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哥论球/整体足球才是成功基石

楼主: leonjapan (强尼六本)   2014-07-20 22:22:38
发哥论球/整体足球才是成功基石
文/何长发
阿根廷有梅西,巴西有尼马,哥伦比亚有J罗,葡萄牙有C罗,然而德国却拥有整体足球的
优势。这是对个人主义和团队足球最简洁的概括。何为团队足球?场上的11人如同分工明
确的零件,各司其职,确保机器的流畅运转。足球风格有许多种流派,但都有清晰的战术
,强大的执行能力,这是成功的基础条件。尤其今天德国重夺世界杯冠军后,更让人肯定
这一点: 唯有整体足球才是成功的基石。
2014世界杯,32强都展示出自己的战术风格,或明确,或摇摆,随着比赛不断的深入改进
。大黑马哥斯达黎加秉承3中后卫或5后卫的体系,主帅平托专注意大利踢法20年,吸取前
人里皮,拉涅利和卡佩罗战术精华,造越位、边路冲击的整体足球让人印象深刻。法国的
经典433在小组赛相当抢眼,卡巴耶位置靠后负责梳理和组织中后场,马图伊迪、波格巴
则是box to box中场,两翼的瓦尔布艾纳和格里兹曼在肋部活动,与本泽马形成三角攻击
集团。
智利主帅桑保利沿袭贝尔萨的进攻足球、意大利的352反击架势、墨西哥的352弹性防守、
哥伦比亚4231突出J罗的核心地位、西班牙依旧是强调控球……巴西世界杯中,战术风格
百家齐放,思路相当清晰。荷兰阵中有3大火枪手斯内德、罗本、范佩西,范加尔为3人定
身打造532的防守反击,以求将巨星效益最大化。
范加尔的5后卫先做好防守,再充分发挥斯内德、布林德的传球,范佩西和罗本的反击才
华,5比1屠杀西班牙,2比0力克智利,5后卫的踢法一点也不畏缩。这就是战术的作用,
范加尔将中后场一群90后荷甲小生揉成一个整体,明确防守反击思路,凭借更高明的战术
部署,荷兰在季军争夺战中3比0轻取巴西。
相比之下,巴西、阿根廷在进攻上就缺少整体感。以巴西为例,斯科拉里战术思想并不明
确,典型的例子是准决赛对阵德国前,竟然在开赛前6个小时突然宣布变阵,原本计画古
斯塔沃、费南迪尼奥、保利尼奥连袂3后腰,改为牺牲后腰保利尼奥,让伯纳德进入先发
。伯纳德、奥斯卡、浩克、佛雷德前场4人,其实没有1次合练。临阵换将乃兵家大忌,没
有明确的战术指导,寄希望于个人发挥,这或许才会引发议论说斯科拉里的想法有些天真

巴西在世界杯中最后两战只进1球,狂丢10球,这是战术混乱的后果。斯科拉里并没有给
中前场明确的定义,奥斯卡是名义上的中场核心,但他一直在右路活动;古斯塔沃和费南
迪尼奥谁主攻谁主守也含糊不清。大卫路易士屡屡贸然插上,留下后防一片大空档。巴西
的4231靠尼马的个人发挥,以及双中后卫在死球的轰炸解决问题。7场比赛下来,尼马攻
进4球,路易士2球,狄亚哥.席尔瓦2球,绝少有靠团队配合攻入的运动战入球。
阿根廷的进攻也是靠着球星个人能力,梅西在小组赛4球1助攻,淘汰赛4场0球,但46次盘
带、23次传关键球均是本届大赛最高。16强赛淘汰瑞士,是梅西千里走单骑助攻迪马利亚
绝杀;八强赛淘汰比利时,伊瓜英灵光一现的凌空破门踢进致胜球;对阵荷兰和德国,阿
根廷240分钟均无入球。拉维奇的突破了得,但他和伊瓜英、梅西基本无联系;临阵换将
的佩雷斯、比格利亚,是阿根廷防守战术的实施者。
巴西、阿根廷的进攻全靠个人,德国、哥斯达黎加的进攻更有层次感和默契度,这是由战
术执行力、配合默契度决定的差距。
德国阵中如诺伊尔、穆勒、小猪、拉姆、博阿腾等多人在拜仁慕尼黑效力4年有余,对彼
此知根知底,勒夫的战术也是为这班球员定身量造。更不用说2010年的西班牙,2006年的
意大利,来自同一俱乐部或是同一联赛,拥有共同的足球环境,共同的足球文化,这在一
直是临时性组合众球星参赛的世界杯大赛中,像德国队这样半数以上主力都曾出自同一俱
乐部的情形,当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说,拥有整体足球优势者才可望在世界杯攀
上最后的顶峰。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40720/380331.htm
作者: attack911 (九一一行动)   2014-07-20 22:40:00
http://ppt.cc/a5Jq 一张图说明一切!!
作者: alibudah (ㄒㄒㄒ)   2014-07-21 08:04:00
没错
作者: smileray (X______X)   2014-07-21 15:58:00
一楼那张图真的一堆人在贴 XD 很中肯XD
作者: summerbaby (summerbaby)   2014-07-21 23:37:00
没错!
作者: aadsl (aaids)   2014-07-22 00:50:00
德版呵呵
作者: attack911 (九一一行动)   2014-07-22 09:50:00
崩溃!T^T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