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记] 偷走台十九线上,那曾经繁华过的“油车”

楼主: jones921245 (jones)   2019-09-12 20:37:34
哈囉!我是地方贼,欢迎大家,喜欢偷走地方的故事
偷走完整图文网志版:https://bit.ly/2lKzpvz
可以顺便偷走贼的脸书按赞,支持我的文字:http://t.cn/RmPbrSh
阿阿!继上一篇仑背的升平戏院后,这次换到二仑油车的戏院
这次也是无意间发现油车竟然也有过戏院,就稍微写了这篇有关油车的文章
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讨论一下
[地方 #油车李家、油车戏院、安平宫、二仑荷苞屿恒心堂] 偷走台十九线上,那曾经有不少娱乐性质商家的油车的故事 #二仑乡 Erlun Township / 云林县 Yunlin County
在寻找云林老戏院时,顺道去寻找二仑大义仑水神祠,就从仑背走台19到“油车”,再顺着大义仑大排水沟,到水神祠。不过油车也是让我感到惊奇的小村庄,若从地图来看,油车算是仅次于二仑市区第二大的聚落。油车会形成二仑乡内次大的聚落,其实与它独特的交通优势有关,有台十九线连结彰化南部与仑背,以及县道154通往西螺镇。
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行政管辖区域调整,原本的斗六厅分成斗六、土库、西螺、北港,以及下口湖等五支厅,隶属嘉义厅。而西螺支厅下又有西螺、新社、油车、仑背,以及麦寮等五区,原本的布屿堡划分为油车及仑背二区。因此,油车这个地方其实比二仑要来得早,直到大正九年(1920年)行政区域再调整,油车区改称二仑庄,并隶属于虎尾郡。
“油车”这地名也满有趣的,不过台湾其实满多油车地名,像在淡水就有“油车口”。油车其实与花生油有关,是过去生活的必需品,过去要炼制花生成花生油,需要用到油车。有查到一个典故,是明朝时,福建漳州移民李姓家族在此开垦,设油厂炸油,制造花生油及芝麻油而得名,不过贼觉得明朝好像有点早。不过李姓为油车的大姓应该是被确认的,在油车大马路上可以看到李姓立面精美的街屋。
不知道油车这间街屋的年代有多久,但经营这间“应远商店”的阿嬷,已经有九十几岁,想必这间商店的年代可能与阿嬷差不多,而这也是油车衰退后所剩不多的杂货店之一。在应远商店对面也有栋三层楼的建筑,这在过去是间旅馆,能够盖出这种规模的水泥三层,应该也可以想像油车过去真的有繁华过。不过现在旅馆也没人在经营了,可能变成一般的住家。问了一下阿嬷,旅馆旁这条小巷是过去油车最繁华的街道。
这里可是过去油车最精彩、热闹的街道,虽然只有短短一条,但有前面的旅馆、台球间、电动场,还有茶室,可说所有能想到的娱乐场所都出现在这了。而贼贼要进行的是云林老戏院的采集,巷子最底端这栋,过去就是油车老戏院的所在,不过应该没播过电影,而是戏台那种,但资料还不够充足,希望有油车的朋友可以跟我说说这里的故事。
离开油车,沿着县道19往北走,会到另一个名字很唯美的村庄“荷苞屿”,来这其实是为了看二仑少数被列为文化资产的地方“二仑荷苞屿恒心堂”。在荷苞屿这个小村庄的信仰中心是“安平宫”,根据庙中历史,这座安平宫的历史最早可以溯及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荷苞屿又称“布屿”,康熙年间有两位信士从湄洲请来两尊妈祖像,一尊放在布屿的安平宫,另一则放在南投圣母宫。
原本也只是一座小祠堂,后来改建成一座庙宇。民国四十六年(1935年)因不堪长年毁损,由村民集资修缮。民国八十八年(1999年)新增了后殿的二、三楼,成为现在所见颇具规模的庙宇。可能是天气太热的关系,庙里面没有人,村庄内的居民都躲在房间里面吹凉。看到在巷子转角的阿嬷,就问阿妈都到哪里看电影,他也是指出过去油车那边有间戏院,另外也推荐我进去巷子内看里面的古厝。
在安平宫的巷子间,会发现这栋雕琢精细的门楼,进去后就到了“二仑荷苞屿恒心堂”。这栋精彩的三合院建筑在民国一百零五年(016年)登录为历史建筑。会登录历史建筑其实有一大部分与这栋门楼有关。贼贼上一次看到古宅第的门楼应该是在神冈吧!不过二仑荷苞屿恒心堂的门楼比神冈那座更让人震慑,二仑会出现这么亮眼的建筑,在田间小庄中实在难得。
门楼是加强砖造的结构,外面用洗石子,以及特殊的白小口磁砖。巴洛克式的山墙中间,有一只老鹰做雕饰,尽显华贵、强劲。山墙也有色彩缤纷的彩色剪黏,不过正逐渐掉漆中,两侧也有题字“共和XXX 大地普文明”。雨披上用了几何的雕饰,上面更有花草的点缀,彰显中西合并的气质,而这也是它被列为文化资产最重要的原因。
门楼背面基本上与正面相似,上面也有一只老鹰,不过山墙的剪黏没了,改成勋章装饰,让两面稍有不同的巧思。其次,题字也不一样,这一面的题字只有六个字“恕字终身可行”,贼其实满难意会的。
有看到前人的部落格,是可以走楼梯上去,从二楼观看整个恒心堂三合院,不过现在楼梯上方已被放置“危险勿上”的牌子,大家还是遵守规定,不要爬上去,除了不免损坏文化资产外,也让自己更安全点啊!
走进门楼,来细细的观察恒心堂,虽然表现没有门楼那么亮点,但也有精彩支柱。像它的正身就极为宽敞,四根巨型柱子加上两旁的承重墙,形成一个三开间的大格局。洗石子立面,再加上承重墙上的圆拱以及奖杯装饰,都让它更为西式。这种建筑出现在二仑的隐秘农庄间,真的颇令人惊艳。难怪文资委员都肯定他在建筑、民间艺术史上的意义,倒是满好奇李家人的故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