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akers21 (人心真很奇妙)
2013-07-30 23:32:23知道国修老师的消息后 我整整又听了4遍那一夜
OS:就跟当初魏伯伯(或是爷爷)过世时一样 那阵子就一直狂听他的作品
国小时 我的那一夜听了两份录音带 听到烂掉跟这一夜一样
陪我度过许多的日子 听到多烂 套句相声的哏 总之可以默写(或说默背)
对于一个从五岁开始听相声的资深票友而言 会背绝对不困难
至于我的年纪 好吧 听相声已经30年了
国修老师还有一片"私房带"是跟马季 赵炎他们合作的 这阵子也一起听了
其实私房带我的感受并不深 原因是中国的相声演员 演的成份太低
也就是说段子像个公式 就套上去 而非感觉演员在角色之中
即使之前的吴兆南 魏龙豪 陈逸安等老派艺术家 他们的演出都没有那种生硬的感觉
当然现在中国的相声演员已经有进步了 但是讲功力 还是没有台湾现在台面上
甚至过去的这几位来的好 离题了 有空再聊吧 离题太远 回题回题
我想那一夜的背景大家都知道 表演的地方跟观众的人数也没有现在演出的好跟多
但是为什么说他没事经典或是说一个里程碑勒? 我有幸在高中的时候在长辈家里
欣赏过录影带 也就是当时的路影片段 因为这位长辈是当初的摄影人员之一
没有声音 只有影像 而且是片段 大概只有开头的那一段是完整的
其他部分就很支离破碎了 只能说即使没有声音 我也知道他们在说什么
从此以后我听相声的时候 脑海都会出现影像 即使没有看过的我都能配出影像
又离题了 好继续说那一夜 那一夜为什么那么经典 因为他把台湾的相声带离了
只有声音没有画面的时代 也就是说之前吴魏陈等人为了要表演的方便
将相声带进了广播 但是却牺牲掉了画面 (吴兆南的有声书有讲到)
而那一夜却又成功的把他们找回来了 由两位在表演上可以说是高高手级别的
李国修 李立群默契的配合 不但有声音 有表情 有细节 有互动
让台下的观众不是只是听 而是完全被带入了剧本里所建构的世界
两个痞痞西餐厅主持人 转变为赶鸭子上架的相声大师
由现代 到50-60年代 到20-30年代 到清末民初
一个个的段子成了一个个时代段的缩影 虽然我们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
但透过他们两位的表演 仿佛这些也成为了我们的记忆
这让相声从此以后也有了深度 不是只是单纯的莞尔一笑
还多了很多咀嚼跟回味的空间
感谢有双李演绎 人总一天会会逝去 但你们的声音跟身影
将会留在千千万万人的心中 永远永远的被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