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纽澳打工度假-建议不要轻易尝试的几件事

楼主: n706702 (丸玩完背包客多的地方,d)   2019-12-25 18:42:12
部落格好读版:https://maruplayplay.pse.is/EPQ3L
打工度假的现实面。
许多人对于打工度假都有美好的憧憬,不过往往因为某些事而毁了,甚至怀疑自己为何要
到国外遭受这些不愉快?这里提出的点,只有最后一点绝对不要做,其他都不是绝对,大
家就各凭本事囉!
在纽澳打工度假一路走来,有着自己的经验有着四面八方的故事,听多了对我来说稀松平
常,但或许对懵懂的新包这些都是很重要的经验谈(?)以下是我绞尽脑汁理出来的几点
,欢迎参考。
1. 最好不要跟人share买车
2. 最好不要介绍别人工作
3. 最好不要选择中国房东的家
4. 最好不要在华人雇主底下工作
5. 最好不要都听人家说
6. 不要违规存有侥幸心态
7. 结语
最好不要跟人share买车
光是这点大概可以自己独立出一篇文章吧!故事太多太多,从澳洲到新西兰为了车子撕破
脸这类的故事没有少过,不要说是为了打工度假而认识的旅伴,就连本来就相识的朋友甚
至很好的朋友,为了车子最后变成形同陌路不是没听过。会想share车子不外乎两点因素
,一来自己不会开车希望找到旅伴会开车;二则是不想自己负担买车费用找伴当分母。
从一开始,是否可以买到一部没问题的车?
买到没问题的车子暂且相安无事,若不幸买到一台问题百出的车子,那便是灾难的开始。
可能会责怪当初是谁的主意谁的决定?可能会为了修车意见分歧等等…
再到谁开车?
不一定每个人都喜欢开车,假使当初是因为自己不会开车而与他人share,对于会开车人
会不会去计较东计较西,这就值得探讨了。
如何分担油资?
这问题看似没问题,油资当然就直接均分。不过有时各自会有想去的地方,为了油资互绑
住对方,就会延伸不少问题。
违规了车祸了怎么办?
希望不要,但谁知道那个万一罚单来了,再严重一点出车祸,更多繁杂问题将接踵而至。
卖车的考量
终于撑到要卖车,价格的争议、谁处理、等等也是埋了许多导火线。
倘若自认胸襟虚怀若谷,以上的问题都不是问题,还是可以一试囉!否则我还是建议,自
己学会开车并自己买车,不然就是不买车找人共乘付油资,会比较单纯一点。
最好不要介绍别人工作
替别人介绍工作,就如同帮别人背书。我相信若可以到替人介绍工作的程度,代表自身工
作有得到一定的认可,也才有这机会引荐他人。有时的一时好心,连不太熟识的人都愿意
帮忙,却不知对方的工作态度如何?是否只是想沾酱油?是否存著感激的心?
若对方没有问题,结局自然是皆大欢喜;要是对方工作状态欠佳,自己心中难免会有股无
形压力;
再或者对方得到工作后就变了一个人,不懂感恩这时自己大概就会想一头撞死。愿意帮忙
是美德,但并不是“应该”,只能擦亮自己的眼睛,或者仅是提供资讯而非帮忙打通关,
也希望被帮忙的人都能存有一颗感激并对得起别人的心。
最好不要选择中国房东的家
不知道为何,在纽澳所遇到定居于此的华人,大多数都有一个共通点“小气”。在我看来
赚钱至上的他们,会在该住宿底下订立许多让人无法feel free at your home的规则。
在澳洲就听过太多在中国房东底下住的不开心的故事,自己也几乎都避开中国房东。怎知
在新西兰,被美丽的外观蒙蔽双眼,居然自己去踩了地雷,把自己炸的面目全非,才得到
教训。当然,我知道不能以偏概全,还是有好的华人房东存在的。自己整理了一些打工度
假看房重点,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最好不要在华人雇主底下工作
原因同楼上,故事也是层出不穷。薪资低、待遇差、态度糟、莫名其妙被炒鱿鱼也不是没
可能。庆幸本人没有在华人雇主底下工作过,也抱歉没有切身经历可以分享。
最好不要都听人家说
“听说___很好赚!”背包客大多都选择从事服务业或者是农业方面的工作,尤以农业
最大宗。
由于农业方面工作,人人都可做门槛最低,又以澳洲物大地博,需要大量人力来协助采收
工作。因此常常会听谁说,哪个作物很好赚这类的话,我个人认为好不好赚取决于三大因
素。
时间点对吗?
农作物皆有生长周期,栽种、培育、结果、收成、结束。以上五个时间点,能赚钱的就是
收成期,也只有这时期农场会需要大量人力。不过也有人会于栽种期间先行卡位,但是在
培育期间,不需人力因此就有可能没工只能等待收成期到来才有钱赚。因此建议,若对农
业方面工作有兴趣者,可事先查询作物大略的作期,以免造成心理落差。
农业都是看天吃饭的
自然气候不可抗力的因素,决定收成。若是在结果期或收成期,突来的天灾,都是会大大
影响。那些听说的好赚,肯定是那一年的气候稳定,收成佳。但没人能预测未来的状况。
真的没有人一开始就是快手
农场时薪工较少见,多以计件为主,这里便以计件的工作来讨论。即便是再简单不过的工
作,但新手处在一个陌生环境,肯定是需要熟悉环境和工作模式,等上手至少需一个礼拜
的时间来学习并累积经验。另外我认为,农场工是一个体力耐力活,是否有足够的体力?
足够的能耐?长时间在户外工作,无论风吹雨淋?请了解自己的底限在哪,因为这些都是
决定薪水多寡的重点。
不要违规存有侥幸心态
以下几点本人皆有切身之痛。
飞机行李超重,当场加收昂贵费用。
路边停车格虽不用缴费却有停车时间限制,得到罚单一张。
抱着不会停太久的苟且的心态,停在需缴费的停车格,得到罚单一张。
超速罚单来报到
路上除了有测速照相机偶也会看到警车甚至是便车在路上巡逻,而超速的价格约是以时速
10为单位,超过规定的时速愈多罚单价格也愈高。
另外特别要提醒包包们,对于逾期罚单该注意的处理事项,当初一步错步步错把自己搞得
一个头两个大,有兴趣请点下方连结看我的经验谈。
收到逾期罚单选择上网缴费是错误的开始。
一个弥补自己错误,回国前饱受身心煎熬的故事。
结语
会有这篇文章的产出,是因为短时间自己便遭遇到上述几点的打击,才让我想分享一点想
法给大家参考。
由于大部分的人都是有了不好经验一传十十传百,所以好像都存在这些不好的事实,但难
道完全没有好的结果吗?肯定是有的,许多事情没有“绝对”,我也不去危言耸听的说“
千万不要”做以上这些事,除了最后一点以外。
总之,希望看到这篇文章,不管是准备出发或者已经在路上的你,吸收过后能把自己的心
得放在心中的小角落,假使遇到上述状况仔细认真思考,祝大家出门在外一切平安顺心,
留下一个美好的打工度假回忆。
若喜欢我的分享,欢迎给我一点动力^^
https://www.facebook.com/maruplayplay/
作者: softpapa (灵活胖子)   2019-12-28 17:12:00
买车那个 其实也牵涉到把台湾生活经验带到国外的认知 在澳洲美国这种地大的国家 住乡下或郊区不会开车根本像是断脚所以有人问我去澳洲要注意什么 我都会先问会不会开车?不会的话 现在台湾学好再去 自己会开车才能掌握在澳洲的基本生活
作者: ne3079 (KRD)   2019-12-28 17:01:00
推买车有感,最近刚拆伙!!!真的是一把心酸泪QQ
作者: xd4gsd4r ( J )   2019-12-27 23:53:00
买车真的不要 在澳在纽都在身边看过
作者: xy52021   2019-12-28 15:47:00
还有买完车要撤股也相当麻烦,谈到钱绝对撕破脸
作者: LenKaKa (卡卡的董滋董滋)   2019-12-27 04:55:00
推好心分享
作者: LOVEMOON3427 (没看过落枕吗...)   2019-12-27 08:58:00
买车真的不要 我有亲身经验
作者: GeminiShiny (鱼儿瑜儿水中游)   2019-12-27 09:45:00
1 其实蛮重要的 没车的人 只想分油资 但却没想到驾驶的辛劳 维修 保养 耗损 及可能意外上的支出 例如罚单类 这个是很多人的通病 看到太多了
作者: tingctt (TT)   2019-12-27 11:20:00
谢谢分享
作者: aiko123 (安安你好)   2019-12-27 12:03:00
还有不要跟全是亚洲人的地方工作
作者: hp332   2019-12-27 17:35:00
买车share...没讲好真的很麻烦
作者: jincowba (金抠八)   2019-12-28 17:42:00
其实也可以先有驾照在那边在练习开车,有些规则不同以外,机车少,好开太多了,我在台湾根本不敢开车...
作者: GeminiShiny (鱼儿瑜儿水中游)   2019-12-28 20:44:00
再补充 还有 Rego 车险 驾照费 一堆支出 没车的人真的不是只去想分油资 这么简单而已 大家都想占便宜那谁要吃亏呢?毕竟大家都是在外生活 真是甘苦谈啊.
作者: buffet333 (dog)   2019-12-29 20:47:00
真的!第一点真的感同身受,一大堆人说油资超收,在澳洲养车真的很花钱跟心力的
作者: jincowba (金抠八)   2019-12-30 10:00:00
停车真的是比较需要练习的一块,不过澳洲停车格也大的多,有些地方停车格不是像台湾路边那种,横的进去,台湾人昂人技术真的很好,那么一小格前后都有车还能停进去我觉得买车买好,保险也很重要,a到别人车都赔不少,最好也要道路救援,都用好找个人少地方先慢慢练,基本的有再去快速道路,基本上都有照规则来就不会出事新南威尔斯交警常常开一般小客车,就算在郊区也要小心,哪怕有超速,后面车就鸣笛,目前觉得NSW警察最可怕....
作者: a19891230 (Egg)   2018-01-02 08:57:00
2有同感......
作者: jialinsho (Vin)   2018-01-07 10:20:00
推 好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