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那种超爱自己手足的孩子们的姑姑/阿姨
大学时我是我侄子的陪玩保姆,
常带他去夜市,还有公园、图书馆玩,
在家就是陪他玩各种讲故事、士兵玩具或是巧虎之类的玩具,
有时无聊就自创各种想像出来的故事,陪他长大。
他跟我太熟完全不怕我,调皮捣蛋没断过。
后来我又成为我几个外甥的保姆,林林总总帮忙育儿,
心甘情愿照顾他们,带他们上幼稚园,
买故事书,陪玩,教导生活规范跟礼貌,
跟他们父母的观念想法差不多,所以没什么冲突过。
后来我结婚,已经很晚婚,但先生对我极好,
同时都觉得生孩子就好好照顾,没生就好好安排自己的生活,
我们一年出国一到两次,觉得旅游很有趣,于是开始带上外甥们一起出国玩,
旅费都我们吸收,他们父母趁此喘口气休息,然后我们当个短期父母,
行程先以孩子为主,其中穿插我和先生喜欢的景点,
可能他们现在长大了些,更好沟通了,一路好吃好玩好笑。
也许有些人觉得我很奇怪吧,
又不是自己生的孩子,干嘛投注这么多感情、时间、金钱?
妳没有自己的人生吗?
但我认为在我生命中的某一段,我和这些孩子之间有共同的快乐回忆,
同时又能帮助到我的兄弟姐妹,何乐而不为?
然后我发现,可能因为我和这些小孩中间隔着一层亲戚关系,
他们家亲子关系我会客观看待,适时分析给他们父母,
提醒已成为父母的他们,有些行为有亲情勒索的倾向,
多尊重孩子的感觉,当他们在骂小孩某些行为时,
其实我觉得小孩是被他们潜移默化,很多行为都是跟父母学来的。
其中有个已经国中的外甥也常来我家读书,因为他跟父母常吵架,
但他没胆也不好意思跟我吵,所以干脆把我家当k书中心了。
曾经有一个姻亲跟我说,我不用对这些不是我孩子的人这么好,
这些小孩长大也不会感恩,甚至不会记得,
我都回说,他们不用记得啊,我记得就好了,
虽然他们父母叫他们向我说谢谢,但反而是我要向这些小孩说谢谢,
谢谢他们陪我重新过一次童年,陪我玩那些我差点忘记的游戏(折纸飞机之类)。
周末时我那个已经长大在上班的侄子到我家,
我很高兴要煮菜给他吃,他还客气说不用(哈哈哈他小时候我都给他吃麦当劳或方便面)
然后跟我说他跟父母一起买新房子的过程,
我跟他说恭喜恭喜,以后要努力赚钱还房贷了。
这些小孩也很喜欢看我跟我先生的相处,
每次都爱笑我跟我先生撒娇的蠢样。
以前我曾经失恋哀伤,
但我认为,我要为这些几乎天天跟我相处的小孩立榜样,
让他们看到,不论几岁,即使一个人我们每个人也要好好的照顾自己,
如果找对象,要适合的,彼此都开心的,和睦相处的。
所以原po,也许你可以试着理解不同女性的不同选择,
少子化不一定是坏事,也不是只有你眼中解读的女性该负的责任喔。
补充说明:
当我还是某类男性口中“单身老阿姨”时,
每当有人提起我怎不交男友/怎不结婚,
我都笑回说“老了啦~这年纪男人不会考虑我了啦~”
如果再被问那妳以前的那个谁谁谁呢?
就回说“人家都结婚生孩子了,听说超幸福的~”
再继续问说妳不会遗憾/后悔吗?
我就说“很后悔,但还是要祝福对方啦~”
这样的回应,让我躲过各种奇怪关怀与袭击,
记得绝对不要用那种政治正确的回应回答对方,
不然容易惹来更恶意的攻击。
不论男女老人小孩,都要好好保护自己~
※ 引述《parttime (隐r)》之铭言:
: 不知道是我运气比较不一样还是怎么样
: 最近又遇到好多好多,年龄在40~60岁未婚女性。
: 神奇的是跟她们相处发现,她们其实是想结婚和想要小孩的
: 但是就不知道为什么最终都没有完成
: 小孩也没生,然后就把她兄弟姐妹的小孩当做自己的小孩在关怀
: 常常一直提到她的姪子姪女,一直聊她姪子姪女的成长过程
: 就是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小孩
: 相处时也感觉到她们会去关注贝塔男或阿尔法男
: 她们就像小女孩一样还在等待贝塔男或阿尔法男的追求
: 不知道为什么就这样莫名其妙拖到50岁60岁没结婚,然后经常一直看别人的小孩
: 我的感觉是她们父母小时候对她们太好太好了,导致她们对另一半的全方面要求超级高
: 但是她们自己不认为要求高,因为她们小时候父母就是这样无微不至的照顾
: 所以男女观念出现巨大落差,导致结婚率低下,也就少子化
: 当然这只是我的理解,所以我就来问问是怎么一回事?