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 回顾《DAHLIA》当年单曲引发的争议与譁然

楼主: cygnusx523 (LEOMETAL)   2025-09-04 00:13:22
【好文分享系列|原作Simacky】
 嗨,我是Simacky。
 X JAPAN于1996年发行了第五张专辑《DAHLIA》,
 目前为止也是最后一张专辑,
 今天我想要来聊聊它。
 前作《ART OF LIFE》虽然被称为专辑,但实际上更像是单曲,
 而从上一张完整的录音室专辑《Jealousy》到这一张,竟然花了整整五年的时间。
 如今,专辑相隔五年的跨度已经不算太罕见了,
 但当时来说,
 这可是跟全球大牌乐团像Aerosmith(史密斯飞船)或Metallica(金属制品)一样的进
度呢(笑)。
 这件事很容易可以归咎于“一贯的完美主义”,
 但这篇文章会回顾当年的情况,同时试着研究那时发生了什么事情。
 对我来说,这会是相当痛苦的经验,所以讲话可能会比较难听,请多多包涵。
 谈到X时,我就无法保持冷静了。
|X史上最大的噩梦... 就是背叛粉丝,这可绝对不行|
 我是在1993年《ART OF LIFE》发行时第一次遇见X。
 当时我还是国中生。
 所以《DAHLIA》的问世,是我第一次目睹X实时发行的录音室专辑,
 但当时等待它的时间,感觉真的很长。
 每年大约发行一次的单曲,
 “接下来会不会是专辑了呢?”
 我们期待着,但看起来没有这个迹象。
 〈Tears〉、〈Rusty Nail〉、〈Longing 〉、〈DAHLIA〉、〈Forever Love〉、〈
Crucify my love〉...
 “喔喔,这是要持续多久?是要把整张专辑的歌都先发出来吗?话说,连专辑同名主打
〈DAHLIA〉都发行了耶,这是怎样?如果专辑的核心都先发行了,那不就毁了期待感吗?

 他们不是南方之星,所以X可不会说类似“新专辑不包含先行单曲”的话吧?
 寡作的X,不像南方之星那样有丰富的歌曲量。
 感觉他们相当辛苦的努力着...
 唉呀~有种不好的预感呢...
 但是他们说了“为了同步释出海外版,正在同时制作日文版和英文版”啊,
 应该已经堆积了不少歌曲吧?
 然后,在日本各地的粉丝期待和担忧交错之际,这部期待已久的作品终于发售了…
 这张专辑收录的十首歌,有六首是之前已经发行的单曲。
 哇哩勒,这是能想像到最糟糕的发行方式了。
 这种东西根本不能叫做录音室专辑啊。
 这六首已经买过的旧歌,粉丝们三年来已经听腻了啦,不是吗?
 这样子就是单曲集了啊。
 #2的〈SCARS〉早在1994年的巨蛋演唱会就已经演奏过了,所以从实质上来说,可以
说是已存在的七首歌曲之一了。
 这也太过分了啦。
 连英文版都没有发行啊。
 世界首演都没有举办啊。
 明明先前还煽动了那么大的期待感…
 试着想像当时那些粉丝即时目睹的心情吧。
 我从国中三年级就一直等,等到这部作品出来时,我都已经是高三学生了啊。
 对高中生来说,国中时代就好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嘛。
 这三年,等于是四十多岁之后的十年那么长了。
 就在我快要高中毕业的时候,手上却握著一张收录了很久以前国中时期的单曲新专辑,
这不是有点奇怪吗?
 你觉得这算是新专辑吗?
 X的粉丝通常都很热情,我想大家应该都买了所有的单曲。
 现在大多数人应该都不太知道什么是单曲了吧,我来解释一下。
 其他艺人的单曲通常会有两到三首真正的歌,售价大概在1000日圆左右。
 但是X,可能只有一首歌,或者即使再附加一首,也是卡拉OK版。
 每次都要付1000日圆以上,期待着普通的单曲,却买到了那种骗人的单曲,真是太扯了

 虽然不是黑胶唱片,但我真的听到耳朵长茧了。
 整整三年啊,那么长的时间。
 就算是从少少的零用钱里拿出来,六张单曲也要6000日圆以上,
 再加上〈Longing ~切望の夜〉这个,就是七张了,要7000日圆。
 这样卖给粉丝,
 卖这种六首旧歌、只有四首新歌的专辑,还定价3000日圆,简直就是欺负人。
 他们到底在想什么啊?
 我直说吧。
 这种做法就是当粉丝是盘子啊。
 “反正只要是X出的,他们都不会吭一声,一样继续买啦。”
 我好像曾经被人这么说过。
 所有成员,包括唱片公司从基层到高层,我希望他们都能集合起来,在记者会上向粉丝
道歉。
 “那时候,对于支持我们的粉丝来说,这是最不应该做的肮脏生意。”
 他们应该要像这样好好的道歉。
 其实,因为《DAHLIA》这样搞,让我对X很失望,曾经一度不当粉丝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hide承担了粉丝“在X中积累的挫折感”,为了释放我们这股压力,
他展开了积极的活动,引人注目。
 从X几乎没有什么显眼活动的《DAHLIA》发行之前,hide每次出单曲,都会在《MUSIC
STATION》和其他音乐节目露脸。
 他就像是X的代言人一样,替其他四位成员发声。
 每次他出新专辑,都能带来一部无可挑剔的娱乐大作,让人非常满足。
 可以说,是hide稳定了粉丝的情绪。
 因为有这样的情绪流动,事实上,甚至在X解散之前,许多被《DAHLIA》搞到失望的粉
丝已经转变成“不再是X的粉丝,而是hide的粉丝”,
 对吧?
 上一张《Jealousy》,是创纪录的百万销量,高达111万张,
 而这次《DAHLIA》,销量急剧下降,最终只卖了64万张。
 对于后来新晋的“视觉系”一代,X JAPAN被他们视为开山始祖。
 大家原本认为站在金字塔顶端的X JAPAN,这种崇高幻想,现在已经破灭了。
|《DAHLIA》制作过程中的混乱情况|
 不过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至少我们粉丝所认识的X,是比一般乐团更加重视粉丝的乐团。
 他们是一个会为我们带来许多惊喜的乐团,这是普通乐团无法想像的。
 当时我非常生气,根本无法冷静下来,而且也毫无消息可寻。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渐渐了解造成这样令人遗憾结果的原因。
 解散之后,有许多采访,成员的自传出版,还有纪录片等等...
 当像是“现在我可以说了...”这样的资讯逐渐被揭露时,我们渐渐了解到这种糟糕的
结果是怎么发生的。
 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DAHLIA》的失败原因,那就是...
 X变成了一个难以控制的巨大事业体,大的过头了。
 就是这意思。
 因为乐团/成员的品牌价值=商品价值,这价值已经变得太高,所以牵扯到的专案变得
非常庞大。
 有各种各样的生意要做。
 方程式赛车、品牌、游戏等等,除了音乐之外还有很多活动企划。
 那里面还有各成员的个人活动、合作企划等等,各种事情都混在一起,即使是强大的领
导者YOSHIKI也完全无法控制了。
 可能是完全没有控制,甚至连专心做音乐的环境都没有了。
 欸,甚至可以说,连乐团的形式都维持不住了吧?
 在访谈中,还听到了很多像是“因为成员都在忙于个人活动,所以我们无法前进”这样
的抱怨。
 这段时期YOSHIKI的访谈内容,确实有种被抛弃的感觉。
 有些访谈甚至因为情绪不好而中途喊卡了。
 有时候看到这种东西就想说“别发布这种东西啦”(笑)。
 果然最大的原因还是成员们的个人活动,而且单飞都做得相当成功,这也是问题的一部
分。
 你知道吗?
 毕竟,从《ART OF LIFE》发行后到《DAHLIA》之间的三年间,hide居然已经出了两张
个人专辑哦!
 仔细想想,那时候他还在参与X的录制工作呢!
 每张专辑都要花很多时间作曲和录音,然后还得忙着大规模的巡回演出。
 看起来他应该很少出现在洛杉矶的X录音室,怎么想都是这样。
 TOSHI也是一样的情况,跟hide差不多。
 不管是hide、TOSHI,还是HEATH,只要出单曲,拿到公信榜第一或第二名都是理所当然
的。
 如果卖得好,生意就会变得更大更大。
 然后转动起来的齿轮就停不下来了。
 随着规模的扩大,就不再只是乐团中的一员了,而是成为各个专案的领导者。
 这就产生了责任。
 各成员分别就像一城之主、一国之君那样。
 得让自己的工作人员们有饭吃才行。
 当然,比起自己的专案,得优先处理X那边的事情。
 现在已故的TAIJI,生前出版的自传也有提到过 ——
 “当乐团变得越来越大时,每个成员身边的工作人员(团队)也会增加。本来是纯粹的
好朋友之间,却一直被工作人员介入,显现出一种派系斗争的样子。工作人员之间的争执
也是屡见不鲜。”
 TAIJI还在X的时候,就已经这样了。
 更何况是几年后变得更大的X,情况有多乱就难以想像了。
 很多声音都单单归咎于YOSHIKI一个人,你们也太过残忍了吧。
 刚才说“hide稳定了粉丝的情绪”,但这不只是hide的责任,事实上,全体成员都有责
任。
 成员们当年可能并不熟悉商业运作,而且他们也都还太年轻,无法明智的调整日程表。
 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
 当我们事后明白了这一点后,我们开始原谅了X。
 在这件事上,YOSHIKI也没有言语攻击其他成员,我认为这样的行为很了不起。
 他虽然抱怨了一些,但也是开玩笑的(笑)。
 不过,
 目前为止所讲的事情,
 对后来成为X粉丝的人来说,因为你们没有经历过那种痛苦,所以都是无关紧要的话题
了。
|再次回顾一下作品《DAHLIA》|
 对那些能“全部十首歌都是第一次听”的人来说,这个作品绝对不会是失败的。
 就算我当年承受了很多不满,现在我也不会说“最好不要听这样的作品”。
 这些诞生出来的曲子是无罪的。
 相反,它们有罕见的高品质,难得一见,值得我们自豪。
 可以说YOSHIKI是一个人被丢在录音室,为了让工作继续进行(直到其他成员从个人活
动中回来),他只能负责声音制作。
 “喂喂!接下来的工作如果hide不回来,我们就进不去了嘛!没办法,就先去调整《
DAHLIA》的混音,等他吧”这样(笑)。
 可以说,他们的专辑搞得有点太过讲究了吧。
 虽然X的代名词 —— 超高速歌曲,在《DAHLIA》里减少了,但重新回顾时,发现有#
1〈DAHLIA〉、2〈SCARS〉、4〈Rusty Nail〉、8〈WRIGGLE〉、9〈DRAIN〉,有这
么多硬式摇滚,还是挺意外的。
 其实这个分配比例,跟《Jealousy》并没有什么不同。
 那时候,即使有很多粉丝这样说 ——
 “X变老实了呢”
 哈,大概是因为那四首情歌的存在感太强烈了吧(笑)。
 #3〈Longing ~迹切れたmelody~〉#6〈Crucify My Love〉#7〈Tears〉#10〈
Forever Love〉这四首歌都是早已发行的单曲,但在榜单上的成绩却分别为第一、第二、
第二和第一位,拥有相当高的知名度。
 果然〈Tears〉是超群出众的,这首歌会是流传百年的名曲吧。
 不过,当时听到专辑版,多了YOSHIKI的旁白时,大家都有点“又来了吗?这样已经够
了吧”的感觉。
 不过我比较喜欢专辑版的。
 这张专辑里,有YOSHIKI出声的歌曲是〈DAHLIA〉、〈Tears〉、〈White Poem I〉、〈
Rusty Nail〉,多达四首。
 有点老套的感觉了啊。
 或许有一首曲子能加入类似〈ART OF LIFE〉的女性旁白,那也不错吧?
 〈Forever Love〉的专辑版,因为不想跟之前发行的单曲重复,所以是另外录制的原声
版,有点......(笑)。
 嗯,是有人认为这样更好啦,而且创作的人也说这个专辑版才是原曲。
 当时的自己只觉得“这不就像在找借口说这跟单曲版不一样吗?不是重复的吗?”
 而且,等到后来想要好好享受整张专辑时,这个版本会显得有点弱。
 我觉得〈Forever Love〉只有加入单曲版的吉他独奏才算完整。
 这张专辑的特点,或者说比较大的变化,我想是#5〈White Poem I〉、#8〈
WRIGGLE〉、#9〈DRAIN〉吧。
 打击乐的元素开始凸显出来了。
 前作《Jealousy》中〈Love Replica〉尝试过的打击乐器元素,感觉每个成员都在进化

 可以看到五位成员在个人方面的成长。
 我一直以为这种风格是hide擅长的舞台,因为他是Nine Inch Nails(九寸钉)的粉丝
嘛,
 但出乎意料的是,这次HEATH的〈WRIGGLE〉相当帅气。
 比起其他的打击乐元素,这次的确是最帅气的。
 希望不是只有短短的一分半,而是能有大概五分钟长的版本。
 YOSHIKI 的〈White Poem I〉虽然有点幽暗,但听起来挺舒服的。
 以YOSHIKI的音乐创作方向来看,这种独特性还是第一次。
 既不是快歌、情歌,也不是古典钢琴的典型模式。
 然后这个方向接续到了Violet UK,但最终这也几乎没有以作品形式发布,真的非常可
惜。
 听说,音乐里头的声音,尤其是鼓声,当时可是在一个超级先进又豪华的录音环境下制
作的喔,他们对音质的追求相当夸张啊。
 这种帅气的鼓声其他地方都听不到哦。
 可是,最重要的旋律部分,却没有给人共鸣的感觉。
 吉他旋律和人声都有点不太行。
 〈Rusty Nail〉堪称杰作,但是感觉有点容易腻啊~。
 当时,第一次听到这首歌作为电视剧的主题曲时,我还很震惊呢。
 今天我们聊了《DAHLIA》。
 我在《DAHLIA》出来之前,已经听了三年的情歌单曲,至今还是没办法把它当作整张专
辑来听。
 我怎么听都像一连串的单曲集嘛。
 所以,我很羡慕完全没听过这张专辑,第一次就是直接听完的人。
 如果这么多优秀的情歌都是第一次听到的话,我能想像,那该有多感动啊。
 其实,如果专辑的发行方式没有出错,音乐的完成度其实是无可挑剔的。
 所以,我非常推荐那些迄今还没听过X的人来听这张专辑,绝对值得推荐。
https://simacky.com/archives/%e3%80%8edahlia%e3%80%8fx-japan%e3%80%80%e5%87%ba%e3%81%99%e3%81%ae%e3%81%8c%e9%81%85%e3%81%99%e3%81%8e%e3%81%a6%e3%81%bb%e3%81%bc%e3%82%b7%e3%83%b3%e3%82%b0%e3%83%ab%e3%82%b9%e3%81%ab%e3%81%aa/
https://cygnusx523.blogspot.com/2024/05/dahlia.html
作者: dahlia7357 (dahlia  )   2025-09-05 08:24:00
解散才开始听的,可以理解就像现在要出新专辑的时间早过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