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没有要介绍新的文,单纯只是看到征文主题太激动了,
因为我超想聊这个新闻XDDDD
丹麦王孙遭拔头衔真相?
二王子被爆爱上大嫂 曾藉酒意试图索吻
https://www.ctwant.com/article/211917
我看到这新闻的时候,
觉得简直看到了《替身竟是本王自己》的真人版:
嫂子文学? 有!
皇室情仇? 有!
替身文学? 有!
为美人丢江山? 也有!
虽然不能说“从此以后所有的嫂子文学都有了脸”(颜值还是有差),
但丹麦王室真的了不起!
简直就像一个汇聚所有原创爱哏的澎湃包!
不愧是哈姆雷特的家!
讲完八卦回到小说,因为之前已经在版上发过分析文了,
我其实没有什么新的东西要写
只好贴以前写的补遗篇旧文来补,
内容是分析较小的特定情节,
想要知道全文梗概的版友,可以去搜寻我去年发的介绍~
另外在正文开始之前我还想偷渡另一个话题,
我一直觉得幼年桓煊的外型,
是照着《不存在的房间》里的小童星雅各·特伦布雷来写的
(又是一个可怕的儿虐故事啊QQ):
https://i.imgur.com/QLCHP1i.jpg
https://i.imgur.com/CQWgmih.jpg
大眼睛、睫毛浓密,双颊鼓鼓、下颔尖尖一点,玉雪可爱。
以下就随着可爱的小桓煊来看看故事细节,共有六个主题:
1.明暗 2.性别 3.白鸟之死
4.刷脸 5.爱与德 6.生辰面
==================================================
一、明暗
作者惯用的笔法,
是以明线的外显言行与暗线的心理动机
相互嵌合滚动、推进新情节发生,
这种笔法在公认隐诲的萧泠线更是发挥到了高峰。
以第七十六章、八十一章为例,
这两章呈现的内容,
就是萧泠压到意识底层的、对桓煊的牵挂与思念。
七十六章写的是萧泠心怀侥幸的尿性,
前一章段北岑带来了大黑脸,
小黑脸惊觉自己作小、发作大闹,
萧泠原本的态度是认为小黑脸应该自己适应改过
(这其实就是传统阳性思维的
“老子是老板,你应该来配合我”的心态),
但是当天晚上田月容提及回京事宜,
让面对桓煊的问题浮上了水面。
七十六章的明暗交织是这样的:
明:萧泠回到房中思索桓煊的问题,终于被迫面对桓煊这三年的作为。
暗:真相与她当初的判定完全相反,桓煊简直将她放在世界之巅,
心中内疚浮起,却不想承认。
明:烦躁失眠,出外游走。
暗:对桓煊的内疚转移到桓煊所赠的小黑脸身上,
改变了对小黑脸的态度。
明:顺利哄好了小黑脸。
暗:内心侥幸的尿性升起,开始自我说服,
啊这不是挺顺利的吗,实际上大概没那么糟吧,
没事没事。
明:放心睡觉。
八十一章写的则是萧泠不愿承认的、对桓煊的留恋。
前一章,萧泠面对桓煊,将当年的利用说开,
用最绝情的真相正式斩断了二人的前缘,
桓煊割脸破相,不愿收回自己的刀。
萧泠在八十一章的作为,全都建立在暗线的留恋情感上:
暗:自己决定要舍弃,但完美执行后,真正面对失去的事实,
却无法遏止地开始思念对方、追逐他的痕迹。
明:晨起出门,下意识拿对方的刀陪伴自己身边。
明:与双胞胎少年练刀。
暗:有温柔的白衣哥哥在旁,却对桀傲的黑衣弟弟感兴趣,
情感追寻的对象已经转移,
再度将弟弟当作新欢的替身,试图寻找旧日感觉。
明:愿意将自己的刀暂借弟弟使用。
暗:未来,真的将自己的刀送给正主桓煊,二人正式交换了配刀。
对武将来说,那就是跟戒指一样以此生相许的誓言。
明:田月容笑萧泠欺负小孩子。
暗:再度戳中萧泠的心病,
二人幼年的宫中初会就是成年后这个双替身戏局的微缩模型,
萧泠始终都耍著桓煊玩,
她一直在利用资讯的落差,欺负小孩子不懂。
明:跟七十五章一样,见笑转生气,修理田月容。
明:下一章补充了萧泠的心境,
觉得自己对黑衣少年期许过高,感到失望。
暗:她心中有个“有底气骄傲”的正主为标竿,
因为追寻对方的影子,所以产生了比较心理。
最终发现再没人像他了,所以失落寂寞。
======================================================
二、性别
这个故事的双替身设计,除了塑造爽快解气的阅读乐趣,
其实也发挥了性别角色置换的功用。
萧泠与桓煊互为替身,也互为镜照。
桓煊面对新欢的心理变化,就是萧泠心理变化的过程。
同样的,在那快节奏的十几章过场里,
描写了萧泠在事业场域杀伐果决的行事,
那同时也在描写,在战场上与萧泠齐名的桓煊,就是这样工作的 。
传统故事常会有一种
“男人理性、负责实务劳动;女人感性,负责情感劳动”的分配,
《替身》利用这种明暗对照、互相补足的笔法,
也暗中颠倒了性别角色承担的任务,
在两个主角相似的历程里,
用女主线呈现建功立业,用男主线呈现爱恨悲喜。
萧泠身上置入的,是阳性的社会位置、阳性的思维与行事,这
个角色担负的感情课题,也包括了阳性思维对情爱的轻视。
颠倒的角色课题
萧泠对小黑脸说“大将军不能只有一匹马”,那并不是一句闲笔,
而是搭配故事前段“古代曾有文豪以爱妾换马还引为美谈”的旁白,
对萧泠身上置入的阳性思维提出反讽,
并点明主线剧情的真貌。
单看那一句话,就是讽刺传统古言里常见的
“我是皇帝/族长/XX,我不可能只有一个女人”的老哏。
旁白提到的爱妾换马典故,则是指苏东坡以爱妾换马的轶事,
此乃明朝冯梦龙撰写的野史,不一定是真事,
但今人也可以从故事中看出,
男性咏叹的情爱,很可能与女性希冀的“真爱”大相迳庭。
故事里,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前途充满未知的艰险,
临行前苏轼的友人看上了侍婢春娘,提出愿用好马交换,
苏轼便用春娘换了马,
还为此事赋诗“只为山行多险阻,故将红粉换追风”
——正是小黑脸的大名。
虽然有过情洽的好时光,但跟前途艰难的大业相比,
情爱不过是人生点缀,随时可割舍;
比起带走人,宁愿带走马。
这些就是萧泠给桓煊的实际待遇,
同样也是言情小说里无数霸总进入火葬场的开端。
双替身与双火葬
在爱上对方的前提下,桓煊对鹿随随确实轻慢,
但萧泠对桓煊也一模一样。
密林猎杀时,桓煊选择撂下鹿随随,
是拿鹿随随来赌,赌对方永远会在原地等他。
后来桓煊追到幽州、差点病死,萧泠忍着不去探望他,
同样也是拿桓煊来赌。
她已对桓煊有了感情,理智却判定这段感情没那么重要、可以割舍,
萧泠一样是因为轻看而赌,
赌她可以失去这段感情,赌桓煊不会死、自己永远有退路。
假设桓煊在幽州没撑住真的死了,
我认为萧泠同样会进入余生无尽悔恨的火葬场。
真爱或许不是一生一人的限定品,
它可能改变、可能转移,
但这不代表这种移转很容易,
爱上一个人是奇蹟、爱上另一个人是第二次奇蹟,
可命运从不曾应允人们源源不断的奇蹟。
在前章的尾声,
桓煊发现鹿随随死亡后的连串情节已经彻底走完了全套火葬行程;
在桓煊死亡之后,一年一年地,
当萧泠真正认知到她的心空了,却再也没人能填补,
那时,萧泠的果报也就要来了。
=======================================================
三、白鸟之死
当年人、当年事是怎么样的?
在有限的笔墨里面,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以下我提供我的推想。
就像萧泠与桓煊的粗暴初夜,乃是萧泠利用桓煊来进行被动式自残;
我曾想过,这场突来的毒杀,或许也是桓烨被动式自尽的良机。
桓煊与陈王都曾自怜自艾,
觉得自己不是桓烨那种生来便活在光明里的天之骄子。
但就像自怜者往往只能看到自己的痛苦,
明面上,读者能见到皇后的连串作为而为桓煊抱屈;
叙事镜头的另一端,
桓烨被疯狂偏执的母亲当作世上唯一寄托的成长历程,
则是隐蔽的风景。
桓煊在抚琴悼念桓烨时曾经腹诽,
长兄就是过太爽才有心情欣赏《葛生》这种悲苦的曲子,
却不知这首曲子透露的,可能就是桓烨寄托在死亡上的逃离之念。
强烈关注的高压
帝后年轻时原本亦为言情童话里的佳偶,
最初还是普通王爷的皇帝本打算为妻子遣散所有姬妾,
从大公主健康的人格便能看出,这个家庭真的和乐美满过。
及至桓烨出生,皇帝已经受兄长让储而成为太子,权力也让家庭开始变调。
我不确定桓烨与弟弟们差了几岁,也不知道皇帝是在何时登基,
但看二皇子与桓煊只差两岁,
这代表皇后生完二皇子后才一年,马上又怀了桓煊。
她是如此焦虑地对抗著“天子当开枝散叶”的魔咒,
梦想着自己能生够,理想的小家庭不会破。
但极度耗损身体的结果,换来的却是自己永远丧失生育能力,
而且早在怀胎时皇帝就已暗自广洒雨露让别人开枝散叶,
可以想见当时皇后由自我逼压到对皇帝齿冷、彻底放弃这个家庭的转变。
皇后的儿子们,其实都是她的发泄口。
对夫家与国家破坏小家的不满,全数都发泄在桓煊身上;
同时,
所有落空的爱则一股脑地灌输在“世上她唯一在乎”的桓烨身上,
这个儿子等同变成了代位配偶,
桓烨所承受的浓烈母爱,
也必定少不了各种“烨儿是母亲唯一的希望”、
“烨儿是最好的、那些贱婢子哪里能比”的高压期许。
长兄的温柔承担
在这个母亲乖戾、父亲摆烂、歪斜扭曲的家庭里,
只有桓烨还在坚持着家庭之谊,他关心桓煊、督促陈王,
死前还不忘将桓煊托付给堂弟豫章王照看。
桓烨爱的不只是母亲、而是家庭里的所有亲人。
这个拥有一切的“天之骄子”很清楚其他人的缺失,
总是拼命把自己给出去,希望能填补缺漏,将一切导回正轨。
陈王最初之所以起杀心,
是因为二皇子知道皇后戕害陈王的真相,所以用此事来挑拨。
二皇子当年笼罩在长兄的光影下,
只是一个面目模糊的普通皇子,
他能知道的事,与父母互动最密切的太子桓烨会不知道吗?
桓烨不仅是桓家的嫡长子,同时也是帝国的储君,
他对陈王的交谊与鼓励,是来自下一代帝王的看重。
青年时期他督促陈王,将他雕琢回原本的样子,
未来改朝换代,陈王便能获得重用。
当陈王大展所长,那些应有的光彩也能重回他身上。
桓烨有能力将母亲夺走的一切,步步还给陈王。
不堪重负的解脱良机
只是,桓烨后来遇见了萧泠,萌生让储抽身之念,
让原本维持恐怖平衡的轨道开始瓦解,
这个世人眼中理所当然的顶梁柱终于在恶水里倒塌,撒手人寰。
桓烨对陈王的杀招,或许也是知道的。
桓烨与后来只能根据蛛丝马迹推断的桓煊萧泠不同,
他与陈王有密切的往来,他时常陪伴陈王、督促他的功课,
两人的交流进入了才华知音的心灵层面。
假设桓烨曾听陈王说过悲田坊药师佛之事,
那么陈王送给他的药王经,可能就是比后人想像中更清楚直接的救命解答
(这部药王经是陈王送给他的“生辰礼”啊)。
倘若上述猜测为真,
那么陈王或许更愿意救回桓烨(即使代价是自己事败灭亡),
只是他没想到桓烨就这么顺势放弃了生机。
旁人记忆中弥留的桓烨,是轻松的、微笑的,
一如萧泠在山池院欣然迎接死亡;
桓煊在丧礼上看到的陈王,则像是被抽掉了灵魂。
桓烨的风采不是源于高贵的地位,而是爱人的仁心。
他的离去,带走了所有人的光明。
========================================================
四、刷脸
在这个双替身故事里,男女主都是透过刷脸来进入对方的世界。
但在桓煊处,
其实所有对象刷的、都是幼年那个红衣小姐姐的脸。
桓煊的成长历程固然辛苦,
但也不是全然的小可怜、以致于谁给他陪伴就要爱上谁。
在旁人的回忆中,幼年的桓煊自己也不喜欢跟其他兄弟姊妹玩,
他所渴望的爱与肯定,
只来自于父母与长兄这种他认可的人。
幼年入宫的萧泠以如火的能量惊艳了桓煊,
是以隔年他才会在第一时间接受阮月微,进而依赖她的陪伴。
成年后桓煊在山里救下萧泠,同样是留恋她火一般的眼神,
所以才留下萧泠(此前那些神似阮月微的人,桓煊全都无感退货)。
鹿随随真正担当的,乃是当年那个红衣小姐姐的替身。
只是在桓煊的认知里,红衣小姐姐就是阮月微,
所以很自然地认为自己是因为对方像阮月微而受吸引,
这是当事人因资讯受限而无法厘清的部分。
薛丁格的大将军
有许多读者对桓煊前期的言行始终无法释怀,
认为若鹿随随不是大将军,这一切的苦难都无从化解。
但实际上,若鹿随随不是大将军,
那么幼年不会有红衣小姐姐入宫惊艳桓煊,
桓煊也不会爱上阮月微,阮月微要攀附谁都不干他的事。
若鹿随随不是大将军,
她就不会有萧家精英教育培养出的技能与识见,
桓烨与桓煊不会为她倾倒,权力结构依然会保持原样。
若鹿随随不是大将军,
从一开始就不会有那些纳了她又慢待她的事件,
这个故事的一切,都不会发生。
(甚至桓煊或许也不会去从军建功,
大概只会留在长安当一个冷门皇子,
然后跟陈王组一个“我讨厌长兄”互助会,
一边骂长兄一边又暗戳戳地仰慕他吧。XDDDD)
====================================================
五、爱与德
在《咸鱼》里面,
尉迟越与小丸是因为灵魂里的尚德本质而共鸣契合,
但说起来“品德”其实也只是另一个条件参数。
因此在《替身》里,
作者进一步将“品德”也从爱情生发的条件中拿掉,
呼应了本作阴暗英雄的设定。
撇除品德的爱情
从皇帝与皇后开始,若只看爱情领域,
皇帝对皇后着实是妥妥的真爱。
他明知皇后荼毒庶子、虐待亲子,却放任皇后为之,
也未因此动摇皇后在他心中的地位,
他是将妻子排在儿子之前的。
其后皇后只要稍微表现出示好与悔改之意,
皇帝也在第一时间就相信,然后捧著皇后回到任何她想去的轨道。
这种“永远信妳、永远愿意把妳想好”的情谊其实挺感人的,
换了其他故事都是足以担当主役的议题。
只可惜在皇帝心里,
“爱情”就算顶到了天,也比不过所谓国家大义与他自己,
最终公私相误,将家庭与宫廷都搞成了一滩恶水。
桓煊对阮月微也一样,他虽是因误会而接纳阮月微,
但在接纳之后,阮月微带来的温暖与他的情感也都是真实的,
桓煊内心深处对阮月微的人品缺陷其实很清楚,
但这不影响他对阮月微的爱。
如果阮月微好好与桓煊在一起,
真正经历情人的相爱与厮守、建立两人独有的回忆,
之后就算桓煊遇到萧泠、知道了当年真相,
大概也会将之当作促成他与阮月微的机缘,继续爱着阮月微。
(萧泠明知桓煊“心有所属”的“瑕疵”,还是爱上他,也是一样的历程。)
“爱屋及乌”之德
我觉得这样的论述自有积极的意义,
这是为了陈述“什么样的人,都值得好好被爱”,
但这不代表故事鄙弃德行。
爱的生成,终究还是建立在人性的美好上,
在男女主相爱的过程里,
也还是保留了“爱屋及乌”这个品德。
萧泠爱着桓烨,因此不会将桓烨敬重的皇后往坏处想;
当她认可桓煊之后,同样也觉得桓煊所爱的阮月微理应是美好的。
桓煊亦然,他无比嫉妒萧泠带在身边的“小寡妇”程征,
但当程征遇险,他的第一个念头便是抢救保全,
以免萧泠痛失所爱。
故事中所有高举“爱”名者,只有一人反此道而行,那就是皇后。
皇后自认深爱桓烨,却对桓烨珍视的萧泠鄙弃唾骂、诅咒陷害。
因此,至少在这个故事的论述里,
皇后对桓烨并不是爱,而只是她的自我满足。
=====================================================
六、生辰面
某次再看《替身》时,
发现第二十九章的“生辰面”真是一个漂亮的灯下黑,
当读者被“桓煊因生辰面而认定鹿随随”吸走全部注意力的时候,
章节后半看似寻常的接续情节,
其实也是桓煊在萧泠心里定位转换的重要节点。
《替身》的情感模式是《东都》的延续,
由共享哀伤的同伴温情为连结,
渐次揭露年下恋里弟弟曾经仰望姐姐的求不得、
以及姐姐看弟弟的可爱与珍惜。
迎面而来的实感认知
在《东都》里,
卫十一自幼便喜欢钟阿毛,是以从不肯叫她“姐姐”;
在爱人卫七满门被屠之后,卫十一作为唯一的幸存者,
身上保存的是钟阿毛与整个卫家的交往情谊,
不管是否谈恋爱,都是钟阿毛最珍惜的存在。
《替身》的廿九章则用迂回的方式,
展现了桓煊作为未亡人的重要意义。
章节前半,
桓煊在岁除(自己生日)与正日(桓烨生日)交接时刻吃了萧泠作的生辰面,
之后唤萧泠到自己正殿的居处一起守岁。
这是明写桓煊对萧泠的感情已从肉体吸引跃升到情感依赖;
但接下来的情节,也同样是萧泠情感转变的开始。
生辰面情节结束后,
萧泠随着桓煊回正殿,沐浴完走到房间,
就见到桓煊用桓烨的琴弹奏《葛生》——
在这个孤寂的世界里,有人和自己一样爱着桓烨,
在桓烨生日到来的第一时间吊念着他,
这个人拥有桓烨传给他的琴、晓得桓烨最爱的曲子,
这是桓烨信任的亲人啊。
与年下弟弟的温暖建构
萧泠在初夜与生辰面章节的眼泪,
都是分享彼此的痛苦,是不同程度的破防;
在本章结尾,萧泠得到密探传来的消息,
得知桓煊可能也在调查当年悬案,更消除了他涉案的嫌疑,
桓煊的定位开始从外人变成桓烨的亲人,
萧泠对他多了几分爱屋及乌的接纳包容,欺骗的亏欠感也随之增强。
随着紧接而来的上元闹翻、病危相守,
二人的关系快速起伏变化,
萧泠的放松沈浸也慢慢浮上台面。
但其实从最初桓煊教鹿随随下棋与弓马开始,
萧泠在迷濛柔情外的各种眉眼弯弯与嘴角弯弯,
就都是给这个傻弟弟的,
包括故事后段在长安重会,人群里看到桓煊拉着脸,
亦是一种“这孩子又在傻”的可爱。
《东都》的弟弟谦和,让姐姐忍不住顾怜爱惜;
《替身》的弟弟别扭,身为姐姐,不调戏一下又怎么行呢?
作者:
zigzag (Ζ)
2022-11-06 15:04:00好文!看大大的心得剖析文总是会让人更多一层醍醐味!
这两日重温《替身》,再读此文,真是畅快!苏轼一段尤其好,真真细心:)
作者:
sliverink (sliverink)
2022-11-06 15:20:00我觉得丹麦王储妃玛丽的经历超言情超梦幻的XDD谁会想到在自己国家(澳洲)的酒吧喝酒,会认识其他国家的王子啊(还不是普通的王子,是王储)
呃我完全没有看过您在您部落格对《权宦》一文的分析批评,对这个指控,深感诧异。当初我那篇文章下有其他人推文说和妳的文章像,我以为是说妳过去在其他文的说法,因我无意剽窃,所以当时也觉得莫名我觉得您的书评很好,但无意剽窃,也真的没想过我的推文会让您觉得我是“尾随”,造成您的误会(无论是剽窃或尾随),我虽然惊讶,但我感到很遗憾。因我实在没有故意要做剽窃或尾随之事。特此澄清。
作者:
minna (是个人妻)
2022-11-06 16:52:00原po提这文我想到的是它影视化的消息(晋江言情首页放的),看到时还有些讶异居然是这本,本来以为咸鱼太子妃比较有可能的...
作者:
sliverink (sliverink)
2022-11-06 17:32:00我都是翻维基百科XD,通常英文版比较详细很多王室爱情故事都很有趣,比如现任荷兰国王和王后(阿根廷人)是在西班牙的一个博览会上认识的,一开始她根本不知道对方是王子,而荷兰国王还是一名机师,时不时会去执飞一趟,所以当一个荷兰人可能不小心就搭到国王开的飞机
作者:
erty (宝贝,再见。)
2022-11-07 01:44:00我补充一下挪威现在的王室也是很多哽,现任王后当时是平民,国王为了可以跟她结婚跟父母烙话说非她不娶,不答应你们就没有下一任王储了,然后整个议会修法同意王室跟平民通婚这样现在的王储(上面那一对的儿子)配偶是未婚生子的单亲妈妈,两人婚后王子妃的大儿子也跟王室一起行动,不过当然没继承权喔补充挪威皇室是因为他们其实是丹麦王室跑去挪威当国王...
作者:
sliverink (sliverink)
2022-11-07 06:54:00挪威国王因为自己也是为了真爱抗争过,所以特别支持儿子,不然儿子找的对象其实比他更有争议性。印象中女方学历不高,私生活比较复杂,还和重罪犯生过小孩。挪威直到下下任继承人才适用长子继承制,所以王储上面是有一个姐姐的。那个公主号称自己能通灵,前阵子还和一个非裔萨满(自称)订婚了
是s大!你的分析真的都超有深度~我也很爱看皇室的八卦XDD 有够精彩不过在看文的时候真的会一时想不起来像是谁的新闻
作者:
neves (总有刁民想害朕)
2022-11-08 00:35:00提醒一下,征文的内文要按规定的格式填写才能领奖金喔虽然开头有说无意介绍新文,但还是提醒一下。文章可以留着不用删改,但活动截止时,若格式不正确将无领奖资格,谢谢
谢谢版主提醒,我发文时眼花没看到征文的分类,再来研究一下怎么把格式贴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