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志有图抓贼版:http://t.cn/RnsYWqM
想要其他资讯,欢迎追踪地方贼脸书:http://t.cn/RmPbrSh
我是一只地方贼,最近去了林内,也找了一些资讯,想对林内景点历史做些整理
让大家更了解林内这个地方,希望大家可以支持或是给予问题或建议。
[袭产 #林内神社] 不只有紫斑蝶,偷走林内的多重记忆 #林内 Linnei/云林 Yunlin
林内乡位于云林县东北方,左侧隔着林内山,与南投县竹山镇相望;
北侧则是接邻南投县二水乡;南方则是云林县的县治斗六市。
周边围绕着这三座观光颇为发达的城镇,林内相形之下,
就是个路过的城镇,静静的守着它等人发觉的观光资产。
其实林内交通也颇为方便,林内市区便有林内火车站。虽然有莒光号,
但从北边田中、员林,或从南边斗六搭乘区间车前往,也能轻易到达。
对北部的旅人来说,搭乘高铁到彰化田中,再转接驳车到田中火车站,
再转区间车到林内,或许是较便捷的方式。
说到林内,最知名的可说是三月至四月的紫斑蝶季,
紫斑节的观光与保育的确让林内短暂时间带来人潮。
但在平日,到林内旅游的旅人却不多。其实,林内也有为数不少的景点,
虽然不张扬,但却也足以构成一日游的行程。
林内乡虽然是民国之后才筹建的,过去一直都属于斗六的范围。但其实在清康熙末年
郑萃便将林内从原先的森林转辟为良田,林内的街市也开始发展。
林内火车站现有的水泥建筑是于民国55年改建的,
这座车站于明治40年(1907年)便设站,原先也是有日式木造站体的。
虽然日式站体未能保留,但在车站旁仍保留两座完整的日式木造仓库,
若往车站回看,很难不注意它们与民国后车站的时空落差。
相较于斗南作为县治,车站旁的台铁仓库已经活化为他里雾文化园区,
目前仍未听到这两座仓库有要活化利用的消息实属可惜。
但也许没有变动,让它能够静静地在水泥车站旁,也能表现出林内的交通发展史喔!
一出火车站的中山街周围便是林内最早发展的市街,
若仔细端详这些建筑物,也能同时看到不同时光交错的小城风情。
若要在林内找吃的,有名的猪脚大王、排骨大王也都在附近。
因此,若要前往林内其他景点,不如先在这条街上探寻,
也许就能看到喜欢吃的食物或小点心。
而这次贼贼吃的则是林内颇为知名的肉羹,
位置就在林内车站出来第二条路(光复路)右转。
事实上,这条街上有两间肉羹,听说有亲戚关系,就选一家吃吧!
其实贼贼不是美食专家,但这间肉羹甜甜的汤底很对我的胃口,
可以再加一颗肉丸,更有饱足感。
品尝完甜甜的肉羹后,可以走路去林内神社消耗一下卡路里。
从火车站前面走到台三线(中正路)右转,一直走看到711后左转便是公园路,
也就会看到第一个鸟居了(其实大家都用google了,但还是讲一下好了)。
当然,再往上爬会看到二、三鸟居,爬上去真的很消耗卡路里,
所以回去车站时,胃就可以再塞一碗肉羹或别的东西。
在中正路时的711旁就会看到高耸的第一鸟居,
这么大的鸟居应该是贼贼在台湾岛内看过最大的鸟居了吧!
鸟居上的匾额写着“林内公园”,过去应是“林内神社”,
匾额的改变是民国后转型成公园而改。
林内神社的鸟居属于“明神系鸟居”,
特点就是林内神社的匾额后一个垂直支撑材的构造,此应称为“额束”。
再往上到渊明国中前,则会看到第二鸟居,在这则是有重建过后的小神桥,
还有小灯。在这边先让贼贼讲解林内神社的建设原因。
林内神社兴建于1939年,正好是日本在台最疯狂盖神社的时期,
毕竟那时正推行“皇民化运动”。这段期间也正好是“市区改正计画时期”,
日本于1936年推行“台湾都市计画令”将神社列为都市计画中重要的一项建设。
神社的选址也不会选在市中心,而是选择在新市区或是市区外的高地,
林内神社正好符合在高地(林内山)的这个条件。
此外,位在东方的林内神社也有守护西方的旧街区的功能。
若想要继续往上寻找第三鸟居,会看到前方的长长阶梯,
看到上面的题字济公总堂,就要讲讲林内神社在民国后遇到的遭遇了。
过去神殿内祀奉的是天照大神与北白川宫能久亲王,但在民国初期,
基于政府及民间对日本殖民遗迹的仇视,神社主体(拜殿、本殿)已于1957年毁坏,
改建为林内济公总堂。残留下来的一、二之鸟居被增加绿瓦,
其中一之鸟居上的匾额其题字从"林内神社"被改为"林内公园"。
虽然目前林内神社仅存鸟居等结构,然原先的林内神社面积其实颇为广大,
涵括了现今的林内公园、林中国小以及渊明国中。
近年来,袭产保存的意识崛起,林内神社述说了什么样的历史一再被讨论。
在济公堂和林内乡公所的努力下,开始进行回复,也才有现在的林内神社样貌。
林内虽然是一个小城镇,但不管是火车站、老街或是林内神社
都可以看到台湾不同时代的记忆留存下来。虽然偶尔可能会有摩擦,
像林内神社一样,但依然不减林内的风采。
接下来,就让贼贼带大家偷走林内的产业袭产。述说林内另一种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