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2014.sina.com.cn/news/bel/2014-06-17/06197379.shtml
2014年06月17日06:19 成都商报
■今夜,12年后重返世界杯舞台的欧洲“红魔”比利时队将登场亮相。自从预选赛以
8胜2平的不败战绩杀出欧洲区后,这支涌现出大批妖人的年轻球队就被外界认为将
是巴西世界杯上的一匹黑马。
■有11人效力于英超排名前六的豪门球队,平均年龄在32强中倒数第三,但球队身价
却比英格兰和意大利这些老牌强队都要高。
■孔帕尼、费尔马伦、亚努扎伊、哈扎德、卢卡库……如此豪华的阵容足以让任何一
个对手不敢小觑,他们也被外界称为比利时黄金一代。
在比利时队的训练营,来自《南德意志报》的记者霍尔格告诉记者,“其实比利
时队一直都是德国人的‘隐匿之爱’、第二主队,在世界杯上除了支持本国之外,大
多数德国人都希望比利时队能走得更远。”原因?“我们两个国家是邻居,在很多地
方也很相似。”印证到足球上,记者吃惊地发现,这两个国家的风格竟然有着惊人的
吻合。
上世纪80年代,拥有恩佐˙西福、扬˙瑟勒芒斯等球星的欧洲“红魔”斗志顽强
踢法坚毅凶悍但略显粗糙,和同时代的德国足球有相似之处。如今比利时队主帅马克
威尔莫茨职业巅峰期就在德国沙尔克04渡过。而2000年之后,比利时队也和德国队一
起进入衰落期,2002年之后比利时队再未晋级过世界杯。
他们的崛起比德国晚了几年,但迟到总比不到好,今年群星闪烁的比利时被很多
人视为有能力冲击世界杯的年轻黑马。
== 全队身价超英意 “黄金一代”妖人辈出 ==
这支比利时队没有一个人经历过世界杯,经验会是他们最大的敌人。平均年龄只
有26岁的比利时队,在32强中排名倒数第三,只有加纳和尼日利亚比他们更年轻。这
种朝气蓬勃的冲击力,的确让人回忆起2010年南非世界杯时的年轻德国战车。但比利
时队中大多球员都有丰富的欧洲主流联赛经验,一共有11人效力于英超,而且全部效
力于排名前六的豪门球队,只要球迷对英超稍有关注,就一定不会感觉陌生。他们当
中,既有孔帕尼、费尔马伦、费尔通亨这样的后防中坚,也有亚努扎伊、哈扎德、卢
卡库这些进攻天才。
就在很多人没有察觉的时候,比利时突然成了欧洲主流联赛的主要球星输出地,
而这种情况向来只发生在天才球员辈出的拉丁足球国家。做一个简单对比,6年之前
整个英超只有两名比利时球员,2008年孔帕尼刚刚转会到曼城,当时阿布扎比王室的
石油资本还未注入蓝月亮;另一位比利时球员是卡尔˙霍夫金斯,他是一个游历各大
低级别联赛的“旅行家”,当时刚刚帮助西布朗成功升级。
利物浦门将米尼奥莱目前在国家队只能给少年天才、马竞门神库尔图瓦当替补,
他说,“以前没有英格兰俱乐部会给比利时球员机会,甚至连试训的机会都很难得到
但自从孔帕尼、费尔马伦和费莱尼过去之后,他们向比利时之外的俱乐部展示了我们
比利时球员也能在顶级联赛中立足的实力。自从那之后,英格兰、西班牙的球队向我
们敞开了大门。现在在欧洲顶级联赛效力的比利时球员很多,自然而然国家队水平也
高了。”
据统计,比利时队目前身价高达2.71亿英镑,比英格兰和意大利这些老牌强队都
要高。如此豪华的阵容足以让任何一个对手不敢小觑,这套班底也被外界称为比利时
黄金一代。
== 效仿德国抓青训 改革在颠覆中前行 ==
一个国家的两个级别联赛只有34家职业球队的足球土壤,如何培养出如此多天才
球员?答案是青训的改革。
比利时足球的改革,要从2000年说起。那一年比利时作为欧洲杯的主办国之一,
国家队却在小组赛早早出局。那一年和他们一样遭遇耻辱的还有小组垫底的德国队。
后者在那次失利之后就开始了整个国家足球重建的过程,并在8年之后的欧洲杯上一
炮打响,拿到亚军。而比利时国内当时也有羞辱感,比利时足协前任技术顾问米歇尔
萨博伦回忆说:“国家队和球迷的关系也变得很糟。”
萨博伦在2006年开始了他的改革之路。他首先去法国、荷兰和德国各大俱乐部的
青训营考察,注意到他们所有的青年队都踢比较统一、战术要求流畅自由的4-3-3阵
型。考察归国后萨博伦写了一本册子,明确要求比利时的所有34家职业俱乐部都改变
青年队的风格,全部改踢4-3-3阵型,抛弃以往在比利时很流行的传统德国足球风格。
萨博伦回忆,“那时候我肯定不是受欢迎的人物,因为要敦促别人放弃多年坚持的传
统不是容易的事情。”
为了寻找比利时青年足球的问题,萨博伦还完成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他一共
拍摄和研究了1500场青年队比赛的录像!他终于发现了症结所在,就是“比利时青年
队教练太重视成绩,他们有一种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取胜的思想”。在青少年球员关
键成长阶段,过度关注成绩,有时不利于他们技战术的提高。萨博伦要求青年队把
“成绩第一”的成见丢出去,“在7岁组和9岁组的少年队中,我甚至取消了联赛积分
榜。因为青少年足球的目标不再是成绩,而是球员的提高和发展。”颠覆传统,总有
人不乐意,当时萨博伦成了比利时媒体甚至足协的攻击对象,那时候他的工作展开非
常艰难。
为什么比利时足协也会炮轰萨博伦?因为他还有一个坚定的主张:一个球员进入
高一级的年龄组后,不会因为低年龄国家队有关键比赛而回去。比如,孔帕尼可能在
U19国青队踢了2场比赛,在U21踢了3场比赛,就直接进了一线国家队。但当国青队踢
关键比赛时,萨博伦拒绝放人,因为他认为这对青年球员成长不利。
== 锦上添花 移民后代挑起大梁 ==
从2002年到2014年,等待的时间的确太长了。在训练营中记者遇到一位比利时耐
克公司的官员,他在训练营中负责陪伴旗下签约的球星,他说,“2002年我还是20岁
的学生,在比利时念大学,主修政治科学。今年我们全国都对国家队充满了期待。”
比利时球迷对国家队的这种信心,还来源于何处?这里不能不提到萨博伦的另一
个“壮举”,他效仿法国的克莱方丹,在比利时修建了八所全国统一的国家队足球训
练基地,球员根据年龄和水平高低分级,比利时队目前很多一线球星都是从小在这些
训练中心中一起成长,比如那不勒斯的默滕斯、泽尼特的维采尔和利物浦门将米尼奥
莱和热刺边锋登贝莱几乎从小就一块儿训练。为打造明日之星,比利时在青训中可谓
不惜血本。
而如果要在青训改革之外,找一个比利时足球崛起因素的话,1990年前后一批海
外移民功不可没。比如“小魔兽”卢卡库的父母亲是刚果的战争难民,而卢卡库则在
安特卫普出生;亚努扎伊父母是科索沃难民,他则出生和受教育于比利时;孔帕尼、
登贝莱、费莱尼等球员都是非洲移民后代,他们在更包容的生长环境下,受到很好的
足球教育。
2012年之前,比利时队中还有荷语系球员和法语系球员有矛盾的情况,不过随着
名将威尔莫茨在2012年上任之后,蓄意提拔年轻人,地域语系的冲突暂时消失。在训
练基地,从不少比利时记者口中得到的反馈,都是“球员之间气氛非常好”,这能体
现在日常训练中球员的互动上。
这支“黑马”到底能否在世界杯上克服经验不足的弱点?今晚战阿尔及利亚,就
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