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记] 西螺大桥与其旁艺术兵营的共生历史记忆

楼主: jones921245 (jones)   2018-05-07 18:11:43
哈囉!我是地方贼,喜欢偷走地方的故事,欢迎大家
偷走完整图文网志版:http://t.cn/RuscsyL
可以顺便偷走贼的脸书追踪:http://t.cn/RmPbrSh
上次分享完林内的部分后,就跑去嘉义大林、宜兰壮围了,其实云林堆了很多地方没写
这几天就想来写写云林西螺,其实西螺历史,在地已经有许多文史团体在访调及撰写
贼贼只是希望透过一些地方进行,过去历史和未来发展的讨论,希望大家能给予意见
[袭产 #西螺大桥、西螺艺术兵营] 偷走西螺大桥旁的隐藏军事据点 #西螺 Xiluo / 云林 Yunlin
跨越浊水溪连接彰化溪州与云林西螺的西螺大桥,应该是浊水溪上最醒目的地标,也是
西螺最为人所知的小镇意象。其实贼贼这篇本不是要讲西螺大桥,而是要讲位于大桥附近
的兵营。这座兵营近期较少被纳入官方的观光或袭产论述中,也是贼贼从大桥走到西螺
延平路老街的无意发现,查了它的故事觉得满有趣的,就想说介绍给大家。此外,也因
这座兵营与西螺大桥有一定关系,原先想顺便提一下西螺大桥。后来查资料时发现,其实
这座大家熟悉的大桥,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小历史,就一并补充于这篇文章上。
浊水溪这条湍急的溪流一直是南北通行时,从彰化到云林会遇到的阻碍。日本殖民政府
在兴建纵贯铁路时,据说原先会沿着台一线公路,从北斗、溪洲穿越浊水溪,经西螺到
斗六,(南),但遭到北斗地方仕绅以会破坏风水而反对,才多绕了10公里的大弯路,
转向靠近八卦台地的二水鼻仔头,从二水庄越过浊水溪,到云林林内。
另外一种解释则是建桥的难度,目前浊水溪那一段刚好是溪水流入平原的隘口所在,是
下游河道最狭窄的地方,宽仅约一千公尺。出了隘口,河床宽度遽增为约两千公尺。尚且
从1905年日治十万分之一台湾地图来看,若走北斗到西螺这段的话,势必要通过东螺溪
旧浊水溪)与西螺溪(浊水溪)两条大河,二水那个隘口刚好是浊水溪分成东螺溪与西螺
溪的分流点。
贼贼觉得后者的解释似乎较有道理,虽然贼贼不了解当时日本的建桥技术与可用资金
是否能够在宽幅河面兴建桥梁,但基于台湾只是殖民地的立场,会舍弃当时繁荣的北斗庄
到西螺庄兴建铁路,反而选择只是小聚落的二水与林内,这可能是较有利的解释,毕竟
迅速、简易才是殖民政府兴建公共工程的原则。唯一确定的是,浊水溪桥段是纵贯铁路于
明治四十一年(1908年)全线通车路段中,最后完成的部分。
前面讲了那么多,终于该谈到这篇主角“西螺大桥”了。纵贯铁路既然略过了北斗和
西螺之间兴建,对于居住于这区域的居民,或是往来这区域的商旅便极为不便。不是要
改乘坐竹筏,就是要搭乘铁路,再绕路过来西螺。因此,西螺当地兴起了一座横跨浊水溪
可供汽车及行人通行两岸桥梁的念头。地方于昭和十一年(1936年)成立“浊水溪人道
架设期成同盟会”并向官方请愿,提出的理由是军事及产业需要。借由官方较认可的兴建
论述,来满足地方民众对桥梁的需要,当时同盟会团体成员也还真不简单。台湾总督府
评估状况后,隔年便开始兴建大桥,四年后共完成32座桥墩。
然而,二战时,日本为了军用需要,将建桥的钢筋运送到海南岛修筑码头,而使桥面
工程被迫暂停。战后,西螺人士又联合北斗、虎尾与斗六地区民众向政府陈情,横跨
南北岸的西螺大桥终于又在民国39年(1951年)动工。国民党政府会同意,其实也是
因美援补助的关系,所有的钢铁材料都是从美国原装进口的。最后西螺大桥于民国42年
(1953年)兴建完成,采华伦式桁架结构系统,钢铁作架,水泥做墩。全长有1939.03
公尺,宽度约7.3公尺。在完工当时,是远东第一长桥,全球也仅次于旧金山的金门大桥
据说在西螺这一头也挂了美国、日本、中华民国的国旗,象征这座桥是三个国家合建的
可惜贼贼只注意到大桥火红的桥梁,没有注意到周围的国旗,下次探访应该要更加仔细
才是。说到火红色桥梁,当时西螺大桥桥面工程在兴建时,正值韩战时期,桥梁怎么可能
是如此醒目的颜色。其实原本的颜色应该是基于国防安全,选择与浊水溪混浊溪水很像的
铁灰色作为保护色。
西螺大桥代表台湾交通运输现代化的跨时代重要性,让它也出现在民国49年(1960年)
台湾银行所发行的十元纸币上。它对西螺地方的重要则是让当地再现清代时的繁华,西螺
又重新站上了南北运输中点站位置。此外,因为云林地区有重要的糖业需要运送,在西螺
大桥上,甚至设有台糖的小火车轨道。60年代,因糖业没落,再加上铁轨常打滑造成事故
这条路段被称为“催命铁道”,铁路因而被拆除。 就此,西螺大桥上多种交通运输共用
的景象从此不复见。
1994年,溪洲大桥完工通车,原本行经西螺大桥的台一线改为行经溪州大桥。西螺
大桥则成为县道145号的一部分,这座曾经肩负南北通行重任的大桥,也随着时代而降格
为县道,交通功能被取代,只能通行小型车辆、机车与自行车等。原先交通功能被取代后
交通部曾有拆除西螺大桥的声音,毕竟每次修缮经费都高几千万台币。但因地方反对而
保留。民国87年(1998年)顺应西螺大桥通车四十五周年,西螺在地文化团体螺阳文教
基金会正式提出西螺大桥存废问题供大众讨论。县政府和镇公所也开始正视大桥的价值,
并各自提出相关计画。
民国90年(2001年)也被登录为云林县文化资产下的历史建筑项目。有趣的是,彰化县
也将西螺大桥列为其文化资产下的历史建筑项目。贼贼觉得对于西螺大桥的历史论述似乎
都是从西螺这一端说起,可能是名字缘故,也可能是有其他地方政治因素。也许可以试着
探讨浊水溪这段,从清代渡船头时期,到西螺大桥时期,再到后来袭产时期,两地间关系
应该是挺有意义的!西螺大桥这一侧在镇公所的计划下整理成河滨公园,目前应该是地方
民众比较常使用,观光客则较少来这块地。2014年,台艺大雕塑系师生被邀请至该地以
西螺大桥整修后的钢骨创作,为旧建材赋予新的生命。螺阳文教基金会也期盼西螺大桥
周围可以成为雕塑公园,为西螺大桥找到新的观光定位。
接下来该介绍兵营了,这座兵营位于西螺大桥南侧对面的凹地。兵营应该是在西螺大桥
通车后隔年(民国42年)进驻的。这也代表兵营的设置是伴随西螺大桥的,因为西螺大桥
的战略位置重要,不只作为南北运输所用,更是当时极为醒目的地标,而需军营维护大桥
的畅通与军事安全。随着台湾交通建设的发展,跨越浊水溪的桥梁就不只西螺大桥一个,
西螺大桥的重要性也跟着衰退。正式撤走则是在民国67年(1978年)中沙大桥建成,中山
高速公路通车那一年。
根据云林县西拓艺术协会对这座兵营进行访调的资料,这座兵营正式名称为海防部队
117师2旅3营3连3排。此兵营为移防性质,大多不超过半年,之后再移防至其他单位,
兵营人数大致上为30人左右。会设立这座兵营的目的是为了西螺大桥的安全,官兵每日
最重要的任务是负责巡西螺大桥沿岸左右各四公里。在访调中,有看到一则可爱的小故事
有一名在西螺大桥旁卖西瓜数十年的老板,兵营还在时几乎都是跟他买西瓜。她女儿也
回忆在兵营要撤退的那天,那些大哥哥跟那时还小的她说:“小妹妹我们要走囉,再见。
这是由西拓艺术协会所绘画的西螺大桥兵营于40年代的样貌图,可以看到这座兵营的
隐蔽性,只有一个从建兴路下来的路口。公共设施也就仅有 宿舍、岗哨、中山室、厨房
浴室、猪舍、厕所等简单设施,可以看出它具有的移防性格。虽然只是简单的园区,但
官兵的日常活动与西螺镇上无法脱离关系。官兵假日的休闲活动就是到西螺大戏院看电影
或是到西螺大桥下的河滨地烤蕃薯或与女生约会玩大地游戏等。
兵营在士兵撤走后荒废一阵子,大约在民国80年(1991年)左右,兵营又被官方挪作
托儿所之用。兵营中最大的宿舍被改为教室,并且分成中班和大班来用。但作为托儿所
之用也不到半年,托儿所也被撤走,后来也就荒废至西拓艺术协会进驻,这个地方真的
一直都是移防的性质。2005年,由从小在西螺长大,后旅日的艺术家李朝仓老师,及一些
艺术家,希望能在西螺找到能够进行创作的场所。寻找多时后,在西螺大桥头发现一座堆
满垃圾的废弃兵营,便决定整理这座兵营并进驻,打造成艺术家工作室,期盼能吸引到
更多艺术家到西螺,这应该是西螺第一个闲置空间再利用的案例吧!2006年,他们成立了
“云林县西拓艺术协会”,并认养该兵营,取名为“西螺大桥艺术兵营”,也进驻了五位
艺术家。
2009年,开始了一个新的计划“大地之屋”,这是一个由地方民众、传艺师与艺术家
自立筹划的公共艺术造屋行动。大地之屋的计画,先后包括了整理环境、土埆制作、糯米
卵石地基,以及土埆砌墙种子培训 。现在在这个园区都还能够看到过去活动的一些残留
痕迹,没有经过特别的收拾,反而让这个兵营的荒废更添加随性的艺术气息,更加的生活
化。 2014年开始几乎每年都会举办“简单生活艺术营”。这个艺术营应该是贼贼听过
内容最奇妙的艺术营队,主办人所谓的艺术其实是指简单的生活态度,只要在假期中
符合简单的生活方式,每个人都可以是艺术家。简单的生活方式包括了在过程中不使用
3C产品、不吃再制食品、规律的作息,以及团体互助的生活。所以在这个艺术营里,是
希望借由实际身体力行,用最简单的生活方式,来友善环境,并且启发互助的善念。
经过了这几年云林县西拓艺术协会与许多艺术家的努力,这间兵营虽然在没有举办
活动时,可能看起来还是很荒废,但却有独特的美感,述说著西螺大桥不为人知的冷历史
这边特别附上西拓艺术协会过去空间利用的地图给大家再去兵营走走时作参考。要注意的
是,2017年,云林县政府为推动“均衡发展西螺镇整合建设计画”,向中央争取经费后
获得内政府营建署250万元的补助,以办理西螺艺术兵营暨旅客资讯小站建置工程,改善
这个老旧兵营的周边环境,成为串连延平老街与西螺大桥间的节点,提供旅游服务咨询,
并成为艺术家展演与创作空间。
2017年8月,县政府所推动的艺术兵营规划计画,未与原先经营兵营的西拓艺术协会
沟通,就迳自开工。不过贼贼是今年(2018年)去的,资讯小站未开张,整个兵营也
未如规划图般完工,可能公家机关的工程就是这样,会面临随时停摆的窘境吧!
也附上官方的规划图,大家可以想想看民间团体的随性风与官方的正式空间利用的利弊
或是两方有无沟通的可能性。
参考资料:
西螺大桥的故事:http://digiarch.sinica.edu.tw/content/subject/resource_content.jsp?id=4764
云林县西拓艺术协会:http://nestdream2008.blogspot.tw/p/army-camp.html,
作者: derek9992002 (*殇害学*)   2018-05-10 22:13:00
谢谢这么完整介绍西螺 西螺人感恩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