他们在选材上就以“灵活的高大中锋为主”,去进
行选、训、赛,这是他们教练团之哲学。
现在,呼应前篇文章“从败于黎巴嫩看,中华男篮距离奥运有多远?
http://shuwst.pixnet.net/blog/post/436939375”,咱们来讨论中华男篮在此防守问题
重点是,采取障碍缓冲后还原(show and recover),演变为3个守4个的轮转防守
(rotation defense)要点与怎么样改善。
原po:以下穿插战术图,建议点原连结参看
以左下图1为例,X3与X5做包夹防守,或者称做障碍缓冲后还原状态,此时二个重点,一
是X3与X5要做好阻传(deny the pass),不能随意让球轻松传导出去空档区;其次,可以
钉人的像X1与X4都该适当跟随做到阻绝(deny),不要让对手轻松接获传导球;再者X2就变
化为“1守2”的状态,并且比较靠近黄色圆圈2号球员,因为黄色圆圈2号球员他的位置比
较容易接获传导球。
(战术图)(战术图)
假设黄色圆圈5号空手跑位到禁区的空档,彼时X2就要稍微移动靠近黄色圆圈2号的,变化
为1守2的“守2号、5号”,并且,X2要告诉X4队友“底线人多、底线过”;彼时X4球员,
在黄色5号圆圈球员移动时候,也要“随球移动(move as the ball)”,并移动到比较危
险的球员黄色圆圈5号球员的附近,也一样是呈现“1守2”的状态,防守黄色圆圈4号及黄
色圆圈5号球员如右上图2。
所以,以上二个图的状况,都有几个共同的特点:防守者都要保持机警的“看人、看球
(ball、man、me)”;除此之外,每个防守球员还要保持联络的告知其他队友“底线人多
、右边给你”等联络。彼时,最好的防守是:设陷的引导传导球,然后去抄截传球;彼时
次佳防守是,没抄截球,却在球到、防守人到的“可以阻传(deny the pass)、阻投
(block shot)、阻运(stop the ball)”等对球施压(pressure the ball)的防守技术。
紧接着假如如左下图3,变化为右下图4,球传导给黄色圆圈2号球员,X2彼时最靠近球,
当然要趋前(close out)对球施压;X4由白色箭头所指,移位去防守黄色圆圈5号球员做在
前防守(over play);X1由白色箭头所指,移位去防守黄色圆圈4号球员,并“指挥队友X5
”移位防守黄色圆圈3号球员;X5由白色箭头所指,移位去防守黄色圆圈3号球员这样的“
逆时钟轮转”。
(战术图)(战术图)
再假设状况假如如下左图5,变化为右下图6,球传导给黄色圆圈4号球员,看左下图5状态
X4彼时最靠近球,当然要趋前(close out)对球施压;X2由白色箭头所指,移位在前防守
黄色圆圈5号球员;X1由白色箭头所指,移位去防守黄色圆圈3号球员二线(two pass
away)阻绝(deny);X3由白色箭头所指,移位去防守黄色圆圈2号球员这样的“顺时钟轮转
”。
(战术图)(战术图)
下一次再和球迷谈,中华台北的对持(运)球掩护进攻缺失、中华台北的投篮与罚球(含运
动心理师),以及换血与科学选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