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沈明璁/特稿
SBL第12季灌篮大赛31日新庄体育馆举办,今年将所有活动浓缩至1天,有掌声,也有批评
,但关于灌篮大赛的评审,让我很有意见。
5位灌篮大赛评审,竟然有3位来自赞助商,分别是餐厅、运动品牌、电信业龙头,另两位
是资深媒体人与台中璞园,“Q”戴维斯(Quincy Davis)。
对于参赛者个别的灌篮,评审当然有他们的意见,无可厚非,也是之所以找5名评审的原
因,但这些大会请来的赞助商代表,究竟是什么来历?他们真的有资格评论灌篮大赛吗?
他们有权利决定动辄上万元奖金谁属吗?
还有,某位来自赞助商的“评审”对于本土球员的“爱戴”过于明显,反而模糊比赛焦点
。
举例,富邦勇士钟秀鼐基本的飞身灌篮,姿势固然优美,该评审给了9分的高分,但达欣
洋将培尔(Norvel Pelle)、金酒洋将B.戴维斯(Bryan Davis)的大车轮灌篮,他却独
排众议,只给8分,不仅B.戴维斯傻眼、半搞笑地倒地抗议,不少现场观众也譁然。
决赛前的休息时间,B.戴维斯与培尔特地上前寒暄,这样的举动确实饶富趣味,但看在眼
里,身为台湾人,身为采访者,我觉得非常丢脸。
许多台湾人,尤其是部分“辈分”较高的,都有“保护本土球员”的观念,无论是SBL洋
将,或是国际赛归化球员,总会出现“外国人会压缩本土球员表现空间”的负面声音。
但,自从SBL第4季开放洋将至今,大部分的外援不仅让比赛更添看点,也弥补了本土球员
不足之处,更有甚者如Q.戴维斯,他的高配合度将团队意识升华,也改变以往对洋将的刻
板印象,遑论他对中华队的贡献与作用,以往那些固守成规的人,如今安在?
回到灌篮大赛本身,其实,亚洲人体能虽然不如洋人,但即使是牛鬼蛇神的NBA,近年的
灌篮大赛也是创意取向,裕隆吴奉晟就是很成功的例子。
吴奉晟不仅弹跳力出色,个性活泼、创意十足,第9季灌篮大赛他以“蜘蛛人”扮相登场
,也曾和动漫人物“蜡笔小新”、“动感超人”合作,诸多巧思、规划都极受好评。
谈到巧思,我想提一个人,他是选秀节目出身的“苏哥哥”苏铭翔,他的歌声远不如其他
参赛者,但他每场比赛都卯足脑力想创意,每次表演都精准到位,那绝对不是运气,而是
为了台上十分钟所下足的十年功。
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有心、有创意,台湾灌篮大赛绝对不是玩不起来,因此,无论是想
“护航”本土球员的评审,或是对篮球只是一知半解的评审,实在不应该出现在评审席。
http://www.nownews.com/n/2015/01/31/15916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