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召笔记
教召兵不是少爷兵,是大爷兵。第一天下午,在教室看影片,内容是本旅为了
迎接我们这群教召员,从年初开始便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只为给我们这群大爷兵
最舒适的生活条件......我顿觉无比的魔幻荒谬。然而既被来之,爽的也是自己,
也就只有安之了。
现在的军用水壶,是军用水壶形状的“维大力战胜纯水”,900cc。
现在斗焕坪的营站是莱尔富。我第一次看到一家便利商店,进去一照面就是满
满一排方便面。
中山室电视是奇美液晶电视,新品,共有三台。有线电视讯号清楚。
从旅长营长到协训干部到我们这些召员,大家都很客气,和乐融融地走完了这
七天的过场。
饭菜以军队的标准而言算是好的了,你又能要求什么呢。最后两三天台北市政
府给我们送了橘子慰劳,我大叫“妈的,买票”然后照吃。
所谓教召唯一有意义的,就是告诉你有事的时候要到哪里去死。
周三晚上国防大学艺工队来表演歌舞。歌舞的水准和演员的姿色不重要(虽然
有些还长得不错),可观的是节目和曲目所透露的意识形态信息。
想,文工团、艺工队的表演节目,最能反映官方对于流行文化、社会主流观念
及国家机器意识形态的一种最妥协的想像,其所呈现的就是上面几项的耦合。一旦
带了这个文化研究的眼光去看,那些制式的节目都有趣了。盖主事创作的人员,虽
然必定要是保守的,但因为任务的要求便是撮合“流行”与国家机器意识形态,于
是在无趣的妥协中,或也反见创意。虽然这种创意是一种无聊的创意,但深具文化
史上的意义与价值。
开场歌舞是西洋舞曲,英文歌词听不清,但当也属性乐一流。节目中男女对舞
多有搂搂抱抱,可以明显看出那些演员都放不太开;考量身份、教育、表演场合和
自我认同的因素,放不开是合理的。那一开始又为什么要跳这个劲歌热舞,就耐人
寻味了。
中间一段讲族群融合的歌舞,歌曲和表演服饰皆闽、客、原住民轮番上阵,“
外省”族群在这之中则缺席了。不知道这是因为外省族群缺乏代表性的传统服装(
眷村风?上海旗袍?)呢?还是外省族群的情感无须照顾?还是怎样呢?我并未感
到自己的族群、文化被忽略、排挤或者冒犯,只对编这歌舞的仁兄有些怜悯。
艺工队收场节目是〈梅花〉歌舞。有趣的是主持人对此好像带着些微歉意;“
虽然我们知道这个节目很制式,但还是必须的......”于是,歌词唱到“美丽的大
中华”时,台上表演者的慢舞也有些讽刺的尴尬意味了。
我是干部,比一般兵先到两天;我是营部幕僚,我们几个人睡一小间,上课跟
旅部幕僚一起,不打靶。于是这七天完全没有运动。
旅部幕僚就是比大爷兵更高三级的老爷官。
上课内容,除了例行故事的课程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战史研究:黑白片,约翰
韦恩主演《菲律宾浴血记》,以及HBO《诺曼第大空降》影集十集(主角是最近去世
的Dick Winters),两天看完。
上课要写作业,写法就是照抄来路不明的范例。
教召也是一群男性社会人士的强迫联谊,结交损友的好场所。我们这一批又有
85%是台北人,各行各业都有,以后大家会去哪里玩呢?
(答:出来后就没联络了。)
最后一天领完饷包游览车回台北。出营区时正好是下午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