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这场胜利,意义更胜去年亚锦赛

楼主: super1315566 (台湾中国,一边一国)   2014-07-19 01:41:14
“这场胜利,意义更胜去年亚锦赛”
作者:朱彦硕
短短一年之内,中华男篮队,在菲律宾亚锦赛、天津东亚运以及武汉亚洲杯,连续三次战
胜中国男篮队。虽然东亚运与亚洲杯都是“中国国奥队”,也就是国家二队出战,但是就
过去两岸的交战历史来看,“恐中症”并未完全消失。而去年的胜利都是中华队主力出战
,武汉亚洲杯却是光华队出阵,其实在战前,赌盘开中国让9.5分,我是很担心的。
但是,我们又赢了。这场球在我个人眼中,意义比去年亚锦赛取胜,恐怕更为重大。
为什么呢?
首先,这场比赛的内容,中华队是全场占优,一路压着中国国奥队打。虽然身高上是绝对
劣势,但是球员们打得非常积极,跟以前遇高则怕、遇撞则躲的感觉全都抛开了。上半场
虽然是打平,失误也很多,但是中华队球员打得非常积极主动,最后才能赢下。这说明一
个事实:以往对中国队那种“少输为赢”的观念,从去年以后,就彻底消除了。去年亚锦
赛那一仗,打出了信心,特别是教练们的信心,只要我们能坚持,球员能坚持,我们是有
机会赢球的。先不论输赢,光是中华队的拼抢与防守积极性,我就忍不住要点赞。
再者,中华队在赛前做的功课,看得出来比中国国奥队要详尽很多。一个月之前,我在广
州的Nike亚洲训练营,曾经看到移地训练的中华队与CBA东莞新世纪二队,居然讨不到任
何便宜,当时还颇为担心。现在看来,一个月下来进步简直是空前巨大,显示出球队对于
教练的战术有很好的吸收。
第三,是我个人在北京的感受。去年亚锦赛中华队击败中国队时,大部份的大陆媒体,都
把原因归为CBA使许多中华队主力战力提升,再加上外援Davis,才能成功。但当时,我很
不以为然,这只是原因之一,因为在亚锦赛打得最好的几个,除了林志杰外,像吕政儒、
蔡文诚,甚至是田垒,都没有在CBA打过。而这次,Davis带着11个没有任何CBA经验的球
员打败了中国国奥队,对手阵中不乏在CBA担任主将的球员,甚至还有未来可能进NBA的周
琦。而且,就内容上,第三节末段拉开比分,还是在Davis不在场上的时候,我们的球员
反而越战越勇。我承认Davis是个关键,但是台湾本土篮球的人才培育并不落后,这是比
较值得开心跟有意义的地方。换句话说,中国在检讨为何败给台湾的讨论中,做出了错误
的判断。如果这一仗还没有让他们醒悟问题在那,那么重复的失败,恐怕还要持续。
从球员的个人条件,我还是认为,中国远胜台湾。但是比赛不是打个人,这支中国国奥队
进入七月后,接连吃下三场耻辱性的败仗,包括在热身赛对意大利,打到延长时已是五打
四,最后甚至到五打二,结果还输10分;然后在亚洲杯里先击败伊朗后,破天荒的输给印
度,这也是个极不像话的结果。最后再败给我们,让许多中国球迷在心理上已经是非常难
以接受。但我个人认为,这支中国国奥队有自身难以解决的一些内部问题,包括人员来来
去去,有些球员比教练大牌,整个球队在整训上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不过,这是另一个问
题了,他们的国家一队是在朝正面的方向走,如果以为台湾篮球实力反超了中国篮球,这
会是相当幼稚的想法。
不论中国在亚洲派什么队,能在亚洲级的比赛里,连胜中国队三阵,管他一队二队,都不
是容易的事。我到现在,也不确定我们的“恐中症”是不是已经消除了,亚运会是另一个
决战地。但至少可以说明一事:事在人为。面对中国男篮,台湾还是需要以一个弱者的心
态、没有压力的去挑战,才能越战越强。
个人浅见:
身材上的劣势,确实是困扰著台湾的禁区,今天的比赛我们的四号位、替补禁区苦力在
卡位与篮板上颇为挣扎,陈冠全厚度够但敏捷与身高差人一截、李德威身高够但智商信
心和敏捷度不甚理想、陈孝荣配合度好但厚度与进攻需要加强。
整体来说,今天的禁区在临场发挥上确实是够争气,但是长远来看这几位都还需要更上
一层楼,包含角色转型、禁区脚步、篮板苦工、扎实卡位等。
台湾篮球加油!台湾中国,一边一国!
抱歉哩,忘记注明最后一句是我的心得感想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