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台湾媒体是不是要学一下日本媒体?

楼主: Resco (酸民退散)   2022-12-13 06:24:51
很高兴看到有台湾读者在意这件事
其实选手故事永远是比比赛更动人的
记者也是读者,他们也很想知道那些故事
但很遗憾,关于台湾比较少这些球员新闻有几个原因:
一、选手太早定型且量体不足
台湾的运动员从学生时期就定型,甚至棒球、跆拳道等热门项目是国小就绑死
而台湾运动员是精英制,每天就是练习、睡觉,几乎没有别的事,也很难发展
其他兴趣或拓展人生,人生更精彩,未来才有故事可以写,偏偏那就是台湾运
动员最缺乏的东西,通常都是到了成人阶段出国训练、比赛才会拓展视野,例
如庄智渊、卢彦勋、郭婞淳都是很好的例子,他们的故事也很动人,但台湾有
多少个庄智渊、卢彦勋、郭婞淳?
况且台湾有认真参与过运动的“学生”太少,体育课最大的问题不是被借那几
堂课,是缺乏专业师资与教材,有多少的体育课就算有上也只是打打篮球?老
师除了上篮、传球还有教什么?有教观念吗?有教你怎么欣赏比赛吗?都是做
些表面功夫,对于“运动”本身,台湾学生是很匮乏的。
其实我很不爱拿日本来比较,因为我从来不觉得台湾有资格跟日本比。日本是
全世界顶尖的经济体,就像你一个学店鲁蛇跟斐陶斐菁英只是邻居好友,家长
拿你们来比较也不公平一样。
但日本确实在运动的多元性做得非常好,光是体育新闻就很多样化,学校社团
也很丰富,简单说,就是“人家的人生比我们的精彩”,当然成名后很多东西
可以写。
二、职业运动环境极小化 台湾生活环境却普遍优渥
如同前面所说,无论是职棒还是职篮球员,因为过去都是科班生,不丰富的人
生就很难精彩。时常觉得他们也满可怜,因为这是大环境跟文化问题,不是换
个政府、找到个体育署署长就可以解决的事,除了棒球跟篮球,我们也没有什
么环境让选手发挥,没有舞台就没有受访机会,虽然他们在国外比赛还是访得
到,但那跟长期留在台湾是有很大差别的。
再来,台湾确实很多偏乡选手,例如PLG梦想家的林俊吉,他是他打篮球的梦想
就是帮家人在台中买房子,现在完成了,另外许多偏乡棒球员也是低收家庭。
但普遍的台湾选手家境都还过得去,不像美国常有出身贫民窟的篮球、美足球员
,或是从小被送去俱乐部的南美、欧洲球员,遑论很多非洲运动员,赚了钱还会
帮助家乡盖医院等基础建设。这些人打球不是为了讨生活,是为了生存,生存本
能是很可怕的,不能怪罪台湾选手养尊处优,因为确实没有那个环境,别忘了在
糟糕环境下,能成功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别只看光鲜亮丽的明星,更多人已经被
社会淘汰。
三、选手自我表达能力不足 媒体环境不允许放长线
这问题近年改善非常多了,就是运动员表达能力。王建民以前被称作“省话一哥”
,富邦悍将叶竹轩也是口才很不好,你以为只有他们吗?面对镜头说不出几个字的
运动员太多太多了,他们可能私底下跟队友喇赛都很嗨,却无法好好介绍自己、表
达自己的理念,这又回到台湾文化问题,教练、老师、甚至家长都认为“小孩子有
耳没嘴”,安静听,乖乖做,我是为你好,长大你会感谢我。或许他们真的成功了
,却不会表达自己——因为过去都是教练怎么说,我怎么做,我怎么知道我这球怎
么打的?啊球来就打啊。他们不是笨,不是不聪明,只是不习惯思考,跟表达。我
常说,光是棒球暗号我都记不起来了,你真的敢说自己比他们聪明?
不过那已经是上一辈的问题了,2000年后出生的年轻选手都是网络世代,看着Youtube
长大的年纪,以及社会气氛开放,确实帮助他们知道怎么做自己、宣传自己,也知道
出名带来的好处,这是好现象,只是希望不要走钟。
最后提到媒体环境,台湾的“体育版”总是被摆在最后面,体育记者也是最不被在意
的单位,偏偏又有数年一度的世足赛、WBC、奥运等大型赛事,不能每次都随便找人
支援,所以体育记者饿不死、但也穿不暖。现在即时新闻当道,能发的素材当然是赶
快发抢独家,谁还跟你放长线钓大鱼,以前是记者跟选手交心三五年,写出一篇赚人
热泪的报导,现在三五分钟都嫌多了,赶快讲一讲赶快发,每天要求的稿量从3篇、6
篇到现在10几篇,不能怪记者不着墨打磨。当然,字还是麻烦打对。
_
说了这么多,最后说明一下,还是觉得有人想看选手故事很棒,其实还是有人在写,
只是已经不是传统媒体例如四大报在写了,通常是离开媒体圈、转战或在自媒体撰
稿的,还是可以查一下,但也别忘了台湾媒体尿性(请去查王建民养子事件),我
们就是很爱把一个好故事搞烂,偏偏他就是有点阅率跟收视率,能怎么办呢?
最后的最后再说明一下,我不是说台湾运动员都过太爽,能有正常的生活值得高兴
,其实很多人生长环境真的都很不好,请继续为他们加油。
※ 引述《kcbill (明日やろうは马鹿野郎だ)》之铭言:
: 饿死抬头
: 日本蓝武士这一次表现不错
: 虽然8强障碍依旧没有突破
: 但是踢赢德国、西班牙,惜败克罗地亚
: 算是虽败犹荣
: 作为一日迷顺手转日本媒体来看
: 发现各种有关球员的篇幅都报很大
: 有些题材甚至是赛前就已经先报过了
: 比方说三笘薫传球助攻给田中碧入球
: 这两人是念同一家小学跟球队
: 该赛前专题报导还让两人回到小学母校
: 并找出两人的毕业作文
: 一个说要踢世界杯、一个说要入选国家队
: 最后让两人以学长的身分跟小学弟们踢球
: 赛后找田中碧上节目
: 还秀出了一段他跟三笘以前应该是在踢J联盟
: 面对任意球两人站同一排
: 但球过来的时候三笘疑似拉着田中肩膀
: 躲在对方的后面XD
: 诸如此类的小故事/场内外有趣的花絮很多
: 其他选手像是堂安律
: 《情热大陆》三年前就做过专题报导
: 走访他的老家询问街坊邻居之类的
: 然后队长吉田麻也在首访时也会强调
: 希望给小朋友看到帅气的一面
: 让新一代燃起对于足球的热情
: 以后8强的障碍由他们来破
: 感觉日本媒体很会找题材来形塑选手形象
: 并且传达正能量给小朋友
: 其实不只是足球
: 对于其他运动的选手的报导也是这样
: 就算不是晚上的热门综艺时段
: 早上下午的节目时间也会找选手上节目
: 强烈怀疑是不是因为这样影响家庭主妇的观感
: 导致她们也很赞同让小孩从事运动比赛(误
: 虽然台湾媒体在选手夺牌后也会报很大
: 但通常比较像是止于网络?
: 似乎很少会请本人上节目轻松访谈
: 或是翻出各种小故事、做专题然后鼓励小朋友
: 有的话就也不晓得为什么台湾媒体报导的时候
: 看完就还是没有很认识选手这个人的感觉
: 好像就少了日本媒体的那一味
: 大家觉得台湾媒体如果学日本媒体那一套
: 是否可以助长相关风气
作者: id44kimo (擁抱吧(B))   2022-12-13 06:32:00
走错版
作者: ezkk0322 (KK)   2022-12-13 07:16:00
国外好多球星都是贫民窟出身的,生存本能真的很可怕反观台湾都是说,练什么体育没出息,去读书考公务员
作者: zkowntu (冰封冷雁)   2022-12-13 07:56:00
其实感觉台湾球员故事还蛮多的,但首先你要出头天而且就算是HBL跟高中棒球联赛也有很多花絮故事吧只是不是日本那种超级漫画式跟戏剧式的呈现方式基本上就民情不同罢了,不然很多运动员也会回学校回馈
作者: fakeoldboy ((假直男中))   2022-12-13 08:38:00
其实现在好一点了 cpBL就很多
作者: KAOKAOKAO (鬼斗)   2022-12-13 08:55:00
作者: JerrySloan (万年教练)   2022-12-13 09:04:00
有一些运动员早年成名 后来不见成长 成名未必是好事年轻的运动员低调一点比较好
作者: alex0973 (艾力克斯)   2022-12-13 10:11:00
这篇文写的很好 推
作者: Ec73Iwai (( ̄□ ̄|||)a)   2022-12-13 11:16:00
二楼论述问题很大 已开发经济体本来就不能用巴西开发中国家那种破罐子破摔的教养而且贫民窟球星本身就是幸存偏差的产物 你看到的是球星在银幕前扬名国际 却看不到没成功的99%载浮载沉
作者: signum1453 (任苍尘)   2022-12-13 11:20:00
体育版噢,不说我还以为台湾只有棒球一种运动欸,世界杯的时候才是足球,不然平常都一堆棒球新闻
作者: yukai1216 (真的好闷)   2022-12-13 12:08:00
作者: shioulanyu (阿部本命)   2022-12-13 12:12:00
许多人只把篮球棒球当体育 观念很怪 环境也没建立
作者: Ec73Iwai (( ̄□ ̄|||)a)   2022-12-13 12:25:00
上下交相贼啦 体育课真的照表操下去还不是一堆只想打篮球的在反弹 更不用说各种花式装病树下聊天的满口反观的 99%动力只停留在许愿而已 身体力行?
作者: ludoren (地图游击手)   2022-12-13 12:36:00
台湾那些传统媒体就对政治,八卦娱乐有兴趣,而且平常收视率,点阅率还不错
作者: micbrimac (shark)   2022-12-13 13:19:00
不同意这篇 其实走运动这条路的 很多都很苦 多的是故事可以写 像网球 卢 谢 詹 故事性都很多足球你会觉得不能写 不是因为他们环境好 是他们成不了名 连记者想投资写作能量的动机都不够
作者: aiFly (琼花)   2022-12-13 13:34:00
上一篇讲到的日本球员也不是什么家境不好或世界见闻的故事。觉得光是多让观众知道球员练习的细节,生活中的轶事,添加他们的人味才是重点。记得也看过日本软性的娱乐新闻,单纯跟拍一个花滑选手调整舞衣的过程,从中带出花滑的技术要求,又能让观众对选手的努力更感同身受。不过还有一点跟大环境有关的是日本的体育文化成熟,年轻选手也有可能找到比较多小时候练习、参赛的影片,有画面可以让报导丰富很多。
楼主: Resco (酸民退散)   2022-12-13 15:01:00
没想到我已经强调了还是有人误会XD 我没有说他们过很爽啊没有人觉得不能写喔 你还是误会了 家境不好只是其中之一所以我说“没有舞台”就是没成名机会 当然非顶级球星的故事没有机会被报导 但你的导向好像都是怪媒体很可恶很小眼睛我就问 没有舞台要怎么访?河堤比赛随机找人吗?不要倒果为因 网球你再举个第四人出来看看啊 XD其实陈迪也很有故事 但就是成绩不够好 没事为什么要写他写了又要被网民酸洗白啦、宣传啦 记者真难当再次再次强调 台湾运动环境很差 运动员过很苦 但不至于生命受到威胁 不需要为了运动把命拼 这样可以理解吗
作者: wulaw5566   2022-12-13 15:58:00
日本人均比台湾还低,只是人口多经济总量远胜台湾,台湾早就能跟日本比了。另外自媒体时代体育记者只会越来越少,华视这次为了世足聘了好几个体育记者,就看世足结束后会不会有多一点足球新闻吧。
作者: sfalco (阿斯1)   2022-12-14 08:42:00
日本体育也是精英制真当没人的家人在日本生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