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我的澳洲杂记系列六 - 会吵的孩子有糖吃

楼主: neohex (无业游民)   2014-05-20 17:36:12
这是我的澳洲杂记系列文
主要是些生活小事件触发的思考
网志版: http://legosibling.tumblr.com/post/86199736900
纯文字版:
=================================================================
和不同国家的人聊天时,有时会发现一些有趣的语言差异,比方说我们称为“电梯”的东西,在香港叫做“升降梯”;而我们称为“手扶梯”的,香港则叫“电梯”;我们说“吃到饱”,香港说“任食”,英文则是“All You Can Eat”。
或是一些话的英文版本,读来别有一番味道,例如: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 [come with nothing and leave with nothing]
[让其它人眼红] <=> [make their eyes green]
[一分钱,一分货] <=> [you get what you paid for]
[车子是个钱坑] <=> [once you have a car, your hand is always in the pocket]
[会吵的孩子有糖吃] <=> [the squeaky wheel gets the oil]
关于会吵的孩子有糖吃,最近有件事让我又想到这句话。
房东先生的工作,是在农场中负责水管架设等灌溉相关的部份,已有数十年经验。这位置非常重要,且目前该职位只有他一人,尽管已数次尝试找人训练接班,但都因为太辛苦又太脏,新人待不了几天就离职。看来这是个重要且无人可替代的位置,理论上应该非常受到公司重视,但听房东夫妇说,他的所得和付出并不成比例,房东太太私下说,她觉得原因是因为房东总不跟公司反应,出差时住的旅馆不好,他也不跟公司说,只会和房东太太私下抱怨,再自己默默忍受。
像这样的情况,我们会说他应该要懂得为自己争取,懂得发声,要懂得“会吵的孩子有糖吃”的道理。
网络上稍微搜寻一下会吵的孩子有糖吃,大多都是在教我们,如何为自己争取权益,如何在被亏待时不要默不吭声。过去我也是如此解读这句话,没想过别的意思,直到我听到这句话的英文版本:“The squeaky wheel gets the oil.”
这句话直翻成中文就是说,吱吱作响的轮子会得到润滑油。乍看之下和会吵的孩子有糖吃同义,但稍作思考之后又觉得有些不同。相对于孩子主动的吵闹,轮子的吱吱作响是一种被动行为,太干自然就会发出声音,轮子透过被动的摩擦声来让人知道它太干了,借此得到必须的油;而相较于糖,润滑油更是必须品,不同于孩子透过主动吵闹得到非必须品的糖。
在这里我想要表达的,其实是日常沟通的重要性。英文版本的“the squeaky wheel gets the oil”更贴切的描述了理想中的沟通样貌。
也许是文化使然,多数人若遭遇些小委屈,总有点默默往肚里吞的习惯;反之另一些人,也许有点矫枉过正,就算只面临小委屈,总也大动作的回应,一点亏也吃不得,搞得吃亏这件事也 M型化,某些人常常在吃亏,某些人总是不吃亏还多要,吃亏的中产阶级逐渐消失。
看看真实世界的情况,轮子干了,很自然就会发出噪音,一点点干就很小声,很干就很大声;肚子有点饿就小声咕噜叫,很饿就大声轰隆隆;车子加满油,油表指针就指向F,快空了就指向E,在一半就是还有半满。事情的发展是逐步的,而所发出的声响,也和事件本身的严重程度有正相关。
这样的好处是什么?我们更容易了解事情真实的状况,也更容易预测事件未来的可能发展。人与人沟通或许也应该如此,小确幸就微微笑,大开心就大声笑;小委屈就轻声反应,严重不满再考虑疾言厉色;若我们自己设下过多的缓冲区,把不满往肚里吞,直到快胀破再一次爆发,或是开心喜悦却不表示,只是让我们身旁的人,更难掌握我们的真实感受和实际需求,而埋下往后更多冲突的种子。
想像一下,面对一个不表达感受的人,是否就像开着一台油表坏掉的车?不知道还有多少油,还可以再开多远,何时该补充油料?不能掌握即时情况,也无法预测未来需求,,这叫人要以什么依据来行动?
我们或许不必做个,靠无礼吵闹要糖吃的小屁孩,但可以做个因需要润滑油而吱吱做响的轮子。更准确,更即时的表达心中感受与想法,可以使周遭的人们更能掌握和预测我们的实际需求,如此一来,我们的真实需要不仅更容易被满足,也更减少生活中无谓的委屈和冲突。
(澳洲杂记系列之6。此文原写于2013年11月。)
欢迎到我们的FB专页玩:“乐高兄妹的异世界” https://www.facebook.com/legosibling
作者: alienfromy (阿莲奈拉)   2014-05-24 21:57:00
the squeaky wheel get the oil!
作者: earlobes (生活中多点感动)   2014-06-04 01:42:00
推"吃亏也M型化"这概念很有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