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直想写些听燕姿长大的心路历程,
正好看到这篇,就借原标题来完成这个计画。
首先,看到原po这篇的当下有很多想回应的话,
一部分是觉得很多认真做音乐的人们看到了可能会气死,
这几年下来非常多优秀的音乐人都是从独立起家的,
这些音乐会变成潮流不是他们有多不食人间烟火,
而是的确在许多已经僵化、公式的流行音乐思维中他们带进了新的创意,
一开始可能真的是不成熟的,不过谁没有起点?
扯远了,这几年听了许多音乐,无论是不是主流,
而会开始听音乐都是因为孙燕姿,许多类型音乐的体验也都是从她开始。
我在听到克卜勒整张专辑时,第一遍也觉得有些平淡,
但听起第二遍后,我开始觉得感动,她又到了个里程碑,
并且在当天深夜在个版兴奋地写下了的听后感。
之后更酝酿了想要回顾这十几年来的转变,
我看完许多人失望地写说这不是以前的孙燕姿了,
其实有些纳闷,因为我从来不觉得燕姿的音乐有什么既定版型,
她很自由,她没有情歌天后、都会女子代言人等称号的包袱,
一直以来她的专辑都会有些熟悉跟不熟悉的,
因为如此才更期待每次发片她会带来什么新的玩意。
所以才想谈谈我心中的孙燕姿。
2003年,几个小学同学聚在一块,
其中一个有在听流行音乐的朋友问我们要不要听一张新专辑,
他拿出了孙燕姿年初刚出的“未完成”放到电脑里。
当时我已经很久没听台湾音乐了,
之前很喜欢的阿妹从姊妹买到不顾一切就停了,
所以这次听歌是有些陌生的体验,而当时并没抱什么期待。
那时我对孙燕姿的印象就是强打的“神奇”,多怪的一首歌。
整张播完后,当时有种温温的感觉,好像有什么在萌芽,
朋友问我们要不要再听一遍,大家就像中毒了一样地答应了,
不过播第二遍的时候有一些不一样:
在播完“我不难过”后,其中一个同学提议再播一次。
那一天我就跟他借了这张专辑带回家听。
仅仅一张CD的时间,我就被燕姿的声音收服了,
即使当时除了“我不难过”以外,其他的歌都还不是很习惯,
听了几遍后开始喜欢上“年轻无极限”、“没有人的方向”,
她怎么能唱那么多表现方式不同的歌呢?
当晚过后我就成为了孙燕姿的歌迷。
从未完成之后我就陆续又跟他借了燕姿过去的专辑,
顺序是从Leave依序倒回去,一个月内听到了同名专辑。
当时我爸买了一台Walkman给我,也因此不离身地听燕姿的歌,
我记得借到“我要的幸福”的那天晚上,
睡前我决定偷偷听,听到快睡着再把耳机拿掉,结果大失策。
从第一首开始我就在寻找可以睡觉的歌,结果怎么一首比一首好听!!!
我永远忘不了当下的感想,怎么有那么完美的一张专辑,
前面风筝到未完成其中都有几首我当时觉得无感的歌,
“我要的幸福”这张真的是神专,当下我只想跳下床鼓掌。
这张也成为我心目中燕姿历年专辑中的No 2。
2003年毕业之际,在我刚开始喜欢孙燕姿时,
她却说:她累了,她要休息一年。
我是不是带屎啊?
当时华纳决定在休息前捞最后一笔出了“The moment”,
我的第一次签场会,在西门町排超级无敌长,超 级 无 敌 长;
第一次在电视前看燕姿在中正纪念堂办免费的休息前演出;
第一次开始追星后的漫长等待,日后发现一年根本小case啦!
这个暑假我把燕姿过去的专辑都买到手,作为接下来一年的疗愈。
一年后,2004年,听到新专辑试听激动地到处跟人宣传,
这一年真是没有白等,诞生了我心目中的No.1-Stefanie同名专辑,
尤其第一次听到“奔”跟看到MV时,当下的震撼跟感动始终忘不掉,
这张专辑拿到时爱不释手,虽然预购礼很烂仅仅是专辑试听。
也第一次参加渔人码头的新歌发表会,那一天和我爸在现场等了很久,
才知道燕姿得了肠胃炎,结果她还是很敬业地演唱,从那天开始更加爱她。
(当天的心情:不要再Vino了啦!!!!)
这一张专辑也算是第一张第一时间买的全新专辑,
如果说“我要的幸福”凸显了燕姿声音的特色跟演绎能力,
“Stefanie”这张就证明了孙燕姿什么歌都能驾驭,
这一张曲风多元,而且抒情歌的路线不过度煽情、娓娓道来。
一年后金曲奖拿到了第一座的最佳女歌手(只是第一座喔^_^),
那个晚上感动到不行呜呜,幸好我没有带屎。
接下来的“完美的一天”也是一年后了,从这张感觉燕姿想做些特别的,
不过主打歌出来时,我有同学跟我说主打歌好难听,当下有点失落,
但我自己很喜欢这张专辑里的轻松,加上我人生第一首听超过四百遍的“隐形人”。
这张的签唱会在101,当天天气不是很好,
而前一天歌迷们应该都有在网络上看着玻璃屋的一切,
有点为燕姿心疼,而且记得当天的人数比起之前不算多,
这一张的销售量也是不如预期,不过燕姿从这时候的心态已经渐渐转变。
隔年,2006年,十七届金曲奖爆炸的事件,
其实当天我听得很开心,隔天才知道评价很差XD。
七月的第一场小巨蛋演唱会,
跟我朋友买了特区的情人套票,一个人才3300,回不去的票价。
忘不了燕姿唱的“矜持”、“忽然之间”,还有雪耻的演唱,
这一场唱得超级好啊,如果有转播让那些金曲奖听傻的人收收惊就好了。
可能是有演唱会在期间,到“逆光”这张的时间没有感觉过很久,
2007年换了东家,在春天预购消息出来后就成了生活的目标,
没想到发片后却发生了“埃及事件”,这个我始终搞不清头绪的事。
那一天我放学后匆忙回家,看到新闻立刻大给推我入燕姿坑的好朋友,
当下还不知道这背后的问题时,全心全意在为燕姿担心,
当时几乎快流下眼泪,也因此日后恨透了陈泽杉。
很多人说“逆光”的唱腔有改变,我其实没有什么感觉,
可能一直觉得燕姿也不是不能这样唱吧,时至今日在感受到那也是个转变的过程。
但比起上一张的尝试,这一张可能是燕姿最煽情的专辑了,
“我怀念的”、“飘着”、“漩涡”接着“需要你”都是浓烈的抒情歌,
“飘着”也成了我内心的Top10。
新歌发表会那天我跷了补习班的课,结果我妈刚好到了补习班找我,
被抓包的当下她立刻打电话叫我回家,不过我人还是待在渔人码头听完整场,
当天的歌唱得真棒,跷课跷得真值得啊~。
事后证明这场新歌发表会不听,接下来是史上最漫长的等待。
2011年之前,没有燕姿的日子开始听很多其他歌手的音乐,
听了燕姿的歌后也很容易接受各式各样的音乐,
主流的、非主流的刚好在那几年越来越没有区隔,
唱片市场已经萎靡到了几乎没有谁是主流歌手了。
2009年燕姿突然地开了演唱会,已经买不起特区的票了,
那场华丽有余却因高票价而并不亲民,加上她的歌迷很多正是穷大学生,
票卖得不好,不过现场第一次听到“愚人的国度”非常震撼,
这场的选歌也开始开发一些冷门路线,这时候的燕姿已经渐渐主导一切。
四年久吗?以人生的长度来说可能还好,
但一个歌手四年不发片很容易就被忘记了,
2011年燕姿终于有新专辑的消息,专辑名称“是时候”,多贴切。
朋友戏称:“是时候回来捞一笔了”,结果销量还真好。
其实我觉得美妙的发售前宣传蛮不错的,电视广告很多,
而且很有诚意的拍完了十支MV。
这一张专辑燕姿不一样了,她有自己想要说的话,
就结果而言这张虽然很好听,不过整体感觉更像在摸索,
最近才看到有些人觉得那张很普通,但当时“当冬夜渐暖”首播后我还是爱不释手。
不过当时这张在我身边朋友的反应蛮不错的,
甚至有以往不是歌迷的朋友大力夸赞这一张。
在这之后,不太算漫长等待了,
这三年间结婚、生子的新闻持续不断,
也一直有新专辑正在录制的消息,
加上等过四年好像已经对时间没什么概念了。
从“完美的一天”开始,经过好几张的碰撞、摸索,
我觉得“克卜勒”终于找到了答案,也许不那么张扬,
但有更多柔软、自在的表现,跟整张专辑音乐上最完整的一次,
我的朋友说,听完这张觉得孙燕姿真的没有极限。
日后可能会再针对这张专辑写比较深入的心得,
不过这应该会成为我的Top 3,如同Stefanie一般的里程碑,
预告接下来或许还有十年、二十年的精采。
不知不觉写得很像流水帐,但回到最前面的讨论,
这一路来其实不觉得孙燕姿应该会是什么样子,
所以也从来没有失望(事实上我觉得每张专辑都值得听)。
2000年左右华语流行音乐诞生了许多能量丰厚的歌手,
如果将张惠妹也包含在这一代,其实可以发现到,
这些实至今日还闪耀着的歌手他们都在做着自己想做的事,
他们以自己为起点,延伸出许多与众不同的作品。
“突破”这件事从来不该是重点,因为成长的过程一定会不断有新的刺激,
而这些刺激结合了过去的累积,就产生了连接到未来的能量。
时至今日的歌坛已经不是2000年那时的盛况,
但看到新的人才(如2009的新世代)还是会对未来抱着期待,
而燕姿未来是可以带着这些人继续往前走的,
很谢谢燕姿带着我长大,更期待她能继续这样陪我们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